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5篇
综合类   12篇
化学工业   4篇
轻工业   20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2.
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法,以聚四氟乙烯为靶材,在聚酰亚胺(PI)薄膜上沉积纳米氟碳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了纳米氟碳膜的表面形貌。通过优化放电条件,在PI薄膜上得到了一层致密均匀的由纳米粒子组成的氟碳膜。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了膜的结构及其对放电条件的依赖性。结果表明:这种纳米氟碳膜由-CF3,-CF2,-CF-和-C-4个组分构成。水接触角的测量数据表明:在PI基底上沉积纳米氟碳膜可以提高其憎水性能。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lechatelier原理视为一种自动补偿原理,在物理化学范围内进行了初步探讨。指出缓冲溶液的缓冲作用、胶体化学中的体积限制理论、clapeyron方程、疏水效应、相似相溶原理、泡沫和乳状液的稳定理论、离于氛的松驰作用等理论都可用自动补偿原理解释,并能引伸到物理化学以外的其它自然学科中,应是一种广泛存在的基本作用。  相似文献   
4.
空气等离子体处理涤纶非织造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淑芳  齐宏进 《纺织学报》2007,28(11):48-51
 针对涤纶纤维的表面能较低导致其吸湿性差的现状,采用空气等离子体对涤纶非织造布进行处理。通过实验得出了处理时间、功率以及放电间隙这3 个参数对涤纶非织造布吸湿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显著改变涤纶非织造布的润湿性;随着功率的不断增大,吸湿量增加到一定峰值后有少许的减少;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吸湿量持续增加;放电间隙为1 mm时,可以获得较为理想且均匀的等离子体,可对非织造布进行均匀的处理。  相似文献   
5.
磁控溅射法制备防水透湿织物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介绍子利用磁控溅射法制备透湿织物的基本原理及方法,通过对防水透湿织物憎水性及透湿性的测试分析,发现溅射后织物的憎水性明显提高,且憎水性随溅射功能的增大而减小,随压力的增大而增在,而溅射前后的透湿性受功率和压力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为了定量描述织物中水分传输过程中的两个关键因素——芯吸与蒸发的机制,确定影响织物吸湿快干性能的控制因素,采用精密电子天平组装了等液位分段快速响应毛细液体测试装置;并对3种织物的孔径分布与垂直于织物平面方向的芯吸速率进行了测量,对织物的蒸发速率进行了测试,分别比较了3种不同材质与结构织物的芯吸速率与蒸发速率,定量分析水分在织物表面蒸发的机制,分析了织物的孔隙率、平均半径、毛细管大小及孔径分布与织物蒸发速率的关系。试验表明织物的蒸发速率比芯吸速率慢,所以蒸发速率成为织物吸湿快干的速度控制因素。织物的结构应是粗毛细管比例多,外层的材质应疏水。疏水材质织物的芯吸与蒸发速率均快。  相似文献   
7.
差动毛细效应与织物孔径特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内对于差动毛细效应的研究是通过平均或者称为简单毛细管半径计算织物附加压力差△P的理论值来分析其机制,但是根据表面化学原理,毛细孔径的分布对液体输运影响巨大,而垂直于汗液蒸发方向好妈妈垂直于织物平面方向的毛细结构对气态水的传输和液态水的芯吸有着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PBT/PP/PP-MAH三元共混体结晶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DSC研究PBT/PP/PP-MAH三元共混体的结晶性质,结果表明:PP和PBT相互影响分别结晶。在PP结晶过程中,PBT起异相成核剂作用,使PP结晶速率增大,PP的Tm下降,Tc升高;而在PBT的结晶过程中,PP的熔体起稀释剂的作用,促进PBT结晶成核过程,使PBT的Tm下降,Tc升高。PP-MAH的加入,阻碍了PP大分子链向晶核的移动,同时改善了共混体的相容性。甚至在较大的PBT加入比例(28%)下,仍能促进协同效应和共同结晶。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垂直于织物平面方向的水分传输性能,利用精密电子天平,采用自制的等液位分段快速响应毛细液体测试装置,对垂直于针织物平面方向的快速芯吸速率进行测试。同时采用液滴法进行了测试,通过实验分析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对两种方法进行了较系统的比较和评价。结果表明,采用新方法操作简便,测量时间短,数据精确度高,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10.
基于质量分级法的织物毛细孔径分布测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有效控制染色、印花、后整理等织物湿加工过程中的产品质量并设计出具有较好热湿舒适性能的服装面料,根据在织物毛细孔中液体前沿弯月面的laplace压力和液柱静压间的平衡关系,提出基于质量分级和差减数据测定沿织物平面毛细孔径分布的理论依据和方法。用自制的实验装置测定棉织物中毛细孔径分布,得到重现性良好的孔径分布直方图和分布曲线图。研究发现,织物的经纬密对孔径分布、平均孔径和最大比例孔径都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