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金属工艺   1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动燃烧控制(ACC)系统是垃圾焚烧自动控制的核心技术。基于ACC系统原理,并结合垃圾焚烧炉在不同场景下的风量测量特点,分析了均速管流量计、双文丘里流量计、热式质量流量计等主流流量计的测量原理和优缺点,为垃圾焚烧发电厂流量计选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罗兹-哥特里伯法在植物蛋白饮料体系中加以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评价,证明上述方法经过适当改良后可用于豆奶等植物蛋白型饮料中脂肪含量的测定。在此基础上,对自制的谷物胚芽饮料产品中的脂肪含量进行了测定。经测定,自制玉米胚芽饮料中的脂肪含量为1.213%,自制小麦胚芽饮料中的脂肪含量为0.162%。  相似文献   
3.
锅炉动态特性研究方法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锅炉动态特性进行研究可为锅炉设计及运行的优化提供依据,并可建立仿真系统培训运行人员,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性。锅炉的动态特性可采用试验法和机理分析计算法进行研究。在采用机理分析计算法研究锅炉动态特性时,传递函数法、线性方程组法和非线性数字仿真法是三种主要方法,这三种方法的选择与精度要求及计算工具的发展相关。综述了我国锅炉动态特性研究过程中采用的各种方法及其典型应用,指出非线性数字仿真法是我国当前研究锅炉动态特性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结合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Zr在Co-Si合金非晶薄膜晶化和相变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溅射态非晶Co-Si薄膜和Co-Si-Zr薄膜在加热到950℃的过程中,均主要析出Co-Si和Co-Si2两种晶化相;Zr的加入增大了晶化激活能,抑制了晶化相的形核和长大,使薄膜能够在更高的温度范围保持稳定,但在高温800℃以上加热时,却使晶化相Co-Si向Co-Si2的转变加快.  相似文献   
5.
根据600MW超临界直流锅炉再热器系统和过热器系统的具体特点,对锅炉再热器系统和过热器系统建立了3种不同的集总参数动态数学模型,并编制程序进行了仿真计算,得到烟气挡板调节再热汽温时,采用不同模型时再热汽温和过热汽温的动态特性,并对其动态特性进行比较,研究适合超临界锅炉再热器系统和过热器系统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6.
吴海凤  叶宁 《影像技术》2013,25(2):9-10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下肢动脉cTA造影参数的最佳选择。方法:收集我院2叭1年6月至2012年10月双下肢CTA31例患者。其中男14例,女17例,分析其CTA图像,并与DSA图像相比较。结果:血管正常4例.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7例,硬化闭塞或血栓闭塞20例。所有阳性病例者与DSA结果对照,结果两者符合率100%。结论:合适的造影剂总量,注射流率,最佳的扫描延迟时间。能大大提高CT成像的成功率及图像质量,利于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为获得一种经济、环保、高性能的浆体充填材料,以粉煤灰作主要材料,水泥、矿渣、石灰为辅助材料,采用正交试验方案,进行粉煤灰充填材料优化配比试验,探讨了水泥掺量、粉煤灰掺量、料浆质量浓度、石灰掺量对充填体流动性、凝结时间、抗压强度的影响,并对测试结果进行极差分析,结果表明:当水泥∶矿渣∶粉煤灰=6∶4∶90,石灰掺量为2%,质量浓度为62%时,充填材料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8.
吴海凤 《影像技术》2012,24(6):9-10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与冠脉造影对冠心病诊断的比较.方法:对57例冠心病患者进行MSCT检查后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以冠脉造影为金标准,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敏感度为98.6%,特异性为96.0%,阳性预测值94.0%,阴性预测值99.1%.结论:64排螺旋CT操作相对简单,无创、费用低.可作为冠心病的临床筛查和冠脉支架术后复查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刘音  王凯  郭皓  吴海凤  王昊宇 《煤炭工程》2020,52(10):149-153
针对含氨粉煤灰对煤矿充填环境和充填膏体性能的影响,以岱庄煤矿粉煤灰为研究对象,分析测定了其含氨来源和含氨量,并对含氨粉煤灰对充填体的性能影响进行实验研究和机理分析。结果表明:粉煤灰氨含量为0.16%,超过正常标准,导致在充填过程中有刺激性气体释放,影响采空区的施工环境|粉煤灰含氨会导致充填膏体凝结时间延长、强度降低,且随着含氨量的增加,对膏体性能影响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保证浆体能安全顺利输送到矿井下,完成注浆充填工作,进行了大掺量粉煤灰浆体流动试验,探讨了浆体浓度、粉煤灰掺量、水泥掺量及煤矸石掺量等因素对浆体流动性的影响,并构建了流变本构模型对大掺量粉煤灰浆体流动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浆体浓度为60%~70%时具有工作性;浆体流变模型属宾汉塑性模型;浆体浓度对流动性影响最大,其次为水泥掺量,粉煤灰掺量影响最小;τ0(初始剪切应力)与坍落度相关性好,呈负相关关系;大掺量粉煤灰浆体具有剪切稀化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