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13篇
  免费   1594篇
  国内免费   1036篇
电工技术   1893篇
综合类   1862篇
化学工业   3600篇
金属工艺   1263篇
机械仪表   1869篇
建筑科学   2542篇
矿业工程   1493篇
能源动力   539篇
轻工业   2401篇
水利工程   1172篇
石油天然气   1260篇
武器工业   326篇
无线电   289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766篇
冶金工业   1235篇
原子能技术   376篇
自动化技术   2549篇
  2024年   194篇
  2023年   714篇
  2022年   656篇
  2021年   605篇
  2020年   644篇
  2019年   799篇
  2018年   839篇
  2017年   382篇
  2016年   471篇
  2015年   530篇
  2014年   1537篇
  2013年   1024篇
  2012年   1066篇
  2011年   1216篇
  2010年   1183篇
  2009年   1131篇
  2008年   1199篇
  2007年   1269篇
  2006年   1125篇
  2005年   1130篇
  2004年   1031篇
  2003年   938篇
  2002年   737篇
  2001年   715篇
  2000年   809篇
  1999年   757篇
  1998年   670篇
  1997年   606篇
  1996年   600篇
  1995年   567篇
  1994年   540篇
  1993年   433篇
  1992年   450篇
  1991年   427篇
  1990年   427篇
  1989年   327篇
  1988年   149篇
  1987年   146篇
  1986年   117篇
  1985年   150篇
  1984年   132篇
  1983年   111篇
  1982年   98篇
  1981年   92篇
  1980年   85篇
  1979年   40篇
  1978年   19篇
  1976年   13篇
  1965年   14篇
  1959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赖礼泉 《矿山测量》2021,49(4):46-49
在矿区的岩移沉降观测过程中,由于环境、人为等原因导致观测数据缺失问题,损害了整体观测数据的完整性,影响后续沉降趋势预测.文中提出了一种最大期望算法,通过计算极大似然估计,交替执行E步和M步,最终得到观测缺失数据填补值.利用某矿区实测数据进行实验,对比分析发现最大期望算法对缺失数据填补更接近实际测量值,在实际应用中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3.
宽甸县岔条沟位于该区华北陆块东段古元古代辽吉裂谷宽甸段、营口-宽甸显生宙隆起与太子河-浑江坳陷衔接部位;处于北东向鸭绿江与太平哨深大断裂所夹持的北西向次一级构造带中,是区域上重要铅、锌、铜、金多金属矿化集中区。本文通过阐述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体地质特征及矿石结构、构造等,分析研究区的找矿远景。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有早元古界辽河群盖县组(Ptlgx)、早元古界青白口系钓鱼台组(Qnd)、中生界白垩系小岭组(K1xl)以及第四系(Q)。区内以近东西向、北东向、近南北向、北西向构造为主,这些断裂构造不但控制着研究区内的矿化蚀变带、脉岩及地层的分布,也为成矿提供了运移通道和容矿空间,区内中生代花岗岩岩体为区内矿体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来源和热动力,研究区具有较好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4.
5.
6.
安全生产是煤矿生产的重中之重,随着煤矿开采量增加,安全事故不断发生.叙述了矿井安全事故发生类型及所占比例,提出了保障矿井安全生产的几项措施建议,从根本上控制煤矿开采中的安全事故.  相似文献   
7.
制作了表面贴装功率电感,结合Ansoft Maxwell软件仿真研究了气隙长度与气隙分布对表面贴装功率电感直流叠加及频率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气隙长度的增加,初始电感值逐渐减小,直流叠加特性不断优化,电感值的频率衰减特性随之减缓。采用内核磁心两端气隙分布,增大一侧的气隙长度,可降低功率电感直流叠加特性的衰减幅度,但调控其两端气隙分布对功率电感频率衰减特性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李仲明  李斌  武思蕊  赵梁成 《化工进展》2020,39(5):1835-1843
与传统的涂覆、沉积等加工手段相比,使用3D打印技术可制造复杂立体功能结构的传感器,将3D打印与柔性传感技术结合可以促进未来生物医疗、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基于3D打印技术制造柔性传感器的最新进展,其中包括聚酰亚胺等多种基底材料、纳米金属等多种打印传感材料;按照熔融沉积、黏弹性墨水沉积、粉末烧结熔化、还原光聚合和材料喷射的制造原理分别阐述了多种传感器的材料选择、成型特点,并对制造方法进行总结分析。虽然3D打印制造柔性传感器件存在着缺乏行业标准及多种类打印材料等问题,但经过不断创新与发展,3D打印将成为柔性传感领域极佳的制造手段。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两侧采空巷道挤压大变形控制难题,以山西丰汇煤矿布置在两采空区之间的工作面轨道巷为工程背景,综合采用现场监测、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分析巷道变形破坏特征,研究巷道覆岩结构特点与不同采动条件下围岩塑性区分布形态和应力环境,揭示两侧采空巷道挤压变形机理,并提出以“强化关键部位、注浆改性围岩”为核心的锚固加注浆联合支护方案。现场监测结果表明,新支护方案对两侧采空巷道挤压变形控制效果好,可为类似条件下巷道围岩稳定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工业试验对202不锈钢进行系统取样,分析试样中夹杂物的变化特征,结合热力学计算,研究了202不锈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形成机理。在进行硅锰脱氧后,LF精炼过程中钢液内以球型Ca?Si?Mn?O夹杂物为主。对于硅锰脱氧钢,钢液中残余铝质量分数为1×10?5时,可以扩大Mn?Si?O相图的液相区,但铝质量分数超过3×10?5会导致钢中容易形成氧化铝夹杂物并减小液相区。在连铸坯中以Mn?Al?O类夹杂物为主,相较于LF精炼过程试样,连铸坯试样中夹杂物的MnO和Al2O3含量明显增加,CaO和SiO2含量明显减小,夹杂物个数则由LF出钢试样的5.5 mm?2增加到11.3 mm?2。结合热力学计算发现,凝固过程中会有Mn?Al?O夹杂物形成,这也使其成为连铸坯中主要的夹杂物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