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2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主要结合某地下车库通风系统某一天的实测数据,根据地下车库室内环境的特殊性建立数学模型,介绍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地下车库通风时的气流组织作数值模拟,对CO浓度场作进一步的模拟计算,并和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发现数值模拟所得结果和该地下车库的实测数据较为吻合,从而说明本文提出的用CFD方法来模拟地下车库空间内污染物平均浓度的正确性,为预测地下车库空间内污染物平均浓度,实现通风系统的实时控制提供了一种较为简便、形象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地面沉降是苏州地区当前面临的最大地质灾害,影响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在苏州盛泽200 m钻孔岩芯分析的基础上,对苏州沉降区第四纪地层进行了含水层组划分,共分成3个承压含水层组,并精细化地绘制出了钻孔岩芯柱状图;在大量土样土工试验和宏-微观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掌握了200 m钻孔土样的物理性质和结构随深度的变化规律,详细分析了黏土层压缩变形、微观结构与地面沉降的关系;最后,根据各土层沉积物的平均孔隙比指标,提出了用孔隙比率指标Ecl和Esa来评价土层压缩潜力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深度的增加,土层含水率、孔隙比和压缩性变小,微观结构颗粒定向性越明显;第Ⅰ、Ⅱ承压含水层隔水顶板压缩潜力>第Ⅲ承压含水层隔水顶板>第Ⅲ承压含水层顶部及底部弱透水层;第Ⅱ承压含水砂层压缩潜力较大,而第Ⅲ承压含水砂层的固结压密已趋稳定。研究成果对于掌握苏州沉降区第四纪地层地面沉降的发生发展机理和生命过程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专利信息披露制度是知识产权政策中的关键制度,专利信息披露与否、披露多少、如何披露等规定直接关系到标准制定过程中对相关技术方案的选择、采纳,标准的可执行程度,以及日后纠纷的解决等问题.通过考察有代表性的标准化组织专利信息披露制度,发现采用鼓励事前披露机制是目前标准化组织知识产权政策的新趋势.但具体的鼓励披露的措施则应由不同的标准化组织根据其组织及所制定标准的情况来考虑.  相似文献   
4.
三维动画《兰戈》是2012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长片,获得了艺术与商业的双丰收,影片讲述了一个关于英雄、冒险、成长的西部故事,在形式与风格上营造了一种美国西部片的氛围,给观众带来一场饱含西部风情的视觉盛宴.然而,动画创作是用动画的视听语言来讲述故事、表达情感的.本文旨在从动画的视听语言角度浅析《兰戈》如何运用动画片的方式打造西部片的风格.  相似文献   
5.
周春慧  杨白兰  杨章莉  龙文香 《金属学报》2012,17(12):1398-1400
目的: 观察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经前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设计方法,选择80例经前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每组均连续用药1个疗程(3个月经周期),并予以随访3个月经周期。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37/40)和45%(18/40),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研究组与对照组随访3个月经周期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36/40)和37.5%(15/40),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小剂量米非司酮能缓解经前期综合征症状,具有明显疗效,且副作用小,有一定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一种地下车库空气环境数值模拟研究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某地地下车库模型,根据地下车库室内环境的特殊性建立数学模型,介绍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地下车库通风时的气流组织作数值模拟仿真计算与分析,提出采用合理设置送、排风口的位置的方法来改进气流组织、加速污染物(主要是CO)排放的方案,并对其CO浓度场作进一步的模拟计算,从而为地下车库空气环境的数值模拟研究找到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李玉从2001年至今电影创作生涯十余年的五部作品《今年夏天》(2001)、《红颜》(2005)、《苹果》(2007)、《观音山》(2011)、《二次曝光》(2012)。李玉凭借其作品中一贯的女性主题、鲜明独特的影像风格以及逐渐成熟的艺术气质俨然已经成为中国新生代导演中颇具代表性和研究价值的一位。李玉电影中经典的符号化意象成为李玉电影中一道靓丽风景,本文旨在分析探讨李玉导演电影中常见的意象运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