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金属工艺   5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研究薄荷醇和氮酮单独使用及合用时对水杨酸的促透作用。方法 采用离体鼠皮作透皮吸收试验。结果 薄荷醇对水杨酸的促透作用强于氮酮,而两药合用时的促透作用并不比分别使用时的促透效果好,在合用浓度较高时,甚至表现促透作用降低。  相似文献   
2.
许卫华  王晖  许卫铭 《金属学报》2002,7(5):434-436
目的 探讨川芎嗪的鼻腔吸收及冰片的促进作用。 方法 采用大鼠在体鼻腔重循环法, 研究川芎嗪鼻腔吸收的量效关系及冰片对其鼻腔吸收的影响。 结果 循环液中川芎嗪的浓度在0.25, 0.75,1.25 g·L-1时, 鼻腔的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0195、0.0227、0.0241 min-1;但当药液浓度为2.5, 5.0g·L-1时, 鼻粘膜吸收速率常数随川芎嗪浓度的增加反而减少。 结论 川芎嗪可通过鼻腔吸收, 冰片对其鼻腔吸收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以吲哚美辛为模型药物, 对薄荷醇和氮酮的促透特性进行比较, 并探讨两种促透剂合用时的促透效果。方法: 在离体透皮实验装置上进行透皮试验, 由浓度计算累计透过量、透皮速率、稳态流量、滞后时间等指标。结果: 用促透剂后, 吲哚美辛的透皮速率均极显著增加, 分别比对照组增加6.21、4.91 和 6.92 倍; 当两种促透剂联合应用时, 透皮速率比单独应用时显著增加(P <0.01)。促透剂可使吲哚美辛透皮吸收的时滞均明显缩短;薄荷醇组对时滞的缩短作用比薄荷醇和氮酮联用组更为显著(P <0.01)。对吲哚美辛透皮吸收稳态流量的影响,氮酮单独应用不明显, 而薄荷醇则表现为降低作用;但当两种促透剂联合应用时,则表现为明显的增强效应, 比单独应用时分别增加 2.78 和 1.38 倍。 结论: 薄荷醇和氮酮对吲哚美辛的体外经皮吸收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联用效果更理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3, 4, 5, 6-四羟基口山酮对高糖所致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减退的保护作用。方法:在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 用高浓度葡萄糖(25mmol°L-1) 孵育24 h, 检测乙酰胆碱诱导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用高浓度葡萄糖(30 mmol°L-1) 培养48 h, 测定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 活性、一氧化氮(NO) 及细胞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 含量。结果:3, 4, 5, 6-四羟基口山酮(1、3 和10 μmol°L-1) 能显著抑制高糖所致的舒血管效应减退, 并且呈剂量依赖性。3, 4, 5,6-四羟基口山酮(1、3 和10 μmol°L-1) 能显著抑制高糖所致的内皮细胞LDH 泄漏、NO 释放和MDA 生成的增加。结论:3, 4, 5, 6-四羟基口山酮对高糖所致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减退有保护作用, 其保护作用与抑制脂质过氧化减少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改变皮肤的性状, 观察薄荷醇对甲硝唑透皮吸收的影响。 方法: 采用两室扩散池体外实验装置, 以性状不同的兔皮作为屏障, 使用薄荷醇作为促透剂, 测定甲硝唑的吸光度, 并计算出其渗透系数。结果: 当去除角质层后, 薄荷醇对甲硝唑透皮吸收作用发生明显变化, 与不含促透剂的完整皮肤组相比透皮作用非常显著, 但与本身不含促透剂组相比透皮作用不明显;同时薄荷醇和氮酮均能增加在完整皮肤中甲硝唑的贮库效应, 对去角质层皮肤中甲硝唑的贮库效应无影响。结果还表明在两种不同性状的皮肤中, 薄荷醇和氮酮对甲硝唑的透皮作用和贮库效应均无显著差异。 结论: 薄荷醇能促进甲硝唑的透皮吸收, 作用主要在角质层, 角质层具有贮库效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