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矿业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明确水平井化学调驱效果的影响因素,指导化学调驱油田后期挖潜,在对渤海油田水平井化学调驱井组含水率变化特征曲线分析研究、获得表征化学调驱效果特征参数、确定影响水平井化学调驱主控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水平井化学调驱效果图版评价方法.并利用该评价方法对渤海A油田进行应用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评价结果与油田实际相符,以此制定的A油田化学调驱方案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2.
Java的跨平台特性,要求其在各种系统环境下正确运行。在J2EE平台下开发Web应用程序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汉字不能正确显示的问题。该文深入分析了J2EE平台下产生汉字乱码现象的原因,从Java编码、Java对浏览器编码的控制等方面分析了JavaWeb开发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编码问题的各个环节,并针对每种情况给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当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DeepWeb的信息量也在以惊人的速度迅猛增长,对其进行信息抽取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该文针对Web页面半结构化的特点,提出了基于XML的信息自动抽取方法,设计了抽取的流程,并对抽取规则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相渗曲线合理性分析的技术难题,从渤海油田大量的相渗曲线基础资料出发,通过分析相渗曲线的曲线形态,统计油相指数和水相指数分布范围,开展相渗曲线端点值与空气渗透率变化规律研究,并建立一套由"曲线形态分析法"、"油相指数和水相指数分析法"、"端点值分析法"组成的海上油田中高渗透率砂岩油藏相渗曲线合理性综合分析技术。应用结果表明,该项技术能够指导矿场技术人员分析相渗曲线的合理性,可确保油藏研究成果的可靠性,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通常实验室会提供若干条各不相同的相对渗透率曲线,然后进行平均相对渗透率曲线的标准化处理,得到具有代表性的相对渗透率曲线。然而几乎没有学者将各方法的标准化结果与实际油田开采特征及油水运动规律相结合来评价这些方法的合理性。基于此,文中结合油田实际生产动态,从含水上升规律、驱油效率及采收率等3方面对各方法的标准化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多条曲线平均标准化方法确定的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更符合实际油藏渗流特征。  相似文献   
6.
以渤海某L油田为例,对边际黏度稠油油田的水驱开发规律进行了研究,总结了边际黏度稠油油田含水阶段划分与常规油田的差异,无水采油期与井位、边底水位置的关系,水突破后产液量的变化幅度以及见水后的递减规律,并在总结动态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不同油藏条件下的单井可采储量,为类似油田的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递减率指标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首次引入状态对比法,将理论递减规律应用于递减率指标评价,建立了利用递减率评价系数来评价水驱油田递减率指标开发效果评价的新方法。该方法在应用过程中,考虑了流体性质、储层物性等的影响,可评价各开发阶段递减率指标的开发效果。该方法简单可行,可用于矿场水驱油田递减率指标的开发效果评价,具有较强的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通风网络图是矿井通风网络系统分析及优化的前提,其基本组成为有向分支、节点及通风参数。根据矿井通风网络图构成及绘制规则要求,设计了圆、标号及热点组成节点,通过位置判断自动捕捉热点生成有向分支进行分支绘图,进行通风网络几何图形与属性参数关联等技术。上述技术在矿井通风管理实际应用中表现出了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陆上油田已整体进入高含水开发期,地下油水关系日趋复杂,剩余油分布更加分散,准确揭示剩余油分布规律,为开发调整措施提供决策依据是亟待解决的难题。利用人工石英砂制作岩心模型,借助微焦点CT系统对岩心模型进行CT切片扫描,在对二维切片进行图像预处理、插值、分割的基础上,对CT切片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得到了岩心三维孔喉结构及油水分布情况。基于岩心三维孔喉模型,发现岩心孔喉微观剩余油具有连续、连续—离散、离散等不同分布特征,由离散特征向连续特征转化的临界描述尺度下限为45μm(约为孔喉半径的2倍)、临界描述尺度上限为167μm(约为孔喉半径的7.6倍);基于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得到了油藏宏观剩余油合理临界描述尺度,当网格尺寸不高于油藏宏观剩余油临界描述尺度时,模拟结果能够有效刻画油藏宏观剩余油局部富集现象。  相似文献   
10.
从水驱油田递减率方程出发,结合含水上升率方程及相对渗透率曲线,从理论上推导出定液量和定生产压差条件下的自然递减率与含水上升率的关系表达式,使其与目前含水上升规律研究成果及相渗研究成果相匹配。在定液量的条件下,自然递减率与含水上升率的变化规律一致;在定生产压差的条件下,自然递减率主要受无因次采油指数的影响,随含水率的变化呈现出三种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