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轻工业   3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紫外结合亚硝酸诱变选育中性蛋白酶高产菌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一株深海来源微小杆菌属细菌Exiguobacterium sp.SWJS2产中性蛋白酶的酶活,本文先后采用紫外线和亚硝酸对其进行诱变处理。紫外诱变条件为8W紫外灯在20cm处直接照射50s;三轮诱变后得突变株UV-48,其酶活较原始菌株提升21.32%。再以UV-48为出发菌株进行亚硝酸诱变,条件为0.03mol/L亚硝酸作用8min;三轮诱变后得突变株HN-34,其酶活为1109U/m L,较突变株UV-48提升13.97%,较原始菌株提升38.28%。HN-34传代5次相对酶活均在94%以上,遗传性状稳定。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高盐富集、复筛发酵及耐盐稳定性实验的方式,从深海海泥中筛选产耐盐蛋白酶的深海海洋细菌。从深海海洋微生物中共筛选出25株耐盐菌,在这25株菌株中有14株在酪蛋白平板上能产生较大的水解圈;通过发酵复筛及耐盐稳定性实验,筛选得到一株酶活性能高且耐盐稳定性好的菌株,将其编号为SWJSS3;对菌株SWJSS3进行16SrDNA的鉴定并初步研究了盐浓度对产酶情况和酶稳定性的影响。菌株SWJSS3在0~10%(m/V)的盐浓度条件下均能生长,在0~10%的盐浓度下,菌液OD600的吸光值范围为0.08-1.98;通过发酵复筛其所产生的蛋白酶酶活在盐浓度为1%时达最高,为233.56±2.16U/mL;所产蛋白酶在终浓度为15%(m/V)的NaCl溶液下,混匀4℃保存1h,残余酶活为初始酶活的40.70±2.06%,继续存放一段时间到第9h,酶活基本保持不变;通过16SrDNA鉴定其为铜绿假单胞菌,与PseudomonasaeruginosaRP2816SrDNA的相似性达到99%以上。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泡菜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对乳酸菌及其发酵形式、泡菜的乳酸发酵过程给予了一定的介绍。通过比较自然发酵泡菜和直投式乳酸菌发酵泡菜在发酵周期、盐分、益生菌数量、亚硝酸盐含量等十个方面的指标,对比分析了两法的优缺点,提出为满足标准化、规模化和工业化生产应大力推广使用直投式乳酸菌剂发酵泡菜。之后概述了现有从自然发酵泡菜汁中分离纯化乳酸菌的研究方法,并对直投式乳酸菌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