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4篇
轻工业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建立了固相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同时检测香精中22种邻苯二甲酸酯(PAEs)残留量的方法。样品经乙腈和正己烷混合溶液提取,固相萃取小柱净化,然后进行测定,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22种邻苯二甲酸酯在3~1000 μg/L范围内呈线性相关关系,判定系数R2 ≥ 0.9922。方法检出限为0.3~1.0 μg/kg,方法定量限为1.0~3.0 μg/kg。添加20、40和200 μg/kg三个不同浓度水平,香精中22种邻苯二甲酸酯加标回收率为82.4%~107.1%,相对标准偏差为≤ 9.1%(n=6)。用此建立的方法测定了实际香精样品中的22种邻苯二甲酸酯,检出率为45.0%。此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和准确度高,适用范围广,适合香精中22种邻苯二甲酸酯残留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Caco-2细胞单层作为一种重要的肠吸收模型,现已广泛应用到食品活性物质的研究中。本文中比较了Caco-2细胞模型吸收和肠上皮吸收的异同点,讨论此模型预测的可靠性;同时总结使用Caco-2细胞模型在研究活性物质(如维生素、类胡萝卜素、花色苷、原花色素和黄酮类化合物等)吸收、代谢机制方面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3.
电渗析法用于杨梅果酒降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梅清汁深层发酵生产的杨梅果酒有机酸含量高,以致酒体口感粗糙,口味不协调。利用一种改进的普通膜两隔室电渗析设备,对杨梅果酒进行了降酸。实验结果显示杨梅果酒可滴定酸的含量能够在短时间内,从12~14g/L降低到6~8g/L;同时,pH升高,挥发酸降低;降酸速度快,连续,大大提高了杨梅果酒的口感和品质。实验结果表明,本技术也有可能作为其它高酸度果酒、果汁的降酸手段。  相似文献   
4.
通过吸附和解吸附实验,从6种大孔树脂中筛选出适于分离纯化废次烟叶中烟草多酚的大孔树脂,并确定该大孔树脂纯化工艺参数。结果显示,D101大孔树脂能够较好的富集纯化废次烟叶中的烟草多酚,当提取液浓度为2.5 mg/mL,pH值为4.0,上样液流速为2.0 mL/min,洗脱液为80%乙醇溶液,洗脱液流速为2.0 mL/min时,纯化效果最好,烟草多酚的动态回收率为70.37%。  相似文献   
5.
建立WAX混合型弱阴离子固相萃取富集净化,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快速测定食品中米酵菌酸残留的方法。采用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以乙腈-甲醇-1%乙酸溶液(10∶62∶28,V/V)为流动相,以269 nm为分析波长,米酵菌酸在0.1~4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值大于0.999。本实验考察样品的提取条件及不同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效果,结果表明,选择体积分数80%乙腈溶液为提取溶剂,超声提取30 min,WAX小柱富集、净化,效果最佳。方法检出限为0.03 mg/kg。通过不同样品加标验证,平均回收率为83.3%~95.6%,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5%(n=6)。与GB/T 5009.189-2003《银耳中米酵菌酸的测定》方法相比,该方法精确灵敏、回收率高、前处理简单快速,适用于各种食品中米酵菌酸残留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6.
焦炭气孔构造的定量测定及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7.
文中介绍了一款功能集成的家居机器人—仓鼠 π 家居机器人。仓鼠 π 家居机器人以“集成智能,家居相伴”为主题,集成物品收纳、扫地除尘、拖地清洁、甲醛检测与吸除、家电控制、空气加湿等功能,可以成为上班族的家庭管家。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三亚市1959-1997年共39年雷电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了产生雷暴的影响系统和雷电灾害特征.结果表明:三亚市的雷灾具有时段多发性、局部多发性及城市农村受损偏重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沙棘果实中的总黄酮,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提取工艺,采用优化的工艺提取不同成熟度、不同地区沙棘果实黄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4种主要黄酮苷元的分布及含量,同时比较这些沙棘黄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乙醇体积分数55%、料液比1∶45(g/mL)、超声功率210 W时,沙棘A的总黄酮提取率最高可达3.241%。沙棘果实中主要的黄酮苷元为异鼠李素、槲皮素、山奈酚、杨梅素,而3种沙棘果实黄酮苷元的含量有差异。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沙棘C的黄酮提取物具有更强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率、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阳离子自由基清除率和还原能力,总黄酮苷元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率、还原能力呈显著正相关。本研究结果为沙棘黄酮的综合利用开发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
基于改进的QuEChERS法建立测定中式腊肉中8 种挥发性N-亚硝胺的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并应用于市售样品的初步风险评估。样品经乙腈超声提取、冷冻和N-丙基乙二胺净化后水浴氮吹浓缩定容至微量体积;目标物经极性毛细管柱分离后以选择离子监测模式和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8 种N-亚硝胺在对应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7),基质效应为0.86~0.98;检出限为0.05~0.14 μg/kg,定量限为0.15~0.47 μg/kg;低、中、高3 个含量(0.3、1.0、3.0 μg/kg)加标回收实验的平均回收率为71.3%~94.1%,相对标准偏差(n=6)为0.4%~11.2%;12 份代表性市售样品中仅1 份样品的N-亚硝基二乙胺含量(3.06 μg/kg)超标,其余均低于单项和总挥发性N-亚硝胺的限量水平(3.0 μg/kg和10.0 μg/kg)。该方法净化效果好、成本低,检测灵敏、结果准确,适用于中式腊肉中8 种挥发性N-亚硝胺的检测;目前市售中式腊肉中N-亚硝胺的风险水平整体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