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8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田建儒 《钻采工艺》2003,26(1):74-76,87
讨论影响输油管线结垢和腐蚀的主要因素,从理论上分析了结垢形成,推导计算结垢量的公式。介绍了输油管线防止硫酸钡垢的清防方法。  相似文献   
2.
新型钻井液添加剂铁锡栲胶-木质素磺酸盐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落叶松树皮为原料,通过磺化、络合、氧化等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抗盐抗高温的钻井液添加剂——铁锡栲胶-木质素磺酸盐(FSLS)。对FSLS的性能进行了室内评定。结果表明,FSLS的综合性能优于铁铬木质素磺酸盐,在淡水泥浆中抗温不低于180℃、抗NaCl达8%,同时兼有降失水作用,对环境无污染。  相似文献   
3.
新型钻井液添加剂铁锡栲胶—木质素磺酸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建儒 《油田化学》1992,9(3):266-269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油水流速对流动状态的影响,水平管线中随流速增加出现了6种流动状态;油井井筒中随流速提高到临界流速后出现了油水或水连续相流动,试验得出提高油水混合流体流速也可实现降粘开采输送,并将理论应用于地面油水输送管线及油井举升中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5.
合理的注入压力可减少对非目的层的污染,提高调剖措施的有效率。注入压力的预测方法有排量设定法、选择性注入公式确定法以及数值模拟法,排量设定法和选择性注入公式法需矿场试验确定压力梯度、调剖剂用量系数等相关参数,不便操作,本文根据堵塞因子确定定排量调剖过程中任一点渗透率、注入压力的关系公式。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根据吸水指示曲线计算调剖(驱)施工压力是可行的,并提出调剖(驱)中施工压力出现拐点的调剖(驱)效果好。而且提出采用累计调剖(驱)压力-累计注入量的双对数管线更容易判读是否有拐点,对于现场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柔性转向剂深部液流转向机理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柔性转向剂化学稳定性高,单轴抗拉、抗压缩实验表明柔性转向剂可任意变形,韧性好、不易破碎断裂。一维孔喉模型实验表明柔性转向剂的门槛压力与喉粒径比呈指数关系,当地层压差大于柔性转向剂的门槛压力时,柔性转向剂运移;否则柔性转向剂停留在地层中。网络模型实验表明,柔性转向剂颗粒通过弹性变形、塑性变形、造粒、粘连4种形式交替运移,并以“散兵”式分布在地层微小孔喉处,通过叠加原理形成暂堵蠕动带实现对地层的全程调剖并最终停留在地层深部实现深部液流转向。王官屯油田官74区块柔性转向剂调剖现场试验取得了预期效果,说明柔性转向剂可有效解决高含水油田开发后期大量注入水沿油水井间大孔道无效循环、注入水波及效率较低的问题。图9参16  相似文献   
8.
田建儒  王鑫强 《石油地质与工程》2011,25(2):105-107,137,138
根据渗流速度公式推导计算高吸水层渗透率的公式,进而推导出根据注水调配见效时间计算高吸水层渗透率的公式,计算结果和示踪剂结果相近,该公式现场录取参数容易,便于操作.同时推导出计算地层大孔道体积的公式,堵剂用量确定方法,施工排量的确定公式.提出了先小剂量多段塞注入可以在地层凝固的高强度堵剂,再注入常规调剖剂的段塞组合方法,...  相似文献   
9.
大港油田稠油蒸汽吞吐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对2 个火成岩油藏区块的4 口井进行了一轮次蒸汽吞吐先导性试验, 通过对注汽过程及油井生产情况的跟踪分析,总结分析了火成岩油藏的蒸汽吞吐规律和存在的一些技术问题。注汽过程中由于汽窜,使相距较远的生产井产生蒸汽驱的效果,受影响邻井注汽完成后产油量明显上升,且有效期较长,但在注汽过程中含水率也上升迅速;汽窜同时会导致部分蒸汽吞吐井有效期短。该工艺的成功实施对火成岩油藏蒸汽吞吐开发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大港油田沈家铺区块,官195区及官三北沙一区块原油粘度在2000mPa·s左右,个别油井的原油粘度达15000mPa·s,造成抽油机负荷大,地面管线回压高,给采油及集输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通过掺水、加降粘剂等措施来改变油水流动形态,使其成为低粘度的水包油乳状液。1.采出液流速对流动状态的影响采出液在地面管线中随着流速变化,有以下6种形态:①层流ST;②界面处有混合的层流ST&MI;③水层上方油分散在水中的分散流DO/W&W;④油包水乳状液分散流W/O;⑤双向分散流DW/O,DO/W;⑥水包油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