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3篇
矿业工程   3篇
水利工程   2篇
武器工业   2篇
原子能技术   14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为深入了解蒸汽发生器二次侧流动特性,利用CFD专业计算软件,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对蒸汽发生器二次侧下降段的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二次侧给水与再循环水在锥段处较短的距离内即开始产生交混,至锥段出口处时已经混合得较为均匀;在直管段处,热侧和冷侧的温度交混主要集中于交界面附近一相对稳定的区域内;相对而言,冷侧有较大的温度梯度,其影响范围也较大;热侧和冷侧的温差作用导致了给水从冷侧向热侧的质量流量转移,并且随着轴向位置的降低,其转移的质量流量逐渐增大;非均匀给水方式下,热侧和冷侧的下降段实际出口流量与初始流量之比均存在一定的偏差。  相似文献   
2.
With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ITER) project,the manufacture and assembly technology of the mid Edge Localized Modes(ELM) coil was developed by the Institute of Plasma Phys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ASIPP).As the gap between the bracket and the Stainless Steel jacketed and Mineral Insulated Conductor(SSMIC) can be larger than 0.5 mm instead of 0.01 mm to 0.1 mm as in normal industrial cases,the process of mid ELM coil bracket brazing to the SSMICT becomes quiet challenging,from a technical viewpoint.This paper described the preliminary design of ELM coil bracket brazing to the SSMIC process,the optimal bracket brazing curve and the thermal simulation of the bracket furnace brazing method developed by ANSYS.BAg-6 foil(Bag50Cu34Zn16) plus BAg-la paste(Bag45CuZnCd) solders were chosen as the brazing filler.By testing an SSMICT prototype,it is shown that the average gap between the bracket and the SSMIC could be controlled to 0.2-0.3 mm.and that there were few voids in the brazing surface.The results also verified that the preliminary design had a favorable heat conducting performance in the bracket.  相似文献   
3.
首先对国际核聚变实验堆组织(以下简称“ITER组织”)的管理和质量大纲进行了概述,介绍了其目的和范围、基础和依据,然后对管理和质量大纲涉及的过程进行了详细介绍,最后介绍了管理和质量大纲如何持续改进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反应堆安全领域,合适的比例分析对非能动系统实验台架的设计起到了关键作用。为深入了解比例缩放时自然循环瞬态过程的变化机理,基于简化反应堆一回路系统,分别采用H2TS(双向分层比例分析)和DSS(动态比例分析)方法进行了自然循环的比例分析,计算了升降功率工况下的自然循环,对比分析了不同尺度下关键参数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基于RELAP5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5%初始功率以下的阶跃变化不会造成大的流量波动;基于两种比例分析方法所得缩比模型下的计算结果均可基本反映原型参数变化;所有工况下,自然循环流量和冷热段温差在初始阶段05个循环周期内存在较大的波动,之后则相对平稳。  相似文献   
5.
统计过程控制(SPC)是应用于机械、化工、核燃料循环等加工制造产业常用的方法,旨在通过对产品生产过程数据的统计分析,控制制造工艺的稳定性及产品质量的可靠性。SPC是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主要介绍了SPC原理及其在ITER项目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绕水翼空化流动速度分布的DPIV测量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数字式粒子图像测速(DPIV)系统,对绕Hydronautics水翼流场的时均速度分布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随着空化数的降低,空化结构的发展决定了整个流场的速度分布;低速高脉动区域的范围基本上对应于空化区域;空化区域核心处的最低速度分布变得更为均匀,并在向下游移动的过程中影响范围逐渐变小;水翼后部主流区速度分布经历了一个均匀一震荡一逐渐均匀的发展过程;在超空化阶段,水翼吸力面前缘相对应的空化区域与主流区有相近的速度分布,而其它空化区域仍为低速区。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压水堆上腔室冷却剂的温度振荡现象,利用专业计算软件CFX,采用大涡模拟(LES)方法,对简化上腔室内的瞬态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并与实际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LES模型可较好地模拟上腔室的温度振荡现象;上腔室出口区域的温度波动多集中于低频部分,未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出口位置对流场温度分布有明显影响,自入口至上腔室出口中心线所在平面,外围及中心部分温度波动幅度较大,其余区域温度变化幅度较小;而自上腔室出口中心线所在平面至顶部区域,温度波动逐渐趋缓。  相似文献   
8.
质量管理是ITER(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项目工程管理的核心,对承包单位圆满完成采购包任务具有重要的经济利益及社会利益。文章从工程质量基本原则出发,结合工程质量相关要素,对ITER项目工程质量管理的重点、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以及目标管理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详细介绍了ITER项目采购包质量分级准则和质量级别对应的活动。  相似文献   
9.
基于我国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组织签署的环向场(TF)线圈和极向场(PF)线圈导体采购安排协议(PA)的技术内容,介绍TF线圈导体PA和PF线圈导体PA中引用标准的总体情况,分析和总结这两个PA中引用标准存在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介绍使用盲孔法和热时效工艺对辊压缩径成型的ITER内部边界局域模(ELM)线圈导体在弯曲前后其外部铠甲(Inconel 625)及内部铜导体(CuCrZr)的残余应力分布和应力改善情况进行的对比分析和研究。研究表明,导体成型的冷变形工艺会使得导体铠甲及内部铜导体的残余应力增加,相比于成型前残余主应力会增加1倍以上。线圈绕制工艺能够降低线圈外部铠甲、内部铜导体约20%残余应力。热时效处理工艺能够显著缓解绕制后的ELM线圈残余应力,线圈外部铠甲、内部铜导体的残余应力能降低约40%。此外,550℃恒温2h并快冷的热时效工艺不仅降低弯曲ELM导体样品外部铠甲及内部铜导体的残余应力,同时热时效处理能够使得外部铠甲及铜导体上的残余应力均匀化。在均匀化之后,外部铠甲与内部铜导体的平均残余主应力差(σ1,σ2)分别为27.07MPa和15.97 MPa,较导体成型工艺后的平均应力差分别降低了38.98MPa和31.67M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