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8篇
建筑科学   5篇
矿业工程   7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液化石油气是一种成分复杂的混合物,这就大大增加了对其爆炸进行数值计算的难度。采用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石油气的混合成分进行了简化处理,进而对石油气爆炸进行了数值模拟,建立了描述液化石油气爆燃的理论模型,采用SIMPLE算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计算的超压与实验值相比较,球形容器内最大偏差为9.09%,平均偏差为4.58%;开敞空间情况下,最大偏差9.02%,平均偏差3.92%。还对工业上可能产生的液化石油气可燃气云爆燃威力进行了预测,当气云半径为100 m时,最大超压可达48.432 kPa。研究表明,大尺寸气云可以产生具有破坏力的超压。  相似文献   
2.
在国际海事组织设定的航运业减排目标背景下,基于航运业减碳现状,介绍了氢能动力船的发展历程和减排优势,分析了国内外氢能动力船的储氢方式和氢能上船存在的安全隐患,对比了各项船用储氢方式的技术优势以及氢能上船可行性,得出了船载甲醇水蒸气制氢技术对解决氢能动力船的氢安全问题具有重大意义的结论,提出了当前国内发展船载制氢装置及氢能动力船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首先对南大沟排土场水文工程地质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了排土场散体和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在此基础上运用极限平衡法就南大沟排土场现状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并结合南大沟排土场现状以及堆存方式,对影响南大沟排土场稳定性的因素进行了简要分析。通过分析得到排土场目前处于稳定状态,雨季时当排土场内地下水来不及时排出时,排土场的稳定性将大幅度降低,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建议矿山应做好排土场安全监测、排水及支护工作。  相似文献   
4.
聚乙烯薄膜作为约束物,对可燃气云爆炸有着重要的影响.采用7.8%的乙炔/空气混合气进行了实验研究,薄膜厚度分别为0.02、0.04 mm和0.06 mm,层数为1~4层.结果显示,当采用单层厚度0.02 mm的薄膜时,半径0.5 m的半球形气云爆炸可产生2.410 kPa的最大超压;厚度0.06 mm时,最大超压达到3.642 kPa;薄膜层数为4层时,最大超压上升到13.125 kPa.建立了描述气云爆炸的理论模型,模型考虑了薄膜强度、层数对爆炸的影响,采用SIMPLE算法进行了数值求解.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相比较,最大相对偏差14.8%,平均相对偏差4.73%.提出的方法对有弱约束物存在时,气云爆炸的灾害预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杨国刚  阎鼎熠  槐以高 《山西建筑》2007,33(11):108-109
针对昆明地区特大基坑的结构设计面临较大难度的问题,提供了将桩、锚、内支撑有效结合的支护设计方案,同时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基坑结构支护后的变形进行了模拟,从而对支护结构的设计和施工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6.
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采用有限元ANSYS软件对桩间土承担的荷载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桩间土可以承担部分荷载的结论,建议在设计过程中可以适当减少桩的数量,以达到经济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天然气通过重整反应可以生成氢气,成为燃料电池氢原料的重要来源。目前紧凑型天然气重整器的开发设计,主要集中在材料方面的研究,而内部机理方面的研究较少。对天然气重整器内部流动与传热现象进行了模拟与分析。分析中考虑了化学反应的影响,采用了耦合的边界条件以及可变的热物性参数,建立了描述流通管道和多孔催化剂层内部流动与传热现象的三维数学模型。采用SIMPLE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了化学反应速率、混合气浓度以及温度等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化学反应限制在厚度约为1 mm的催化剂薄层内进行,沿主流动方向,CH4浓度由19.5%降到7%左右,H2浓度由4.1%上升到13%左右,混合气温度上升约10 ℃。研究结果对天然气重整器的开发、结构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董爽爽  沈秋婉  李世安  杨国刚 《电池》2021,51(5):521-525
介绍功能梯度电极的3种类型,即孔隙率分级、粒度分级和成分分级.着重分析功能梯度电极在提高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性能方面存在的潜力,并阐述功能梯度电极在SOFC中的应用.讨论3种分级类型在SOFC中的作用.功能梯度电极实验加工成本昂贵,且只能得到局部传输特性,可依据现有的模型建立SOFC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型,分析功能梯度电极的影响,从而优化设计.最后,对功能梯度电极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
10.
以0.02mm厚度的聚乙烯薄膜为约束物,进行了半径0.5m的半球形乙炔/空气气云爆炸实验。结果表明,在100mJ弱点火条件下,乙炔的爆炸界限(乙炔的质量分数)由1.5%~82.2%缩小到5.3%~17.8%,乙炔的最危险质量分数为13.3%。建立了描述可燃气云爆炸的数学模型,并采用SIMPLE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了不同燃料质量分数的爆炸超压分布。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相比较,最大相对偏差为10.11%。对甲烷/空气、乙烯/空气、乙炔/空气等气云爆炸威力进行了预测,当处于最危险质量分数时,大体积的3种气云爆炸均可造成建筑物的损坏,而随着质量分数偏离最危险质量分数,破坏能力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