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2篇
轻工业   12篇
无线电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实验对在4℃和-20℃贮藏温度下接种于带鱼样品中的4株副溶血弧菌的失活动力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4℃冷藏过程中,60d贮藏期内带鱼样品中副溶血弧菌的残活细胞数降低了6.55~8.22lgCFU,在起始20d内失活速度缓慢,平均下降速率为0.06~0.1lgCFU/d,在第25~35d内失活速度变快,平均下降速率为0.16~0.2lgCFU/d,而在第35~60d的平均下降速率为0.11~0.12lgCFU/d,不同菌株之间下降速度有所差异,其中菌株Vp06001下降速度显著快于其它3个菌株(p〈0.01)。在-20℃冷冻过程中,在开始5d内下降速度最快(0.39lgCFU/d),在10~60d下降速度缓慢(0.027lgCFU/d),菌株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应用线性模型、Weibull模型和Log-logistic模型对残活曲线进行了拟合,通过拟合方程计算分析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精确因子(Af)、偏差因子(Bf)、均方根差(RMSE)和相关系数平方(R2)4个评价参数,结果表明:在4℃冷藏过程中Log-logistic模型拟合的精确度显著高于线性模型和Weibull模型(p〈0.01);而在-20℃贮藏温度下Weibull模型可以较好的描述Vp的失活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2.
食源性病原菌,指在食品加工和流通过程中引入的病原菌,是引发食源性疾病的重要因素。这些病原菌以食品作为载体进行传播,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某些食源性疾病爆发的可能,而传统的控制措施抑菌效果有限,当务之急是寻求革新的食品杀菌技术。食品辐照技术作为一种高新的冷杀菌技术,具有安全、无污染等优点,近年来在保障食品质量安全方面发挥的作用也引起了社会的高度重视,关于辐照技术对食品中病原菌致死作用的系统描述相对较少。本文结合国内外关于食品辐照灭菌的研究报道,综述了辐照技术的发展、辐照技术控制食品病原菌进展、辐照杀菌机制以及影响辐照灭菌效果的主要因素,并对该技术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进一步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参照国标方法,建立鸡肉中弯曲菌定量检测的CCDA平板计数法。方法通过对选择性CCDA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组合的抗生素和生长促进剂,确定最佳添加浓度组合,并与普通CCDA平板计数法进行比较,建立鸡肉中弯曲菌定量检测方法,同时评价该方法的特异性和检测限。结果添加一定浓度抗生素和生长促进剂的选择性CCDA培养基和普通CCDA培养基对弯曲菌标准菌株定量计数的吻合度为(100±5)%;除弯曲菌外,其他5种肠道细菌在该CCDA培养基中均不能生长;该方法对弯曲菌菌悬液可检测至10 CFU/mL。运用该方法对50份鸡肉样品进行调查研究,共检测出22份阳性样品,弯曲菌检出率为44%,平均检测值为20CFU/100 cm~2,检测结果与国标方法阳性符合率为100%。结论该方法简便、特异性好、准确度高,为定量检测鸡肉中弯曲菌提供了新技术。  相似文献   
4.
为快速准确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沙门菌,将建立并优化的沙门菌PCR检测试剂盒应用于动物源性食品的检测,并于国标法进行了比较.对上海地区238份鸡蛋、685份原料牛奶、283份猪肉、314份牛肉和58份虾仁样品的沙门菌检测表明,PCR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与国标法的符合率亦为100%,且检测时间仅为2 d,较国标法大为缩短.该方法可用于动物源性食品中沙门菌的检测,并具有快速、特异、敏感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鸡白痢沙门菌减毒活疫苗候选株SKLZΔspiC的遗传稳定性。方法将疫苗株SKLZΔspiC与其亲体株S06004进行体外混合培养、体内共同感染,同时将重组质粒pMD20-spiC电转化导入疫苗株SKLZΔspiC,连续传至20代后,进行PCR及测序鉴定。结果在体外混合培养、体内混合感染条件下,疫苗株SKLZΔspiC均无法从野生株S06004获得靶基因spiC;疫苗株SKLZΔspiC无法从外源质粒获得靶基因spiC。结论疫苗株SKLZΔspiC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7.
应用电镜对噬菌体裂解E蛋白介导沙门菌内外膜融合而形成的特异性跨膜孔道进行超微结构观察。42℃诱导携带温控表达质粒的重组鸡白痢沙门菌S06004(pBBR1MCS2-E)表达E基因以制备鸡白痢沙门菌菌影;样品经前处理,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结构变化。重组鸡白痢沙门菌经温度诱导后,绝大多数发生裂解,在两极形成直径介于200~400 nm之间的跨膜孔道,细菌整体呈空泡状,并保持完整的外膜结构,但细胞表面发生明显的褶皱。本研究为噬菌体E蛋白裂解沙门菌制备新型灭活疫苗的研究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猪肉加工、流通过程中主要食源性病原细菌的监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猪肉安全是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食源性病原细菌是猪肉安全的重点监测对象。选择猪肉加工、流通过程的主要环节,应用PCR技术对沙门氏菌、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空肠弯曲菌、结肠弯曲菌和大肠杆菌O157等主要食源性病原细菌进行跟踪监测。结果表明:在所监测的6个环节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病原菌污染,其中取内脏环节污染率最高,达49%;在监测的病原菌中,结肠弯曲菌的污染率最高,平均污染率为8.4%。取内脏、冷藏和销售环节是猪肉发生病原菌交叉污染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鸡白痢沙门菌减毒活疫苗候选株SKLZΔspiC对非靶动物(鼠)的致病性。方法采用鸡白痢沙门菌减毒活疫苗候选株SKLZΔspi C[1×10~7、1×10~9 CFU/(0. 1 mL·只)]及鸡白痢沙门菌S06004(Nal~R)[1×10~7 CFU/(0. 1 mL·只)],分别经肌肉注射和口服感染小鼠,同时设空白对照组(未感染)。观察小鼠的临床症状、病理、体重、脏器内菌体载量、粪便排菌及脾脏细胞因子水平,分析鸡白痢沙门菌减毒疫苗候选株对小鼠的致病性。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组小鼠均未出现任何临床症状,肝脏、脾脏、盲肠病理观察均未见任何病变,体重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与鸡白痢沙门菌S06004(Nal R)感染组比较,减毒活疫苗候选株感染组小鼠肝脏、脾脏、盲肠内及小鼠粪便载菌量均降低。各感染组小鼠脾脏中炎性因子IL-1β、IFNγ、IL-12、IL-6表达量均较低,仅引起小鼠轻微短暂的炎症反应。结论鸡白痢沙门菌减毒疫苗候选株SKLZΔspiC对非靶动物(鼠)无致病性,符合公共卫生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10.
微生物性因素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的主要原因。弯曲菌在厨房加工阶段的流行传播及溯源分析对疾病的预防控制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对厨房内加工过程中弯曲菌的流行性监测很少,特别是在新兴的中央厨房等集中加工和配送的模式下,相关的研究都有待于开展。因此,应更多地致力于厨房内禽肉加工过程中弯曲菌的流行监测研究,从而建立起从农场到餐桌完整的弯曲菌监测体系。本文以弯曲菌为例,阐述了其在国内外厨房中的流行状况,进一步明确了弯曲菌在厨房内的主要传播途径为交叉污染;详细综述了用于弯曲菌交叉传播的主要溯源技术如多位点序列分析,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和全基因组测序分型,为建立起完善的弯曲菌风险评估体系及预防控制奠定基础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