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7篇
轻工业   3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壳聚糖涂膜处理对沙糖桔采后生理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壳聚糖涂膜处理对沙糖桔(Shatang mandarin)采后生理及品质的影响。方法常温条件下(20±2)℃采用0.5%、1.0%和1.5%壳聚糖涂膜处理,每4 d取一次样品,分别对沙糖桔果实的腐烂率、呼吸强度、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同质量分数的壳聚糖涂膜处理均能有效抑制沙糖桔果实腐烂率的上升,延缓呼吸强度、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其中,1.5%壳聚糖涂膜处理对维持沙糖桔果实采后生理及品质的效果更显著。结论常温条件下,1.5%壳聚糖涂膜处理适用于沙糖桔果实的贮藏保鲜。  相似文献   
2.
以无涂膜果实为对照,对壳聚糖含量占0.5%、1.0%和1.5%在低温条件下(6℃±2℃)涂膜处理对金桔果实,研究对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不同质量分数的壳聚糖涂膜处理均能有效抑制金桔果实腐烂率和失重率的上升,延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酸含量和抗坏血酸含量的下降。其中,在低温条件下,1.5%壳聚糖涂膜处理对保持金桔果实的贮藏品质更显著,说明低温结合1.5%壳聚糖涂膜处理,更适用于金桔果实的贮藏保鲜。  相似文献   
3.
以未处理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 cv. Fuji)果实为对照,探讨了超声波、1-甲基环丙烯(1-MCP)及其联合处理对苹果果实采后贮藏期间乙烯生成量、呼吸速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处理组均能有效抑制苹果果实的乙烯生成量、呼吸速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苹果果实的硬度、POD和SOD活性。其中,超声波和1-MCP联合处理对保持苹果贮藏品质的效果更显著,为超声波和1-MCP在果蔬采后贮藏保鲜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功能性蛹虫草和普通蛹虫草在代谢、成分、功能等方面的差别,以功能性蛹虫草和普通小麦蛹虫草为研究样本,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和多元统计分析法,检测两种蛹虫草的差异代谢物.结果表明,共检测出差异代谢物69种,为脂肪酸酰基、苯...  相似文献   
5.
环丙烯类乙烯效应抑制剂在果实保鲜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丙烯类(cyclopropenes,CPs)乙烯效应抑制剂作为一种安全、经济的新型乙烯效应抑制剂,通过与乙烯受体蛋白的不可逆竞争结合,有效地抑制植物对内源或外源乙烯的敏感性,从而延长果实的贮藏保鲜期,在果蔬商业上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本文综述了CPs乙烯效应抑制剂的可能作用机制、影响CPs乙烯效应抑制剂处理效果的因素、CPs乙烯效应抑制剂对果实采后生理及其品质的影响,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为有效的乙烯抑制剂的研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不同支链长度的3种环丙烯类乙烯效应抑制剂二次处理对番茄采后乙烯生物合成及乙烯生物合成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分别采用0.75μL/L 1-MCP(1-Methylcyclopropene,1-甲基环丙烯),2μL/L 1-PentCP(1-pentylcclopropene,1-戊基环丙烯)和0.5μL/L 1-OCP(1-octylcyclopropene,1-辛基环丙烯)处理番茄,以不处理为对照,并于贮藏第8天进行了二次处理,对处理后番茄果实常温货架期间的乙烯生物合成及其基因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乙烯效应抑制剂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番茄果实采后贮藏过程中的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同时抑制了ACS2和ACO1基因的表达量,上述效果又随支链长度的延长而呈现减弱的趋势;3种处理均较好地保持了番茄果实贮藏期间的品质,二次处理对果实贮藏特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二噁英类化学物质是环境中广泛存在的一类化学污染物,这类化学物质具有毒性强、不易降解、易产生生物富集和生物放大等特性,传统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方法存在昂贵、耗时、操作要求高等局限性。目前越来越多的科研和商业机构及政府部门开始用化学激活荧光素酶表达法(CALUX)来检测食品、饲料、环境样品和消费品中的二噁英类物质。CALUX检测法是用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重组细胞来检测二噁英类物质的一种生物检测法。文中着重就CALUX法的产生背景、应用现状、分析原理和操作注意事项进行了介绍和展望。CALUX法与GC/MS法和其他一些生物检测法相比,具有快速、低廉、敏感、能同时检测大量样品等显著优势,是一个适用于对食品中的二噁英污染物进行常规监测,筛选和半定量分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了检测水果的酸度,应用波长43.26~985.11 nm范围的purespect近红外透射光谱仪,分别对侧躺、正立和任意放置的60个橘子样品进行光谱扫描,对获得的光谱数据进行有效酸度(pH值)模型的建立和评价;应用所建模型对20个已知成分含量的同种样品进行有效酸度的预测。试验结果表明,模型的相关系数和校正均方根误差均达到应用要求;预测值方差分析表明橘子不同放置方式下所建模型间无显著差异,检测时可以任意放置。  相似文献   
9.
苹果有效酸度的近红外无损检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更好的对苹果的有效酸度进行检测,实验应用波长范围为643.26~985.11 nm的Purespect近红外透射光谱仪对100个富士苹果的校正集样品和20个预测集样品进行了光谱扫描,比较了不同的光谱预处理方法和不同建模波段对模型的影响,最终确立的模型相关系数(RC)为0.925,校正均方根误差(RMSEC)为0.0395.对模型预测性能的验证结果表明:建立的苹果有效酸度模型性能较稳定,能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以相应浓度的1-MCP(1-methylcyclopropene,1-甲基环丙烯)处理为参照,空气处理为对照,用1μL/L、5μL/L和50μL/L 1-OCP(1-octylcyclopropene,1-辛基环丙烯)在室温下熏蒸处理"贵妃"芒果(Mangifera indica L.)果实20 h后,每袋3个果实装入0.02 mm厚240 mm×190 mm PE果蔬专用保鲜袋中低温贮藏((4±1)℃,RH 85%~90%),每隔3 d测定果实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50μL/L 1-OCP和5μL/L 1-MCP处理均能有效延缓芒果果实呼吸高峰的出现,较好抑制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的下降,延缓果实失重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上升,同时也有效推迟果实PPO和POD活性高峰的出现以及MDA含量的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