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3篇
石油天然气   1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深层稠油的开发难度分析 胜利油田的罗家—垦西地区约有8000万吨的深层稠油储量,由于开采难度大,一直没有动用。为了经济、有效地开发深层稠油资源,对深层稠油的开发方式和配套采油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和探讨。 深层稠油开采难主要是由三个方面引起的: (1)井深。罗家—垦西地区的深层稠油埋深一般为2200~2300m。由于井深,油层压力高,目前的各种蒸汽发  相似文献   
2.
车排子地区稠油油藏为浅层、岩性油藏。由于储层粘土含量高,油藏埋深浅,地层条件下原油流动性差,导致注汽压力高,注汽质量差,常规试油无产能。为了实现该区块稠油的高效开发,开展了车排子浅薄层稠油油藏的油层保护技术研究、原油降粘工艺研究和储层增能助排工艺研究,形成一套适合车排子浅薄层稠油油藏试采工艺技术。在该区块现场试验3口井,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防膨、降粘、增能助排工艺可使车排子地区稠油区块试采见产能,大幅度提高热采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3.
深层稠油油藏埋藏深、注汽压力高、注汽井筒热损失大,同时由于直井中隔热油管的最大下深只有1400m,目前常用的注汽管柱对于埋深超过2000m的深层稠油油藏不能实现全井筒隔热注汽,这会使注汽井筒热损失更大。为了提高深层稠油注汽井井筒隔热效果,在分析了超临界压力奈件下深层稠油注汽井的井筒热损失的基础上,研究设计了分段组合式注汽管柱,实现了深层稠油全井筒隔热注汽,井筒热损失小于8%,达到了目前1000m井深油井的井筒隔热水平;设计的注汽配套工具保证了注汽工艺管柱的安全可靠。现场试验表明,深层稠油超临界压力注汽管柱隔热效果好,安全可靠,可以保证深层稠油的注汽质量,满足深层稠油的热采要求。  相似文献   
4.
(1)结构。注蒸汽测试井口防喷装置如图l所示,主要由压帽、园柱状密封圈、填充室、防喷管主体、油任帽、密封头、带锥面的园筒状密封圈、接箍、连接管、卡箍头等组成。  相似文献   
5.
深层稠油油藏超临界压力注汽开发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深层稠油油藏由于储层埋藏深、原油粘度高,油层有效吸汽所需的注汽压力往往高于常规注汽锅炉出口的额定压力,导致注气效果较差。为此,在对不同压力下饱和蒸汽焓、温度、潜热、比容以及超临界压力下蒸汽的比容、比焓等蒸汽热力学性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深层稠油油藏超临界压力注汽时的井筒热损失、储层受热半径进行了模拟计算,同时进一步预测了深层稠油超临界压力注汽开采效果。认为通过研制超临界压力锅炉、完善配套工艺、实施超临界压力注汽可以实现深层稠油乃至特、超稠油油藏的有效开发。  相似文献   
6.
稠油注汽管网蒸汽流量干度调控装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稠油注汽开采输汽主干线与分支管线连接处因相分离现象而造成的注汽井蒸汽流量和干度分配不均的问题,研制了蒸汽流量干度调控装置。装置主要由储液管、旁通管线、孔板、支管线和阀门等组成。室内试验表明,只要蒸汽通过孔板处产生的压差与旁通管线及调节阀上液体产生的摩阻压降保持平衡,对分支管蒸汽干度的控制基本上不受其蒸汽流速变化的影响;当装置入口蒸汽干度由20%~70%变化时,若流速及其它条件保持不变,则分支管蒸汽干度基本恒定。  相似文献   
7.
胜利油田通过开展超临界注汽井筒流动与传热的精细描述研究和超临界注汽参数优化研究.对超临界状态、亚临界状态与饱和蒸汽状态蒸汽热力学参数变化规律及对井筒蒸汽参数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一套超临界条件下的注汽热力参数计算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超临界注汽条件下注汽工艺管注的力学计算教学模型,对超临界注汽隔热油管和井下配套工具进行了优化设计,形成了一套适合于稠油超临界注汽的配套工艺技术。此外,还介绍了超临界注汽配套工艺技术在胜利油田的应用情况,并对研究过程中取得的认识和应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隔热管由内外管及隔热材料组成,这些材料的内部及表面吸附了大量的气体,而在一定真空度下这些气体会释放出来,“污染”真空,降低了隔热管的隔热性能。通过室内试验,发现水蒸气、二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是“污染”夹层真空度的主要因素。因此,对高真空隔热管加热除气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表明.应用加热除气工艺可以提高隔热夹层内抽真空的质量和速度。并使夹层内的真空度保持长期稳定.是保证高真空隔热管隔热性能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
针对罗家深层特稠油研制高效降粘体系GXJN.实验室内GXJN用量1.5‰可将特超稠油粘度降低至300mPa·s以下.罗家区块罗904井采用GXJN体系冷采吞吐,日液、日油均大幅提高,含水明显下降,效果远好于上周期热采吞吐.  相似文献   
10.
单家寺油田单6东超稠油开采技术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单家寺油田单6东断块是典型的超稠油油藏。文章介绍了该超稠油油藏开采过程中一系列改进的热采技术,阐述了该断块超稠油油藏全面投产后所取得的良好开采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