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化学工业   14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4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8篇
水利工程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6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氮气保护下,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壳聚糖(CS)和丙烯酰胺(AM)为原料,接枝制得壳聚糖-聚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P(CS-AM).以正交试验法得到CS接枝AM的最佳反应条件为:m(CS)∶m (AM)为1∶4,反应pH值为3,引发剂溶质占溶液质量分数为0.1%,水浴温度为55℃.分别采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TG)对产物进行表征.以处理高岭土模拟水样来评价其絮凝性能,考察了接枝率、絮凝剂投加量和体系pH对絮凝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比了CS、P(AM-CS)、聚丙烯酰胺(PAM)和聚合硫酸铝铁(PAFS)这4种絮凝剂的絮凝性能.结果 表明,P(CS-AM)处理高岭土模拟水样的上清液浊度为8NTU,絮凝性能明显优于CS、PAM和PAFS.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建筑装饰装修用微晶玻璃板材,对建筑微晶玻璃的成型方法,压延法、烧结法、溶胶-凝胶法、浮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国内目前制备方法进行了探讨总结,最后对国内现阶段建筑用微晶玻璃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述了玻璃窑炉节能途径,全保温技术、余热利用技术、减压澄清、富氧燃烧技术、全氧燃烧技术以及“0”号小炉全氧燃烧助熔技术。并重点介绍了全氧燃烧的机理特点,以及全氧燃烧的优点,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科学技术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特别是网络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广泛应用,其对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影响,而且也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将网络技术引入广播电视工程中来,可以为广播电视工程的创新发展提供一个全新的平台,有利于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广播电视节目,对于广播电视行业的健康、稳步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粒化实验确定了具有较好粒化性能的工艺参数,通过高温熔制实验得出熔化粒化后的配合料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表面多点触摸系统照明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军明 《光学仪器》2010,32(2):49-53
为有效解决表面多点触摸系统照明亮斑问题,介绍了一种用于摄像式表面多点触摸系统的照明装置设计过程与方法,从光源选择,反光面以及控制电路的设计等方面进行论述,并结合具体实例对设计结果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这种设计方法可以较好的解决表面多点触摸系统照明均匀性问题,提高触摸系统的精度。  相似文献   
7.
玻璃熔化中还原性硫澄清及Redox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还原性硫澄清机理及玻璃生产中的氧化还原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8.
悬浮液进样-石墨炉法直接测定保健酒中的铅和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建立了不需要消化过程,以悬浮液进样-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保健酒中铅和锰的方法,研究了加入稳定剂及基体改性剂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铅、锰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Pb:2.2%~2.5%;Mn:2.5%~2.9%。回收率分别为:Pb:94%~105%;Mn:95%~106%。本法与国标法相比,具有操作简单、高效准确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建立一种用于检测火锅底料中掺杂石蜡的气相色谱分析样品前处理方法。样品经石油醚直接提取,浓缩过氧化铝小柱除油,再浓缩定容后,进气相色谱分离检测。通过对9种主要正构烷烃的测定,可以定性地鉴别是否掺杂石蜡。该方法检出限为1g/kg,平均回收率为97.6%~110.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4%~6.9%(n=6)。石蜡在1~100g/kg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系数r均大于0.9985。与目前报道的前处理方法比较,它在保证准确定性、定量的同时,具有前处理耗时少、处理简单、适用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河钢集团唐钢公司所产热卷板形缺陷多以带卷双侧浪及板形翘曲为主,严重影响了下游用户开平质量、激光落料等质量控制的稳定及生产效率的提升。本文从带钢肋部(距带钢边部100 mm位置)与边部温差控制、热轧工艺参数设定及层冷工艺选用、带钢两侧侧喷开启等方面分析了热轧高强钢板卷DS侧边浪产生的原因,并给出了减小热轧带钢内应力的措施。发现,带钢边部温度较带钢肋部温度低约50~90℃不等,此区域带钢处于热传递最大区域,带钢向外传递出去的热量最多,故该区域温度呈急剧下降趋势,温度变化大,是带钢最终板形产生边浪的主因;热轧带钢肋部与边部温差与定宽机减宽量及终轧温度有关,200~250 mm的定宽量较50~100 mm的定宽量带钢边部温降可减少约20℃,终轧温度由895℃降到885℃,带钢的肋部与边部的温差可减小约10~20℃;而层冷工艺的选择应根据精轧出口带钢横断面温差,结合各钢种、规格在冷却过程中带中与带边组织及晶粒均匀性实施综合考虑,以更好地控制热轧带卷板形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