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篇
建筑科学   1篇
水利工程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气泡羽流空隙率的计算及其不稳定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气液两相流中,气相和液相各自有不同的流场,而液相的速度场取决于气泡的运动特性。空隙率是气液两相流中描述气泡分散相间相互作用的一个重要的参数,通过对气泡羽流的空隙率分布分析,可了解气泡羽流的运动机理与实验条件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图像处理的方法测量在高密度气泡下的瞬时空隙率分布。对拍摄的图片进行预处理,得到其灰度图像和灰度值,建立其局部灰度值与投影空隙率间的相关关系,进一步计算出气泡羽流的不同位置处的空隙率值分布,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工况下空隙率值的分布情况及其对气泡羽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适合用于气液两相流空隙率的测量,在纵横比为1.0时,气泡羽流的结构受压强影响小,羽流结构稳定;纵横比为1.5和2.0时,随着压强的增大,羽流结构呈现不稳定。  相似文献   
2.
双季晚稻田灌溉径流氮磷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浙江绍兴地区曹娥江流域双季晚稻耕作区为研究对象,划分农田系统为引水系统、田间积水、排水系统等3个子系统,研究了在晚稻生长期灌溉动力作用下农田各沟渠径流氮素(总氮、硝酸盐氮、氨氮)及总磷浓度分布特征,并探索了秸秆覆盖裸田对氮、磷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1)晚稻生长期间,硝酸盐氮是灌溉径流可溶性氮流失的主要形态,占总氮浓度的63.2%~92.9%。径流氨氮浓度所占比例较低,仅为5.1%~32.1%,且呈田间积水>排水系统>引水系统的分布特征;(2)晚稻生长期内农田排水系统总磷浓度是逐级下降的,降幅在14%~26%,但拔节孕穗期田间磷素流失较弱,而返青分蘖期和抽穗结实期则反之;(3)秸秆覆盖能明显减轻裸田氮素的流失,但对各沟渠径流总磷浓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提出叶片可调单机组日运行优化动态规划数学模型,以耗电费用最少为目标函数,峰谷电价与站下水位变幅过程划分阶段变量,各阶段开机水泵的叶片安放角为决策变量,规定时段内的抽水量为约束条件。以受长江潮汐影响的江都四站为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1)在典型潮位过程、设计日均扬程、机组满负荷工作时,叶片可调单机组日运行优化结果与叶片安放角维持原设计安放角相比可节省电费5. 24%;叶片安放最优角度与峰谷电价相关,峰电时为- 4°,非峰谷与谷电时为+ 2°。(2)在潮型不变情况下,日均扬程分别为4. 8、5. 8、6. 8、7. 8 和8. 3m 时,叶片全调节运行方式与叶片维持原设计安放角相比,可节省费用在3. 4% ~ 6. 2%之间,平均节省费用4. 45%,单位提水费用平均下降4. 55%。  相似文献   
4.
以农业残留物为原料制备的生物炭被广泛应用于去除重金属, 这对于环境保护具有双重意义。本研究以稻草为原料制备了生物炭, 通过系列静态实验和光谱技术研究其对重金属铕(Eu)的吸附行为及机理。研究发现溶液pH显著影响生物炭对Eu(III)的吸附量, 但不改变吸附反应时间; 腐殖酸/富里酸(HA/FA)在pH<7.0的溶液中能促进生物炭对Eu(III)的吸附, 而在pH>7.0的溶液中则抑制Eu(III)的吸附; 吸附过程主要涉及共沉淀或内表面络合机制; 该吸附属于化学吸附, 且吸附速率受内颗粒扩散过程的限制。此外, Freundlich模型对该吸附拟合最好, Langmuir模型显示稻草生物炭对Eu(III)的最大吸附量为40.717 mg/kg, 这可能与生物炭的层状结构和丰富的官能团有关; 热力学分析表明该吸附是自发的吸热过程。这些发现有利于评估稻草生物炭在去除水中重金属方面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建筑施工工程中防火监督检查为着手点,对目前建筑施工现场的防火现状进行有效分析,并阐述了建筑施工工程中防火监督检查工作的重要性,旨在相关人员加强对防火监督检查工作的重视,希望能够避免建筑施工现场出现火灾的情况,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曝气生物滤池降解规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实际分散型生活污水作为试验原水,对曝气生物滤池的降解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观点不同,曝气生物滤池在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水时并不发生严格的有机物与氨氮的分段去除现象,有机废水氨氮与有机质基本在同一区域内去除,滤料在10~40cm段的去除率增长速度最快,在70cm之后去除率的增长开始逐渐变缓。在进口段,由于有机质浓度高,供氧充足,有机质的去除率较高;由于异养菌和氨化菌的作用,氨氮浓度在进口段不但不减少,反有微小升高。  相似文献   
7.
将农沟底泥和按其与水稻秸秆质量比20∶1、10∶1、20∶3、5∶1掺混的4种样品均制成?5 mm小球,600℃缺氧热解4 h成生物碳球,分别标记为SS-0、SS-50、SS-100、SS-150、SS-200。通过元素分析、BET-N2、SEM、FTIR及Boehm滴定法等表征了生物碳球的组成与结构,利用序批实验研究了其对氨氮的吸附动力学和等温吸附模型,考察了水温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水稻秸秆有利于增加生物碳球通透性和亲水性,提高其传质性能。表面酸性含氧官能团分别为2.74 mmol·L~(-1)、2.88 mmol·L~(-1)、3.71 mmol·L~(-1)、3.36 mmol·L~(-1)和3.03 mmol·L~(-1)。动力学研究表明,SS-0吸附氨氮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能较好地描述SS-50、SS-100、SS-150和SS-200的吸附过程,除了内扩散外,还存在其他过程共同控制吸附速率。等温吸附曲线均符合Langmuir方程,高温有利于吸附。生物碳球对氨氮具有较好的吸附能力,在农田排水的氨氮治理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胡保卫 《四川水泥》2020,(4):203-203
就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来说,其中涉及到的方面内容相对比较广泛,从目前社会单位的消防监督管理中我们可以看到,其管理形式主要以动态变化为主,尤其是应急部门和相关政府部门,针对于如何做好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成为了现阶段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探讨话题。最近几年来,随着二维条码技术的推广与应用,通过在消防监督管理中合理应用,可以帮助消防部门对社会各单位消防产品的实际使用情况以及消防管理现状有一个实时的了解和掌握,就二维条码技术的出现,使得消防监督管理逐渐趋于自动化和网络化发展发展。因此,本文针对于二维条码技术在消防监督管理中的应用及推广行了详细分析与探讨,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海峡交流中心二期B地块工程主舞台屋顶为H型钢网格式吊架结构,四周为钢筋混凝土墙体承重,钢构件约1500余件,安装工期为25天。主舞台屋顶位于剧院中央位置,现场仅有1台塔吊可用于该区域钢构件转运吊装。为充分利用施工时间,提前进行钢结构准备施工,减少塔吊时间,现场采用地面拼装单元体与高空塔吊结合的方案进行吊架结构施工安装。最终,顺利有效的保障了施工工期及安装质量。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消防水池、水泵自灌式吸水、水泵吸水管、屋面消防水箱和环状给水管道等供水主要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供水可靠性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