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6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2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38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豆皮红色素的微波提取工艺及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黑豆皮红色素的微波提取及理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色素为水溶性多酚类花色素,在不同的pH环境下显示不同的颜色;其耐热性、耐光性、耐酸、耐糖、耐还原性较好,但耐氧化性、耐碱性较差;Fe3 对色素有破坏性;该色素的提取宜在酸性介质中进行,酸性条件下其综合稳定性较优,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对在“57钼精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用常规过滤无法进行脱水的钼细泥,用TT系列陶瓷过滤机进行脱水研究。完全解决了钼细泥的脱水问题。保证了“57钼精矿”生产工艺的畅通。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烹饪的王国,有着几千年悠久的历史,名扬海内外。其独特的民族文化特征,与世界各国各民族饮食烹饪相比较,更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这是我国各族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当代烹饪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在继承前辈烹饪精华的基础上,结合现代需要努力改革创新。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对营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为只有营养合理,各种营养经过合理的搭配和烹调,才能做出色、香、味俱全的美昧佳肴,人们食之才会健康。但传统习惯中,由于营养观念淡薄,  相似文献   
4.
中外学校体育思想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采取比较研究的方法,用发展的观念对中外学校体育思想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探讨中外学校体育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5.
在空白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定硫法测定经过不同烹饪方法加工后,大蒜中大蒜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大蒜油炸后大蒜辣素含量0.0677%,蒸制后大蒜辣素含量0.0684%,水煮后大蒜辣素含量0.0845%,微波加热后大蒜辣素含量0.1914%.破坏大蒜素最小的烹饪方法是微波加热法,破坏最大的是油炸烹调法.  相似文献   
6.
在空白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定硫法测定经过不同烹饪方法加工后,大蒜中大蒜素的含量。结果如下:油炸大蒜后的大蒜辣素含量0.0677g/100g,蒸制大蒜后的大蒜辣素含量0.0684g/100g,水煮大蒜后的大蒜辣素含量0.0845g/100g,微波加热大蒜后的大蒜辣素含量0.1914g/100g。结论:破坏大蒜素最小的烹饪方法是微波加热法,破坏最大的是油炸烹调法。  相似文献   
7.
以面粉为主要原料,通过添加不同比例的黑豆粉研究饼干的生产工艺及对其影响的主要因素。实验结果表明,黑豆饼干的最佳配方和工艺参数为(以面粉和黑豆粉总量为100 g为例):面粉55 g,黑豆粉45 g,黄油58 g,棉白糖40 g,小苏打0.3 g。  相似文献   
8.
天然保鲜剂的配比优化及其对牛肉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牛肉贮藏期间易被微生物污染而发生腐败变质。为延长冷鲜牛肉的货架期,使用无毒、健康、安全的天然保鲜剂对牛肉进行保鲜的研究备受关注。本试验采用抑菌试验,以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对象菌,以抑菌圈直径为检测指标,进行了茶多酚、乳酸链球菌素(Nisin)、壳聚糖三种天然保鲜剂抑菌的单因素试验,得出三种保鲜剂适合的抑菌浓度;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三种天然保鲜剂协同保鲜的配比。并以未经保鲜剂处理的冷藏牛肉为对照,进行了该天然保鲜剂对冷藏牛肉保鲜效果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天然保鲜剂协同抑菌的最适配比为:0.10%茶多酚+1.00%壳聚糖+0.08%Nisin,可将牛肉的货架期从5 d延长至11 d。本研究为冷鲜牛肉的保鲜开发出一种天然保鲜剂,对牛肉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排酸成熟过程中肉类品质的变化,以牛肉为研究对象,测定排酸1~7 d肉样的硬度、保水性、pH值、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myofibril fragmentation index,MFI)、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数以及排酸1、3、5d时肌原纤维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牛肉排酸3 d时出现最大僵直期,硬度达到最高,保水性达到最低,pH值降到最低值5.56;随着解僵及成熟的进行,牛肉嫩度、保水性回升,排酸7 d时pH值回升到5.84,达到排酸成熟肉标准(5.8~6.2);排酸1 d时,肌原纤维的Z线、粗细丝清晰可见,随着肌原纤维小片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排酸5d时,Z线变得模糊,几乎消失,成为晕染状,几何构型发生明显变化。上述结果表明,牛肉在0~4 ℃条件下排酸成熟需要7d,前3 d是排酸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0.
黑豆皮红色素微波辅助提取与乙醇浸提的工艺比较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确定黑豆皮红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方法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优化工艺条件。结果采用微波提取功率为中火(385W)、体积比(1:1)的75%乙醇和0.1mol/L盐酸为提取剂、提取时间120s、提取次数2次,料液比1:40时,色素提取率可达98.1%。结论微波用于提取天然植物色素优于传统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