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3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9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3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准东煤成灰过程中钠的迁移特性及形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准东煤成灰过程中钠的迁移特性及形态变化,通过热重试验分析了5种准东煤的着火温度和燃烬温度,在575和815℃成灰温度下对5种准东煤进行灰化试验;重点研究了成灰温度对准东煤成灰特性的影响,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SEM-EDS)等方法对成灰理化特性进行了表征,最后采用化学热力学软件Fact Sage模拟了准东木垒煤灰化过程中钠的迁移特性。结果表明,5种准东煤的着火温度均低于400℃,燃烬温度均低于500℃。575和815℃成灰物质形态与理化特性差异明显,815℃时5种准东煤成灰中钠含量相比575℃分别降低了47.67%、88.89%、62.45%、52.48%和85.78%,成灰表面钠含量分别降低了67.52%、75.70%、44.87%、63.71%和90.08%。成灰温度不仅影响煤灰中钠含量,还影响钠的赋存形态,800℃以上高温灰中出现黏结现象。最终确定5种准东煤的成灰温度为575℃,既能保证煤样成灰完全,又能最大限度减少灰化过程中碱金属钠元素的损失。  相似文献   
2.
在小型循环流化床中对铁矿石粉在氮气气氛下用大同煤粉直接还原进行了实验研究,在800~950℃考察了反应温度对铁矿石粉的还原程度及还原产物微观结构的影响. 结果表明,随反应温度提高,铁矿石粉还原产物的金属化率及还原度均增加,800~850℃时增幅较大,850~900℃时增幅平缓,900~950℃时又出现较大增幅,950℃时达到63%的金属化率和87%的还原度;与还原前的铁矿石粉相比,还原产物的比表面积和总孔体积在800℃时均增加,而在其他温度时均减小,对应的平均孔径变化规律则相反.  相似文献   
3.
69O t/h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特点与运行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国内首台不带外置换热器的690 t/h超高压再热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特点,并比较了国内外同容量等级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技术特性,分析了不同负荷下的运行调节特性、性能鉴定试验结果和运行过程中暴露出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运行与试验结果表明:锅炉主要运行参数与设计参数吻合,主要性能指标均优于或达到性能设计值;将部分过热屏改为水冷蒸发屏,并采用新型风帽结构和减少风帽数量,可有效解决过热蒸汽减温水量偏大与风帽漏渣问题,为更大容量等级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优化设计与运行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石煤富钒的特点,利用实验室规模的循环流化床燃烧装置(CFBC),进行了生物质与富钒石煤的混烧实验研究.以期通过富集钒和回收热量达到资源综合利用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所实验的富钒石煤容易着火,燃烧稳定,燃尽性好,包括与生物质混烧也是如此;经过燃烧后,石煤中的钒大部分转换为五氧化二钒,并在灰渣中富集;石煤颗粒尺度大小、燃烧温度对钒的迁移特性没有显著影响;通过向炉内加入石灰石进行炉内脱硫,当Ca/S摩尔比为3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低于国标.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和无锡华光锅炉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2台168MW循环流化床(CFB)热水锅炉,于2006年冬季在石家庄供热集团公司顺利投入商业运行,运行结果显示,锅炉性能稳定、可靠性好。这是我国目前最大热容量,并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CFB热水锅炉。  相似文献   
6.
湿污泥循环流化床干化焚烧一体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高效处理污泥并回收热量,提出湿污泥干化焚烧一体化工艺.在0.15 MW循环流化床试验台上对湿污泥干化焚烧一体化工艺进行验证性试验.利用循环流化床焚烧产生的热灰在外置式流化床干化器内对湿污泥先进行干化,再送回炉膛燃烧,结果表明通过调节湿污泥给料速率、循环热灰调节阀开度和辅助给煤量可以实现焚烧炉内温度和干化器内料层温度的运行稳定,干化后污泥颗粒粒径分布比较均匀,水分在20%左右,焚烧后烟气排放在环境允许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7.
湿污泥颗粒的流化床干燥实验及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鼓泡流化床内以河砂为干燥介质,对单颗粒湿污泥的流态化干燥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得到了流化床温度、污泥初始水分、污泥粒径及流化速度对干燥速率的影响规律:流化床温度及污泥粒径对干燥速率的影响都呈指数规律;污泥的水分越大,干燥速率越大;在鼓泡流化床流化速度达到2倍临界流化速度以上时,充分流化,流化速度再增大(2~5倍临界流化速度)对干燥速率没有明显影响. 在基本的扩散传质理论的基础上,利用实验数据回归得到湿污泥在鼓泡流化床内干燥的半经验模型,为流化床污泥干燥器的设计提供了基础数据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六个旋风分离器并联布置循环流化床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多个旋风分离器与炉膛出口并联布置实现气l分离.入口烟道的布置方式(入口角度和位置)对旋风分离器的性能有显著影响.针对60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对6个旋风分离器并联布置方式进行了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实验结果表明,6个旋风分离器之间存在着分配不均现象;在相同条件下,不同位置的旋风分离器压降和返料流率均有一些差异,在炉膛同一侧,位于中间的旋风分离器的压降和返料流率均低于位于两端的旋风分离器的压降和返料流率.数值模拟结果显示,不同位置的旋风分离器之间气相流率分配基本均匀,在炉膛同一侧,进入两端的旋风分离器的颗粒流率要高于进入中问的旋风分离器的颗粒流率;位于两端的旋风分离器,颗粒贴着入口烟道外壁进入,处于较好的分离状态,而位于中间位置的旋风分离器,有部分颗粒冲击入口烟道内壁,不利于分离.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和无锡华光锅炉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首台480t/h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在华电乌达热电有限公司投入商业运行,运行显示其具有燃烧效率高、性能稳定、可靠性好的特点。对其结构设计和运行情况进行介绍,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利用热重分析仪对废旧阴极碳的一些燃烧特性进行了初步的实验研究。实验在常压下进行 ,在程序升温的条件下 ,获得整个燃烧过程的质量变化曲线 (TG)、质量变化率曲线 (DTG)与差热曲线 (DTA) ,确定了样品的着火温度、燃烧反应机理和活化能大小 ,并与一种典型无烟煤和一种典型烟煤的有关特性作了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