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轻工业   3篇
  201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为研究和开发单环刺螠中活性多糖成分,采用酶法提取和色谱分离技术,从单环刺螠的体壁中提取分离多糖组分,采用化学和仪器分析方法对其单糖组成、分子质量等理化性质进行研究,并通过体外清除脂质过氧化物实验对其进行初步的活性评价。结果表明:采用木瓜蛋白酶和胰蛋白酶两步酶解后,单环刺螠多糖(unicinctus polysaccharide,UP)得率为5.3%。通过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纯化后主要得到两个组分UP-1和UP-2。UP-1是主要由葡萄糖(Glc)组成的高聚葡聚糖,分子质量340 kD,而UP-2为组成复杂的类糖胺聚糖,分子质量约为7.9 kD,主要含有葡萄糖(Glc)、半乳糖(Gal)、氨基葡萄糖(GlcN)和岩藻糖(Fuc),还含有少量的甘露糖(Man)和氨基半乳糖(GalN)。其单糖组成Man、GlcN、GalN、Glc、Gal、Fuc物质的量比例为1.0∶1.47∶0.64∶6.49∶2.5∶3.0。和其他海洋动物来源类糖胺聚糖类似,UP-2还含有少量的硫酸基,含量为7.4%。对UP-1和UP-2进行初步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类糖胺聚糖UP-2具有显著的脂质过氧化物清除活性,半数清除质量浓度为5.0 mg/mL。  相似文献   
2.
为开发单环刺螠内脏中活性多糖成分,利用两步酶解法提取单环刺螠多糖,对其单糖组成、分子质量和连接方式等理化性质和结构特征进行研究,并通过体外清除脂质过氧化物实验对其活性进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采用木瓜蛋白酶和胰蛋白酶两步酶解后,单环刺螠内脏多糖得率为6.2%。单环刺螠内脏多糖(viscera polysaccharide,VP)分子质量约为4.1×103 u,从单糖组成可以看出,VP为组成复杂的类糖胺聚糖,主要含有葡萄糖(Glc),其次还含有氨基葡萄糖(GlcN)、甘露糖(Man)、半乳糖(Gal)和岩藻糖(Fuc),还含有少量的木糖(Xyl)、鼠李糖(Rha)、葡萄糖醛酸(GlcUA)和氨基半乳糖(GalN)。其单糖组成物质的量比为n(Man)∶n(GlcN)∶n(Rha)∶n(GlcUA)∶n(GalN)∶n(Glc)∶n(Gal)∶n(Xyl)∶n(Fuc)=1∶1.38∶0.87∶0.53∶0.52∶5.37∶1.38∶1.05∶2.40。VP还含有少量的硫酸基,含量为8.9%。葡萄糖作为VP中最主要的单糖,其连接方式主要为Glcp(1→、→4)-Glcp(1→、→4,6)-Glcp(1→和→3,6)-Glcp(1→。甘露糖主要含有Manp(1→、→2)-Manp(1→和→6)-Manp(1→连接方式。半乳糖含有Galp(1→和→4)-Galp(1→连接方式。而岩藻糖主要含有→4)-Fucp(1→,另外还有Fucp(1→、→3)-Fucp(1→和→3,4)-Fucp(1→连接方式。类糖胺聚糖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对VP进行初步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其具有显著的脂质过氧化物清除活性,半数清除质量浓度为2.47 mg/mL。  相似文献   
3.
用热水从假酸浆籽中提取胶质多糖(NPG),对其结构和成胶特性进行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高效凝胶渗透色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碳谱对其化学结构特征进行解析。通过原子力学显微镜观察和透射电镜对假酸浆胶质多糖的成胶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假酸浆胶质多糖分子量为1.6×106 u,主要由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和鼠李糖这四种单糖构成,其摩尔比为12:4:1:1。该胶质多糖的主链是由半乳糖糖醛酸通过1→4糖苷键连接而成。假酸浆胶质多糖分子的空间结构为球形结构,在钙离子存在下,多糖分子首尾相连,成带分支状结点的链状结构,分支相互交联形成具有空间的网状结构。随着钙离子浓度的升高,交联进一步加深,多糖纤维状结构加厚聚集,形成凝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