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3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同时测定护眼保健品中叶黄素和玉米黄质的分析方法。方法 样品用胰酶氯化钠预处理后, 经无水乙醇及石油醚提取, 在55 ℃水浴中用40%氢氧化钾-甲醇溶液皂化30 min, 无水乙醇稀释后, 选用色谱柱YMC Carotenoid S-5 (250 mm× 4.6 mm, 5 μm), 以甲醇:三氯甲烷(4:1, V:V)为流动相, 流速为1.5 mL/min, 柱温为25 ℃, 于445 nm波长处测定样品。结果 叶黄素在0.3906~12.4979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相关系数r2为0.9999, 平均回收率为91.5%~95.2% (n=9), 检出限为0.0075 μg/g; 玉米黄质在0.1474~4.7184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相关系数r2为1, 平均回收率在98.6%~110.2% (n=9), 检出限为0.0120 μg/g。结论 该方法快速、稳定, 能够适用于护眼保健品中叶黄素和玉米黄质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抗呋喃它酮代谢物(AMOZ)的衍生物噬菌体单链抗体库。方法:从分泌抗AMOZ 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BC3-E8)中提取总RNA,经RT-PCR 反转录成cDNA,设计通用简并引物,PCR 扩增抗体重链可变区基因(VH)和轻链可变区基因(VL)。经重叠延伸PCR (SOE-PCR),将VH 和VL 基因用编码(G1y4Ser)3 的linker随机拼接成单链抗体(scFv)基因,然后将其克隆到噬菌粒载体pCANTAB5E 中,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TG1 感受态细胞,经辅助噬菌体M13K07 超感染,建立噬菌体单链抗体库。随机挑取10 个阳性克隆,经PCR 和双酶切鉴定,并测序。登陆DNAMAN 软件对序列进行分析、比对。结果:成功扩增VH、VL 及scFv 基因,并得到库容为1.2 × 106 的噬菌体抗体库,噬菌体的滴度为2.0 × 1010PFU,PCR 鉴定及双酶切鉴定文库重组率较高,软件对序列比对结果显示,scFv 基因全长序列之间差异为8.38%,VH 序列差异为3.68%,VL 序列差异为14.34%,且序列差异多集中在CDR 抗原结合区域对应的核酸序列上。结论:已构建抗呋喃它酮代谢物的衍生物噬菌体单链抗体库,为进一步富集筛选并表达抗AMOZ 的衍生物的单链抗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采用(RNG)k-ε湍流模型及颗粒轨道模型,运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垃圾焚烧烟气喷雾干燥脱酸塔内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喷雾浆滴较大程度地影响了脱酸塔内的流场,局部区域内发生的强烈湍流流动,会促进塔内气液传质和化学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4.
针对一台处理量为900 t/d的生活垃圾焚烧炉,用计算流体力学(CFD)的方法模拟了燃烧状况和受热面高温腐蚀情况。采用料层燃烧模型+STAR CCM+耦合的方法模拟了焚烧炉,结果与实际燃烧过程基本一致,说明该方法可以准确地模拟垃圾焚烧锅炉,并为运行参数优化提供依据。建立了受热面高温腐蚀的计算模型,以受热面表面温度为主要影响因素,得到了不同受热面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高温腐蚀速率。计算了三级过热器的高温腐蚀情况,结果显示最大腐蚀速率为1.04 mm/a,发生在未覆盖铬镍铁合金层的管束上。优化了焚烧炉的运行工况,提升了焚烧性能,同时降低了三级过热器的高温腐蚀。优化后三级过热器的最大腐蚀速率降低了3%,高腐蚀速率的面积比降低了4%。  相似文献   
5.
中国新一轮的经济与社会形势牵引着室内行业在潜移默化中改革,这对室内设计师提出更多、更新、更高的要求。从室内设计师素质的培养到生存环境的角度来研究设计师成长轨迹,有助于室内设计师取得职业的成功,也有助于推进具有中国特点的室内行业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6.
研究利用Flic和Fluent耦合计算,进而准确有效预测某900 t/d焚烧炉内的温度分布。改造前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炉膛壁面严重的高温腐蚀的原因主要是二次风口位置不合理和炉排速度不合适。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进行一系列的数值模拟实验,研究炉排速度和堆料厚度、折焰角是否布置、二次风管的排列方式、前后拱二次风和烟道二次风风口位置对于炉膛燃烧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适的炉排速度和加装折焰角可以改进炉膛底部的燃烧情况;二次风管采用切圆布置方式可以强化对于高温烟气的约束作用,减少壁面高温腐蚀;前后拱二次风可以加强炉拱区的扰动减少积灰;烟道二次风风口优化调整后,可以加强气流扰动,提高燃料的燃尽率。  相似文献   
7.
洗烟废水TDS、悬浮物浓度高,重金属组成复杂多样,作为垃圾焚烧电厂的终端工艺废水,其能否有效处置严重影响电厂的规范化运营成效、废水整体处理水平及经济效益。论文简要综述了目前主流的几种洗烟废水处理工艺,并分析了各工艺的特点和适用性,以期为新建垃圾焚烧电厂烟气处理工艺筛选或在运行电厂烟气处理工艺技术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采用介质阻挡放电(DBD)低温N2、O2等离子体技术对黏胶基活性炭纤维(V-ACF)进行表面改性,运用BET、SEM、NH3-TPD和FT-IR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对催化剂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SCR)NO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2、O2等离子体最佳改性时间分别为5 min与10 min,最佳反应温度为100℃,低温等离子体改性能明显提高ACF上NO转化率,且N2等离子体改性ACF催化效率高于O2等离子体改性ACF。  相似文献   
9.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针对某台900 t/d高热值垃圾焚烧炉,研究前后拱角度、烟道位置对炉内燃烧过程、温度场、速度场、烟气主要组分分布及污染物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降低前拱角度有利于气流扰动和混合,强化传热和提高燃料燃尽率,提高后拱角度有利于增加烟气停留时间,促使热解后的可燃气体燃烧充分,提高热效率。前拱角度为21°,后拱角度为35°时炉内获得最佳的流场分布。烟道上移将增大炉膛容积,降低容积热负荷,出口烟气温度降低。烟道下移,炉膛容积减小,烟气在炉膛内的停留时间降低,烟道温度升高。烟道左右偏移容易造成温度场分布不均、水冷壁高温腐蚀等现象。从烟道模型中得到了最佳气流分布场和低的排放值。  相似文献   
10.
作为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领域的技术之一,电子束辐照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食品的杀菌与保鲜。近年来,利用电子束辐照技术降解食品中兽药残留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对电子束辐照技术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其在食品中兽药残留降解方面的应用现状与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