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以副溶血性弧菌VpBJ1.1997为研究对象,采用均匀设计实验方法,建立并验证了温度范围为7~43℃,pH范围为5.5~10.0的生长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所选一级模型的拟合效果优劣依次为Logistic方程>Gompertz方程>Linear方程,以Logistic方程为一级模型计算生长参数;二级模型采用平方根模型进行拟合,得到模型相关系数r为0.9739,最低生长温度为11.7769℃,最低生长pH为7.38,经F检验和偏差因子、准确因子验证,模型可接受。  相似文献   
2.
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毒力基因及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秀华  宁喜斌  李涛 《食品科学》2010,31(3):209-212
采集上海市各大农贸市场3类水产品共273份,分离出副溶血性弧菌105株,平均检出率为38.46%,其中甲壳类、贝类、鱼类检出率分别为50.96%、27.12%、15.79%,三者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多重PCR检测分离菌株发现所有分离菌株没有耐热直接溶血毒素和相对耐热直接溶血毒素基因,仅有不耐热溶血毒素基因。K-B氏药敏纸片法检测了105株分离菌株对10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发现所有菌株对头孢曲松、萘啶酸和诺氟沙星敏感,部分菌株对氨苄西林(69.50%)和阿莫西林(12.38%)等具有较强的耐药性。另外采用碱裂解法提取所有分离菌株的质粒,发现只有7株菌株含有1~3个质粒,大小范围在1~24kb之间,且菌株耐药性与其所携带的质粒的数量和大小并无直接联系。表明分离菌株的耐药性主要是由于细菌染色体相关基因突变造成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