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8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18篇
建筑科学   2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加工曲轴定位中心孔的新工艺方法,即成品质量中心法,能够改善传统曲轴定心工艺的许多不足。采用逆向工程技术,获取曲轴毛坯曲臂部分的所有几何信息,然后依据动平衡特性,迭代搜索预测了曲轴成品质量中心轴线,从而实现曲轴成品质量中心定心法的关键算法。  相似文献   
2.
基于内燃机车柴油发动机内漏检测的传统方法可靠性差、效率低,提出了一种新的检测方法,它的原理是通过检测相应部位排出的气体的湿度的变化规律来判断是否发生内漏。依此原理研制了内燃机车柴油机汽缸冷却水内漏检测仪,介绍了该仪器的系统组成及实现方法,以及新型温湿度传感器的功能与应用。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曲轴复合车床采用随动刀架对连杆颈进行随动车削加工具有诸多优点,由于刀架在随动车削时随工件高速转动,若设计不当或平衡不好时会产生较大的惯性力与惯性力矩,严重影响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提出针对随动刀架的一种新的动平衡配重方法,将刀架三维模型导入ADAMS仿真,并对平衡块质量进行优化,取得了良好的动平衡效果,为刀架的动平衡设计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利用ANSYS软件,对机车轮对进行了应力、变形的非线性分析,并对轮箍加装扣环前后其配合面内的接触应力分布进行比较;详细讨论了直线持续牵引工况中,轴重、牵引力、水平侧向力等对机车轮对应力分布的影响,模拟分析了在加载作用下,加装扣环前后轮对配合面的应力分布情况。通过分析计算,确定了机车轮对轮箍加装扣环方案对轮对的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黄继雄  陈垦 《机械》2011,38(5):58-61
复合车削曲轴连杆颈时,曲轴在切削力的作用下会产生弹性变形,这会使切削加工后的曲轴连杆颈相位产生误差,如果误差过大,将会使工件报废.因此必须首先分析相位误差的特点,而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偿.为研究曲轴在复合车削加工时的变形,在受力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切削力产生的加工误差变化规律,并用ANSYS计算了曲轴在加工过程中不同工况...  相似文献   
6.
风力机新系列翼型气动性能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风力机翼型气动性能是风力机气动设计和性能分析的重要基础。采用粘性和无粘性结合的分析计算方法,对风力机新系列翼型进行了气动性能研究,用低雷诺数翼型分析和设计软件XFOIL分析了FFA-W3系列两种翼型在不同雷诺数和不同马赫数下的气动性能,并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取得了比较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新型轨道车复轨器的研制及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轨道车脱轨自救问题,分析了现有自救装置的缺点,介绍了一种新型的轨道车复轨器的研制。该复轨器具有支撑稳定、结构轻便、操作方便等特点。为保证使用要求,对该复轨器的关键部件横移钢梁进行了有限元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JT6管理系统的工作流程、设计思想、主要功能模块和主要技术.使用该软件能及时、准确、全面地收集信息,并能将其提供给机车出入段不同工作人员,从而提高了机车检修过程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9.
刘凯  黄继雄 《机械》2010,37(5):9-11
根据直升机应急着水浮囊着水试验要求,以ADAMS及ANSYS为支撑软件,建立了实验单元的刚柔耦合模型。介绍了从ANSYS软件向ADAMS软件中导入模态中性文件的一些相关技巧。列出模型运载小车的驱动函数方程,对实验单元总体样机进行动力学分析,得到导轨最大位移点在竖直方向的振动位移曲线,计算了小车运行时自重的最大动载荷系数,初步探讨了实验单元的可靠性。研究为实验装置的进一步的结构改进与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直升机应急着水试验的姿态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继雄  姜孝旺 《机械》2009,36(11):10-12
根据直升机应急着水试验要求,对模型姿态控制的结构进行了设计,实现了姿态的可调可控。列出了受力点与质心的偏差对模型姿态影响的微分方程,并用MATLAB求解绘制了姿态变化曲线。根据实验条件及实验允许误差范围,计算出了直升机模型最大允许释放时间,并提出了分阶段控制模型着水的方法,按照这种方法对直升机着水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和计算。研究为进行直升机应急着水试验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