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8篇
电工技术   33篇
综合类   10篇
化学工业   18篇
金属工艺   7篇
机械仪表   28篇
建筑科学   11篇
矿业工程   15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27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29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篇
冶金工业   8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乳化稠油堵水技术的分析,针对胜坨油田的油藏温度较高、原油粘度较低的实际情况,研究出了适合胜坨油田原油的高效乳化剂SCA和稳定剂SCB,得出了温度、矿化度对堵剂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堵剂配方为:96%的原油 3%的活性剂SCA 1%的稳定剂SCB。并进行了物理模拟实验,实验证明该堵剂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封堵性能,堵水率达98%以上,堵油率小于5%,在胜坨油田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坨五站中间乳化层快速增长原因及治理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胜利采油厂坨五站高含水(95%)原油化学预脱水中,二级沉降罐内油水相之间的中间乳化层增长迅速,引起了一系列问题。现场调查和大量室内测试结果表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有:油溶性破乳剂WD-1加入点不合理。有2/3的含水原油在通过油水分离器之后才与破乳剂混合;二级沉降罐进油口伸入油相内,油流的冲击达不到中间层;WD-1对坨五站混合原油中的稠油破乳脱水性能欠佳,不能适应坨五站混合原油组成和含水的变化。针对上述各种原因筛选出了性能更好的一种破乳剂1916。根据确定的几种原因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将破乳剂加入点改在3个并联油水分离器之前;将二级沉降罐的进油口移到水相内;改用筛选出的破乳剂1916,结果使中间乳化层的增长受到了抑制。图2表4参2。  相似文献   
3.
针对RTM汽车制品工业化生产急需解决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稳定性问题,对制造工艺、质量控制体系以及生产装备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对引发体系类型、各组分用量以及温度调整,确定了适宜生产的固化体系;通过研究复合材料模具结构及其制造工艺,提高了模具的表面质量、型腔尺寸稳定性;通过对各生产环节的集成,建立了工业化生产线.  相似文献   
4.
等离子体流动技术在列车减阻应用上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速列车速度的不断提高,空气阻力已成为影响列车运行速度和能耗的关键因素。与传统流动控制技术相比,表面介质阻挡放电(SDBD)具有无运动部件、响应迅速和体积小等众多优点,在抑制高速列车边界层分离上表现出较好的应用前景。为了研究SDBD对高速列车流量控制的影响,进行实验和数值模拟。首先,基于实验比较不同形状电极对列车模型的流动控制作用。从功率消耗、放电强度和诱导气流速度等方面进行研究,发现线形和锯齿形电极的功耗和放电强度均高于矩形和曲形电极,而矩形和曲形电极的机电效率高于其他电极。利用烟雾可视化实验,实现了不同电极形状下列车模型周围流场的可视化,发现与线形和锯齿形电极相比,矩形和曲形电极具有较强的流动分离抑制作用。此外,基于Suzen模型对等离子体进行仿真,并结合N-S方程计算列车模型周围的流场。结果表明,SDBD对高速列车减阻有重要影响,随着外加电压的增加,流动分离的抑制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对综采工作面的采煤机及刮板输送机的配合工作状态进行了全面分析,通过预测刮板输送机的负载,设计采煤机调速系统的总体架构,通过数据收集、网络通讯以及数据处理,分别创建传感器选型、工业以太网通讯平台和远程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6.
多注射口注射是降低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RTM)充模时间的重要措施,若控制不当,将引起制品浸润不良、干点以及变形等缺陷,从而影响制品质量。以某越野车发动机面罩为对象,采用控制体/有限元法编制的数值模拟程序,分析了恒压注射、恒流量注射、注射口数量及位置、排气口的数量及位置4种因素对充模过程的影响。实现了充模过程的优化控制,避免了缺陷的形成,缩短了充模时间,制备出合格的制品,为RTM多注射口成型的控制技术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在复合材料液体模塑成型工艺(LCM),预成型体和模具壁间存在的缝隙容易产生优先的树脂流道,即为常见的边缘效应。采用2种几何模型计算优先流道的等效渗透率张量,结合单向流动法研究不同缝隙宽度时树脂的流动行为,并进行充模过程仿真模拟,研究和预测边缘效应对充模流动的影响。实验发现较小的缝隙也会对边缘的流动产生干扰,根据等效渗透率进行的仿真模拟与实际充模过程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8.
LCM工艺增强材料横向渗透率测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多孔介质横向渗透率测量装置测量了多种复合材料液体模塑成型(LCM)工艺常用增强材料的横向渗透率。结果表明:注射压力对横向渗透率影响不大,随着纤维含量的增加,横向渗透率明显降低,同时,增强材料的织物结构不同,横向的渗透率亦明显不同,2种不同结构增强材料叠合在一起的铺层结构的横向渗透率主要取决于渗透率较小增强材料的横向渗透率。将方格布按15°和30°角剪切后,横向渗透率随剪切角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9.
弓网(PC)电弧带来的电磁干扰会影响到车载数字设备的正常工作。因此,有必要研究弓网电弧的电磁辐射特性。首先,基于ANSOFTHFSS仿真软件建立仿真工程,设计了一种用于监测电弧电磁辐射的4阶Hilbert分形天线。其次,搭建了弓网电磁辐射信号测量实验装置,以铜合金接触导线-纯碳滑板为研究对象,在不同试验电流及不同电极间距下,分别开展多组弓网电弧辐射电磁实验。对采集到的电磁辐射时域脉冲信号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提取频谱分布范围及典型频率值。研究结果表明:弓网电弧电磁辐射频段主要分布在0~160 MHz,特别是在0~40、60~100 MHz频段内强度较大。改变试验电流和电极间隙,电弧电磁辐射频谱分布整体相似,且频域峰值都出现在18MHz。通过对电磁辐射的实时监测,可获得电弧发生时刻和持续时间等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弓网电弧监测方法,有助于对弓网系统受流水平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0.
黄祥  高国强  吴广宁 《高压电器》2019,55(4):102-107,116
离线时间长短严重影响动车组受流质量,目前离线时间的划分主要根据运行管理经验,尚无理论分析。基于现场测试数据和MATLAB仿真软件,建立了包含弓网离线电弧和列车牵引变流器的仿真分析模型,分析了弓网离线时的过电压与谐波,以及离线对牵引变流器直流侧电压的影响。结果表明:弓网离线和恢复过程均有约1.3倍的过电压产生,并伴随有大量的谐波反馈到接触网上;牵引变流器直流侧压降速度随列车行驶速度的增加而呈指数增大,250 km/h以上行驶速度时1 000 V压降所需时间已经下降到100 ms以内;相同离线时间下,列车行驶速度愈大离线恢复时直流侧电压冲击和震荡愈大。上述分析表明,离线时间的划分应考虑列车行驶速度的影响,越高时速下,离线时间应作越严格的限制,以保证列车良好的受流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