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3篇
金属工艺   2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7篇
水利工程   1篇
无线电   2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实现含水印图像的篡改定位及无失真提取水印,在小波变换、数字水印和篡改定位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改进小波系数调整的可逆水印算法。对载体图像进行小波变换,通过循环取模编码对水印图像进行加密以保证其安全性,通过均匀嵌入算法将加密后水印嵌入到调整后的小波系数中。该水印算法能够鉴别图像的真伪,能够发现载体图像所遭受的恶意篡改区域,并在载体上显示出来。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水印算法相比,算法能够无失真地提取水印(NC=1),还能通过定位水印找到载体图像发生篡改的位置。  相似文献   
2.
整体锻造挤压辊是整个辊压机的关键部件,形状短粗,是大型粗短轴类零件的代表,锻透性较差;空洞型缺陷是造成产品合格率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必须消除.本文利用Deform-3D模拟软件,对两次镦拔新工艺应用于RP170-110挤压辊的第1次镦拔过程进行了理论验证.通过对镦粗后采用WHF法和FM法拔长过程的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说明两次镦拔新工艺中的第1次镦拔工艺-镦粗 WHF法拔长能够在足够大的三向压应力状态下,在再结晶温度以上愈合孔洞型缺陷,提高了大型短粗轴类锻件的锻透性.8件锻件全部试制合格的结果也证明了两次镦拔新工艺第1次镦拔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分布在野外偏远地区的监测站供电和管理问题,利用风光互补发电的方法为系统提供电力,并将电能储存在蓄电池里,分别提供24V的直流和220V的交流电供负载使用;集中监测管理系统采用C/S架构设计,主要由电力监测站、集中监测中心和传输网络组成,电力监测站作为客户端负责采集太阳能电池板、风机和蓄电池的状态参数,通过GPRS网络与集中监测中心服务器建立的TCP/IP网络连接将采集到的信息按照规定的数据协议上传,服务器接收、处理、分析和显示来自各监测站的数据,并存储在数据库ACCESS2003里;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系统能够远程有效监测发电功率、蓄电池劣化甄别、剩余电量、和发电站运行状态等信息,实现了分布式站点电力的集中管理。  相似文献   
4.
针对动载扰动下大型冲击地压的发生及演化过程难题,分析了采场动载应力波的产生机制,研究了动载应力波与静载耦合作用下煤岩体冲击破坏规律,从应力波的产生、传播与致灾过程详细解释了大型冲击地压演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采场高位坚硬顶板断裂与深部应力集中区煤体破断所产生的动载应力波幅值随着煤岩体强度增大而升高,应力波持续时间随着破断尺度增大而增大,说明在煤矿开采过程中,顶板或煤体强度越高、破断尺度越大,越容易产生大能量的动载应力波;动静载耦合冲击破坏实验结果证实,高静载、高动载应力波、静载与应力波耦合加载条件均能使煤岩体发生冲击破坏,且随着轴向静载的增大,试样发生冲击破坏所需的临界动载应力波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其上升段与下降段的分界点约为单轴抗压强度的50%。当静载达到该临界点时,煤体发生冲击破坏所需的动载应力波强度急剧减小,说明高地应力环境煤岩体受到动载应力波的影响更为显著;现场大尺度模拟分析表明,动载应力波作用下,采场煤岩体塑性破坏区范围逐渐增加并主要集中在巷道两侧,且随着应力波幅值和持续时间增加,塑性破坏区范围不断扩大;研究提出了冲击地压应力波作用机理:动载扰动下冲击地压是静载、动载应力波与煤岩体结构耦合作用的结果,采场煤岩体大尺度破断产生高能量动载应力波,应力波与地应力耦合作用导致采掘空间围岩发生大范围破坏,最终形成冲击地压灾害。  相似文献   
5.
瓦斯灾害仍然是我国深部煤矿开采的主要灾害,随着采深及开采强度的加大,危险性日趋严重.瓦斯灾害影响因素及耦合关系非常复杂,灾害事故时有发生.基于安全监测大数据进行瓦斯灾害和风险隐患一体化分析预警已成为煤矿安全管理、监管和监察的迫切需求.分析了瓦斯灾害与风险隐患的大数据特征,提出了基于安全监测大数据的瓦斯灾害风险隐患识别与...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代大城市已经形成一个包括社会、人文、经济、自然等多门类、多层面的复杂而庞大的新型系统。这个系统无疑代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然而,由于大城市系统的高速发展,难免存在缺陷,尤其在诸如洪水、地震、飓风等自然灾害面前,有的城市会表现得十分脆弱,出现意  相似文献   
7.
大型挤压辊锻件两次镦拔工艺锻前加热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两次镦拔锻造工艺,可以在大型水压机上利用小钢锭锻造大型挤压辊锻件.由于锻件尺寸大,两次镦粗和两次拔长相结合,锻造过程历时较长,需要三次锻前加热.加热不当会造成资源和时间的浪费,甚至造成锻件的报废.本文通过理论分析,考虑到材质和锻件尺寸及生产条件,制定了RP170-110挤压辊锻件两次镦拔锻造前的加热工艺,包括锻造温度范围、装炉温度、加热速度以及保温时间等.结果表明,该加热工艺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煤炭能源在大力开采的过程中,与其伴生的煤矿甲烷也被大量排放到大气中,造成大气环境的严重恶化。而煤矿甲烷既是大气污染物,同时是清洁能源。结合我国煤矿甲烷的实际情况,从技术、政策和立法等层面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提出了构建我国煤矿甲烷污染权交易及法律保障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回采工作面应力分布的电磁辐射规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电磁辐射强度和脉冲综合反映了煤体前方应力的集中程度和危险程度,因此可利用电磁辐射技术对回采工作面的应力分布和变化趋势进行测定.测定结果表明,工作面煤柱应力在倾向上分布平稳,在走向上有明显的高低应力区出现,不同位置的应力随时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煤柱内部应力变化反映了煤柱深部松弛区和应力集中区的分布规律,煤体深孔预裂预爆措施会导致煤体卸压带的范围扩大,煤体的应力集中区向深部转移.  相似文献   
10.
羊东矿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目前主采煤层大煤(2号煤)为突出煤层,在开采-400m水平时曾发生过2次突出动力现象,均表现为压出特征,分析认为地应力是羊东矿突出发生的主要条件。利用自行研制的煤与瓦斯突出装置,以羊东矿2号煤的原煤样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在较低瓦斯压力条件下地应力对羊东原煤突出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同样瓦斯压力下,导致羊东原煤压出发生的应力具有临界条件;且应力越大,压出的煤量越多,煤体破碎程度越高,在煤体内残留的孔洞越大,压出特征表现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