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建筑科学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1.
隧道在爆破荷载作用下的温度变化会使围岩遭受温度应力集中效应,造成围岩结构损伤,使隧道光爆成型质量差,如何避免围岩缺陷对隧道光爆成型质量的影响亟待研究与解决。以成渝高铁某隧道工程为背景,基于红外热像原理,对隧道掌子面光爆红外热像进行实验设计,从不同部位的节理裂隙岩体的红外温度异常区域的温度分布、温度变化范围等方面对围岩缺陷进行判断,分析其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掌子面岩石具有明显的高温条带与低温区域相间的辐射温度场,节理裂隙处红外温度较低,岩石突变处红外温度较高;掌子面岩石破裂过程中红外温度异常,主要表现为阶梯状交替升降温,并明显出现高温区和低温区。研究结果可为隧道光爆炮孔布置、装药参数设计、围岩稳定性评价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收集整理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从光面爆破机制、光面爆破参数、光面爆破控制管理等方面分析了隧道及地下工程光面爆破技术研究现状,提出了隧道及地下工程光面爆破技术存在的问题,对隧道及地下工程光面爆破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指出发展智能优化控制决策管理技术,制定光爆质量评定指标体系与技术标准,定量分析光爆开挖进尺与安全步距,开发基于无线网络技术的光面爆破智能优化控制管理决策系统,实现光面爆破的标准化、定量化、数字化、智能化与自动化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复杂越流条件下超深基坑抽水试验及工程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上海宝钢集团浦钢公司搬迁工程(特殊钢分公司部分)炉卷热轧机项目(第二批)旋流池基坑为例,通过抽水试验认识到含水层之间存在复杂越流,建立其合理的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基于该概念模型设计坑内-坑外联合作用的降水方案,群井试验验证了降水设计的正确性.工程实践表明,通过坑内-坑外抽水井的联合作用,完全达到预期降水效果,开挖过程中,坑内干爽.结合群井试验中出现的隔断承压含水层无法疏干,2口井抽水,停泵1口后,另一口抽水井水位恢复较快情况,基于试验数据预测地墙存在渗漏,建立应急预案,在问题出现后及时处理,避免重大工程事故的发生.此工程实践也可作为类似复杂地质条件下深基坑降水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贵阳街花果园N12区的某超高层结构总高度313.4m,位于溶岩地区,核心筒下采用筏板基础,柱下采用条形基础。针对是否考虑施工模拟以及施工模拟中是否考虑弹簧支座等多种因素,对此超高层结构的施工全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施工模拟下结构构件竖向位移均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与传统一次性加载下竖向位移的表现不同;同时,考虑弹簧支座会对超高层结构竖向构件的位移和内力产生一定影响,考虑弹簧支座后该超高层结构竖向构件的最大位移和最大轴力都有所增加,梁端弯矩也明显增大。因此若实际工程设计中不考虑施工模拟以及施工模拟中不考虑弹簧支座将偏于不安全。  相似文献   
5.
定义"结构以抵抗外水压力为主,需要特殊考虑防排水措施" 的隧道为"抗水压隧道".以抗水压隧道为平台,按照介质类型、内水压力、用途、外水压力成因类型、水压处理方式、结构形式、防水形式、设计方法、水压作用连续形式、结构与围岩密贴程度等对抗水压隧道进行了分类.同时,提出了荷载作用机理与分配、高压水的超前地质预报、排水过程中围岩的侵蚀、高压水作用下深部节理岩体稳定、四因素体系耦合作用机理、高外水压区施工方法以及衬背外水压力长期监测等关键问题并进行了讨论,以期各部门在抗水压隧道分类的基础上,引用和借鉴彼此的经验,用于指导抗水压隧道的规划、勘察、设计和施工.  相似文献   
6.
连拱隧道一般用于中、短隧道和隧道接线部位,除在隧道的进山、出山口遭遇仰坡和侧向边坡外,隧道主体也常处于边坡地形之中,需要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论证。连拱隧道开挖断面大,多次开挖支护以及应力的平衡、转换可能对边坡的稳定性产生显著影响,在极端不利情况下,甚至可能诱发滑坡。连拱隧道主体与边坡相互作用模式可概括为4种:隧道位于滑面以下;隧道穿越滑面;隧道位于滑面以上的坡顶;隧道位于滑面以上的坡脚,可采用修正的不平衡推力传递法分析其稳定性。对于边坡滑面不能预先判定情况,可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分析隧道开挖工法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按强度折减法分析,在三导洞工法中先开挖远山侧更有利于边坡的稳定。  相似文献   
7.
开展了不同循环加卸载(荷载分别为单轴抗压强度20%、30%、40%、50%、60%、70%和80%)作用下的三轴试验,研究了不同循环荷载作用对灌注桩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混凝土的损伤特征。结果表明:在各级循环加卸载作用下,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出现内凹和右移推进现象;弹性模量随循环次数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在各级循环内,泊松比呈“减小-稳定-增大”的变化规律,第90次循环后超过名义泊松比,混凝土损伤逐渐积累加深,轴向和横向不可逆应变均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屈服阶段前混凝土的累计损伤小,屈服阶段后混凝土的横向累计损伤参数比轴向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