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2篇
化学工业   15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82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7 毫秒
1.
用普通反应热压方法(RHP)和反应放电等离子体方法(R-SPS)原位反应制备了ZrB2-SiC,ZrB2-SiC—ZrC,ZrB2-SiC-ZrN,以及ZrB2-SiC-AIN4种复合材料。从密度,物相以及显微结构等方面比较了两种烧结方式之间的差别,对于升温速度较慢的普通热压方法,反应分步进行,显微结构不均匀;对于升温速度快的放电等离子体烧结,原料间的自蔓延反应被点着,反应速度快,显微结构均匀。同时以红外灯的热量为点火源,引发了Zr,Si及B4C间在空气气氛下的自蔓延反应,制备了较纯及粒径约为1μm的活性粉体。  相似文献   
2.
含氧化锆的氧化物系统计算相图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氧化锆是一种重要的高性能陶瓷材料,由于其优良的力学和电学性能。在结构陶瓷和功能陶瓷两个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在简述计算相图发展和原理的基础上,综述了近年来对含氧化锆系统计算相图的研究,总结了一些重要体系的研究结果,提出计算相图方法将对该系统材料的组分设计起重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描述了已知近似晶胞参数或衍射图的部分指标时,应用电子计算机对X射线粉晶衍射图进行指标化及最小二乘方修正晶胞参数的一种方法。此方法可适用于除三斜晶系外的全部晶系。程序用ALGOL-60编写。  相似文献   
4.
通过在1800℃和20MPa条件下热压烧结ZrB2和聚碳硅烷(PCS)裂解粉制得ZrB2-SiC-C复合材料。样品中从PCS裂解得到的SiC体积分数从0%开始按5%递增到30%。通过XRD、SEM、维氏压痕测试等手段表征了样品的相组成、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研究表明可得到15%和20%SiC含量的致密均匀样品,其具有好的韧性,但由于C的存在,硬度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5.
β-Sialon-Nd-黄长石固溶体材料的生成和氧化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β10-Sialon(Si5.23Al0.77O0.77N7,23)中加入7.26Wt%Nd-黄长石固溶体(Nd2Si2AlO4N3)组份的反应过程和致密化行为.烧结过程中,稀土元素先进入α-Sialon;随温度的升高,稀土元素存在于晶界玻璃相中,并在退火过程中以黄长石相析出.对热压及经退火处理的样品,研究了其在1000~1400℃的氧化行为.1000℃氧化时,作为晶界相的黄长石固溶体并不会导致样品开裂.但在更高温度氧化时,氧化后的表面存在择优取向的A-Nd2Si2O7晶粒,且由于Nd离子的表面偏析使表面氧化层软化而形成气泡.  相似文献   
6.
原始粉料对Sr0.4Ba0.6Nb2O6烧结性能与显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比了以单相Sr0.4Ba0.6Nb2O6为原料的常规烧结试样(SBN40)以及以SrNb2O6与BaNb2O6混合物为原料的反应烧结试样(RSBN40)的烧结性能与显微结构.结果发现,RSBN40试样的致密化速率较SBN40试样较慢,试样SBN40与RSBN40密度分别在1250与1300℃达到最大,其值分别为5.21与5.27g·cm-3.此外,当烧结温度高于1250℃时,试样SBN40比RSBN40易于出现异常晶粒长大现象.  相似文献   
7.
以ZrB2和SiC粉体为原料,加入适量的聚碳硅烷(PCS),通过热压烧结制备ZrB2-SiC复合陶瓷材料.结果表明:PCS的加入提高了ZrB2-SiC陶瓷的烧结性能和力学性能,而对于没有球磨过的ZrB2其性能并没有提高.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利用离心纺丝技术制备稳定碳化锆(ZrC)纤维的有效方法。此方法使用醋酸锆和蔗糖作为锆源和碳源, 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纺丝助剂, 经过1600 ℃的裂解与碳热还原热处理后, 所纺原丝转化成由均匀纳米ZrC晶体组成的ZrC纤维。研究结果表明, 纤维中残留的少量碳可助力ZrC纤维在2000 ℃的超高温环境下仍保持较好的结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六硼化硅(SiB6)添加剂对B4C陶瓷致密化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压烧结(2000℃保温1h)制备了添加2wt%和5wt%SiB6的B4C陶瓷,研究了SiB6不同添加量对B4C陶瓷致密化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SiB6能有效地促进B4C的烧结,并有助于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 SiB6的添加量为2wt%时,B4C陶瓷的块体密度为2.515g/cm3,是理论密度的99.5%,抗折强度和硬度分别达到426.6MPa和31.2GPa. SiB6添加量增加为5wt%时,材料的密度为2.500g/cm3,强度和硬度分别下降为387MPa和29.7GPa.不同添加量对B4C陶瓷的断裂韧性的影响不明显,添加2wt%和5wt%SiB6的B4C陶瓷的K1C分别为3.20和3.28MPa·m1/2.文中还对烧结样品的物相和影响力学性能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复相陶瓷的内在增韧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阚艳梅  靳喜海 《陶瓷学报》1998,19(4):221-224
本文论述了复相陶瓷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增韧机制,并就影响这些机制发挥作用的各种因素作了简要介绍。作者认为各种增韧机制并非单独发挥作用,而是互有联系互有影响的;同种因素对不同机制所起的影响也不尽相同,有时甚至完全相反。材料研究工作者必须根据材料的组成特性有选择地强化某些机制,切忌面面皆顾,反而得不偿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