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轻工业   10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通过分离筛选出能将L-酪氨酸转化成酪醇的菌株,并将其应用于中药红景天中,以提高其中酪醇(tyrosol,TYR)和红景天苷(salidroside,SAL)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采用含有酪氨酸的平板通过pH变化筛选出产酪氨酸脱羧酶的菌株,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液质联用(liquid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e,LC-MS)确定了9株能够转化成酪醇的菌株。然后用这些菌株分别以红景天为底物进行发酵炮制,发酵后红景天中酪醇含量由原发酵前的0. 23 g/L增加为0. 78g/L,提高了235%,红景天苷含量由发酵前的0. 21 g/L增加到0. 43g/L,提高了109. 9%。发酵液的总还原力是提取液的1. 7倍,DPPH·清除能力由发酵前的35. 45%增加到61. 01%。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青春双歧杆菌在发酵液中的活菌数,以MRS为培养基,采用响应面法对培养基进行优化,同时比较了优化前后的生长曲线与pH的变化。通过响应面分析结果得到青春双歧杆菌的增殖培养基配方:葡萄糖15.85g/L、低聚果糖15.85 g/L、胰蛋白胨12.04 g/L、牛肉膏7.23 g/L、酵母粉9.63 g/L、柠檬酸铵2.75 g/L、K2HPO4·3H2O 2.75 g/L、乙酸钠6.875 g/L、吐温-80 1.0 mL、MgSO4·7H2O 0.2 g/L、MnSO4·H2O 0.05 g/L、L-半胱氨酸盐酸盐0.5 g/L。该菌在增殖培养基中28 h达到稳定期,比优化前缩短12 h;活菌数达到8.9×109 CFU/mL,是优化前的1.73倍。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大曲中己酸乙酯含量,从汾酒大曲中分离得到1株高产己酸乙酯酯化酶的霉菌SXG-Z-6,结合形态学特征和分子鉴定方法对其进行鉴定,确定为黑曲霉。以酯化力为指标,对该菌株的固体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适培养基:以10 g麸皮为基质,添加1.5g玉米粉,2 g酵母粉,体积分数1%大豆油,0.2 g(NH4)2SO4和10 m L蒸馏水。最适培养条件为36℃恒温静置培养44 h,酯化力最高达到615.8 mg/d L,比优化前提高了35.7%。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葡萄糖氧化酶的产量,通过响应面法对诱变后的黑曲霉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首先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筛选出对酶活影响最显著的因素:牛肉膏蛋白胨、吐温-60和磷酸氢二铵;继而用最陡爬坡实验逼近最大影响区域;最后利用Box-Behnken设计及其响应面分析确定最优的发酵培养基(g/L):蔗糖87.5,牛肉膏蛋白胨3.15,NH4NO31.88,(NH4)2HPO40.34,KH2PO40.25,Tw-60 30.47,玉米粉12.5,培养基优化后的发酵酶活为87.5 U/m L,与优化前(45.27 U/m L)相比提高了93.28%。在7 L发酵罐中对显著影响因素吐温-60的不同添加时间进行对比,确定对数期流加吐温-60可以显著提高发酵的酶活,发酵后酶活为92.88 U/m L。  相似文献   
5.
以姜黄素(curcumin,CUR)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初筛出83株菌种,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复筛,得到5株可以以姜黄素为底物生产二氢姜黄素(dihydrocurcumin,DHC)与四氢姜黄素(tetrahydrocurcumin,THC)的菌株。以初始产率最高的菌种作为目的菌种,通过形态学特征与26S rDNA D1/D2区基因序列比对鉴定出该菌株为Cyberlindnera rhodanensis。对基础发酵培养基中碳源、氮源及无机盐进行单因素优化,得出结果为,产DHC的最佳碳源为40 g/L葡萄糖、氮源为30 g/L蛋白胨、无机盐为2 g/L K_2HPO_4,在此条件下产率由10.49%提高到20.20%;产THC的最优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分别为20 g/L葡萄糖、20 g/L蛋白胨和3 g/L K_2HPO_4,优化后产率由13.67%提高到24.31%。首次筛选得到1株能以姜黄素为底物,通过微生物转化得到二氢姜黄素与四氢姜黄素的酵母菌,为姜黄素加氢衍生物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并且提供新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6.
以沙棘叶为研究对象,在茯茶的“发花”工艺基础上,采用人工植入的方式将Eurotium amstelodami BSX001孢子悬浮液接种9月份采摘的沙棘鲜叶,制备新型的沙棘叶发酵茶,通过感官审评得知“发花”能够赋予沙棘叶新的风味。沙棘叶经发酵后总黄酮由发酵前的(19.37±0.67)mg RT/g提高到(36.62±1.01)mg RT/g,总酚由(44.61±0.82)mg GAE/g提高到(58.54±1.32)mg GAE/g,每 100 g沙棘叶茶中含异鼠李素(58.37±0.87)mg、槲皮素(64.14±0.91)mg、山奈酚(45.24±1.62)mg,这些黄酮苷元在未发酵沙棘叶中含量极低。另外试验表明沙棘“发花”后抗氧化、降脂活性都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采用牛津杯抑菌圈法,筛选可抑制大肠杆菌、黄色葡萄球菌和藤黄微球菌且效果较好的地衣芽孢杆菌YB1和植物乳杆菌L-P、乳酸片球菌BH,通过液体种子培养、固体扩大培养,低温干燥获得益生菌粉,以益生菌粉与酶制剂、发酵豆粕、低聚糖、纳米蒙脱石、紫锥菊多酚、酵素酸化剂复合,研制开发了一种复合型生物饲料添加剂,该添加剂以0.3%添加到成年猪饲料中,32d喂养过程中不添加抗生素,试验表明,添加剂可降低料肉比12.52%,提高日增重9.89%。  相似文献   
8.
通过添加小分子羧酸盐和抑制实验,研究三孢布拉霉接合孢子形成与β-胡萝卜素合成的关系.结果发现:当乳酸钠、丙酸钠浓度分别大于1.5、1.Ommol/L时,刺激接合孢子形成,对β-胡萝卜素合成却有一定的抑制;微量的二苯胺和咪唑对β-胡萝卜素合成抑制作用显著,接合孢子形成减少.实验同时还发现一种快速筛选优良菌株对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植物油和大豆卵磷脂对三孢布拉霉合成β-胡萝卜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三孢布拉霉发酵生产β-胡萝卜素过程中,添加植物油和大豆卵磷脂对菌体生长和类胡萝卜素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油对β-胡萝卜素合成作用显著;大豆卵磷脂的添加不仅促进培养基中植物油乳化吸收,并使其他类胡萝卜素向β-胡萝卜素转化,较大幅度提高β-胡萝卜素的积累量。当添加0.4%大豆卵磷脂时,发酵产物中β-胡萝卜素浓度2.86g/L,比对照2.09g/L增加了36.8%。  相似文献   
10.
以糯米为原料,采用自制纯种红曲、甜酒曲以及活性干酵母为糖化发酵剂酿造具有保健功能的红曲糯米酒,确定最佳酿造方案为先添加甜酒曲糖化糯米淀粉,再加入红曲、酵母、水进行发酵产酒;最佳酿造工艺条件为:甜酒曲、红曲、活性干酵母加入量分别为投料量的0.8%、10%、1‰,料水比1∶2,发酵温度28℃,糖化发酵时间5 d,采用此工艺酿造的红曲米酒感官评定得分最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