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6篇
机械仪表   2篇
能源动力   4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6 毫秒
1.
该仪器是基于89C52的单片机系统,采用12位AD574A转换器,针对现有风压测量仪器功能上的不足,实现了实时送显和平均送显功能,满足了测量风压时不同情况下的使用要求,尤其适用于风机系统管道内各种压力参数的测量.系统设计了RS232通讯接口,为进一步开发风机性能测试系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含氯废液、废气焚烧时,高温烟气降温过程中会产生二噁英的问题,提出了高温烟气急冷工艺。用导管将焚烧产生的高温烟气直接通入水槽中进行冷却,为保证导管设各运行的可靠性,对一定的冷却水液面高度和循环冷却水流量时导管内的温度场和流场分布分析,结果表明,现设计的导管结构在一定的循环冷却水流量下,导管内部的温度场和流场分布均匀,可以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3.
湿污泥循环流化床干化焚烧一体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高效处理污泥并回收热量,提出湿污泥干化焚烧一体化工艺.在0.15 MW循环流化床试验台上对湿污泥干化焚烧一体化工艺进行验证性试验.利用循环流化床焚烧产生的热灰在外置式流化床干化器内对湿污泥先进行干化,再送回炉膛燃烧,结果表明通过调节湿污泥给料速率、循环热灰调节阀开度和辅助给煤量可以实现焚烧炉内温度和干化器内料层温度的运行稳定,干化后污泥颗粒粒径分布比较均匀,水分在20%左右,焚烧后烟气排放在环境允许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4.
湿污泥颗粒的流化床干燥实验及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鼓泡流化床内以河砂为干燥介质,对单颗粒湿污泥的流态化干燥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得到了流化床温度、污泥初始水分、污泥粒径及流化速度对干燥速率的影响规律:流化床温度及污泥粒径对干燥速率的影响都呈指数规律;污泥的水分越大,干燥速率越大;在鼓泡流化床流化速度达到2倍临界流化速度以上时,充分流化,流化速度再增大(2~5倍临界流化速度)对干燥速率没有明显影响. 在基本的扩散传质理论的基础上,利用实验数据回归得到湿污泥在鼓泡流化床内干燥的半经验模型,为流化床污泥干燥器的设计提供了基础数据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层次分析法将人们的思维过程层次化,逐层比较相关因素并逐层检验比较结果是否合理,从而为决策提供具有说服力的定量依据。在层次分析法的分析过程中,成对比较矩阵的构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但由单个专家构造的成对比较矩阵中所包含的主观因素对层次分析法得出的结果影响较大。为了减少层次分析法中的主观成分,可请专家群体构造成对比较矩阵。文章给出了一种通过多个成对比较矩阵确定权向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科学实验和实际生产中需要对各种模拟信号进行测量,然后进一步的分析或控制,信号数据和微处理器相互传送时必须通过模数转换,AD574是常用且精度较高的A/D转换器.根据AD574的工作特性,其转换后的数据并非实际值,需相应的程序进行数据处理.本文介绍了一种AD574模数转换后数据处理程序的设计方法,算法简洁,运行速度快,在模拟信号的数据采集中发挥了优势.  相似文献   
7.
以高浓度有机废液焚烧炉为对象,利用CFD软件Fluent,对助燃燃烧器在不同布置方式下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三种不同布置方式下的流场分布,得出最佳布置方式,并在此基础上优化顶部废液喷口布置位置。结果表明,燃烧器四角切圆的布置方式可以避免气流贴墙,加强了炉内的气流湍动,能保证废液在高温区的分解燃烧;通过调整顶部雾化喷口的布置位置,能保证废液雾化效果,实现废液低贴壁率安全稳定焚烧。研究结果可为改进废液焚烧炉的设计和生产组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9.
糠醛渣热解特性及其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质热解是未来最有前途的可再生能源形式之一,为优化参数和改进设备,在不同升温速率下对糠醛渣的热解特性进行热重分析实验研究。实验采用美国Perkin Elmer公司生产的Pyris 1TGA热重分析仪,载气为纯度99.9%的氮气。结果表明糠醛渣热解随温度升高具有阶段性,表现了糠醛渣热解的复杂性。通过对不同升温速率下的失重曲线对比表明,升温速率对热解失重有显著影响。最后根据实验数据建立了热解动力学模型,分别用积分法和微分法对热解动力学参数进行求解。  相似文献   
10.
根据工业氯硅废弃物处理现状,设计开发了流化床焚烧试验台,对氯硅废弃物焚烧炉内温升特性和一次风/二次风配比对炉内燃烧温度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废液主要在流化床焚烧炉密相区燃烧,其温度维持在850℃左右;一次风/二次风配比为60:40时,其飞灰的灼烧率最低,燃烧效率最高,工况运行最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