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7篇
机械仪表   1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1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三峡地下电站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中,针对尾水系统设计进行了不设调压室、设调压室方案和变顶高尾水洞方案的比较,其中又分别进行了一机一洞和两机一洞方案布置型式的研究。首次在三峡地下电站进行了带模型机组的引水发电系统整体模型试验,通过大量的计算分析和模型试验,不断优化尾水系统的布置,最终采用了一机一洞变顶高尾水洞方案,并已付诸实施。对变顶高尾水洞系统的深入研究,开拓了创新思路并取得了设计经验,可为类似电站工程设计借鉴。  相似文献   
2.
王煌  周述达  罗承昌  李旻 《人民长江》2009,40(23):45-47
三峡地下电站安装2台1 200 t/125 t桥式起重机,桥机的最大轮压值达到1 080 kN,轮压偏心距75 cm,其规模在国内外已建电站中属于最大级的。从调研及以往工程实践中可知,岩锚梁在施工和运行阶段都或多或少地出现了裂缝,即使在不危及工程安全运行的情况下,对结构的耐久性也将产生不利影响,是安全生产中的隐患。在三峡地下电站岩锚梁的设计中,对导致岩锚梁产生裂缝的原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制定了相应的防裂措施,并在施工中认真贯彻执行,取得了很好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3.
结合深圳市北线引水工程的管道隐患整改,阐述了三梁岔管的体型设计方法,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借鉴.在体型设计中,采用ZDM软件进行岔管平面展开图的参数计算和图形绘制;在此基础上,根据岔管的相贯线平面曲线计算原理,利用"水利水电计算程序集"中的相关程序较精确得到加固梁的平面投影曲线.工程实践表明,该方法提高了设计精确性,可用来指...  相似文献   
4.
宜都市在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推行产权“受益户共有制”改革,采取“三级书记”负总责等5项措施推动改革,改革基本程序包括确定工程范围、相关信息公示、核发相关权属证件等6项。通过改革,理顺了管理体制,明确了管理主体,落实了管理责任,明晰了运行机制,建立了工程建管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5.
采用超声-微波协同技术对丁香总多酚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通过比较和扫描电镜分析初步解析这种技术高效提取的原因。结果表明,丁香总多酚超声-微波协同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12min、微波功率75W、超声功率50W、料液比1∶30和乙醇浓度50%。对比分析发现,超声-微波协同对丁香总多酚的提取效率显著高于单独微波辅助提取和超声辅助提取(p<0.01)。扫描电镜分析发现,协同提取对原料细胞结构破坏更严重、作用更充分。  相似文献   
6.
现代战争对装载各类高性能电子设备的方舱提出了越来越高的电磁屏蔽要求,使用高性能电磁屏蔽方舱已成为保证武器装备战斗力和生存能力的重要手段。针对某型军用屏蔽方舱转接孔口设计的情况,从方舱的电磁屏蔽原理入手,依据电磁屏蔽效能的理论计算方法,详述屏蔽方舱转接孔口的结构设计要素。最后按照国军标进行屏蔽测试验证,方舱转接孔口能够达到屏蔽指标要求,可为同类屏蔽方舱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水电站非正常运行情况下,引水系统流量突变往往会引起库区及下游河道涌浪传播,对于有航运要求的水利枢纽,这种涌浪往往会影响引航道附近的水流流场,恶化通航条件。本文建立了库区涌浪计算的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并应用于凌津滩水电站和琅琊山抽水蓄能电站中,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强的计算模拟能力。  相似文献   
8.
含明渠尾水系统小波动调节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明渠水位波动的影响,建立含尾水明渠水电站小波动调节线性化的空间状态数学模型,并转化为传递函数的形式,利用霍尔维茨稳定判据,分析尾水明渠水位波动对调节系统稳定域的影响。研究表明:尾水明渠对不带尾水调压室的电站稳定域影响不大,明渠长度和初始水深对带尾水调压室稳定域有明显的影响,考虑尾水明渠水位波动对调速系统小波动稳定有利。  相似文献   
9.
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碳捕集与封存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重要措施。从空气中直接捕碳需要消耗大量能源。捕碳装置负荷是柔性负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接受波动性能源驱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潜力巨大,具有波动性的特点。利用其驱动捕碳装置从空气中直接捕碳,可以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可望成为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关键途径。文中分析了利用新能源驱动的从空气中直接捕碳的潜力,提出了新能源捕碳的关键技术。对新能源捕碳的规划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利用新能源捕碳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负荷时间弹性及其衡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需求响应强调用户的主动性。电力系统维持瞬时平衡需要考虑不同时间产生的用电量对系统的不同影响,只采用价格需求弹性不足以全面描述电力负荷的弹性。提出负荷时间弹性概念,以充分考虑用户在用电时间上的选择余地,从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2个角度评价用户在不同时段间转移负荷的时间弹性大小,并给出算例分析。负荷时间弹性可为需求响应、分时电价、有序用电优化等应用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