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44篇
  免费   457篇
  国内免费   412篇
电工技术   596篇
综合类   653篇
化学工业   1373篇
金属工艺   634篇
机械仪表   683篇
建筑科学   903篇
矿业工程   358篇
能源动力   230篇
轻工业   1259篇
水利工程   420篇
石油天然气   479篇
武器工业   85篇
无线电   854篇
一般工业技术   760篇
冶金工业   325篇
原子能技术   99篇
自动化技术   1002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214篇
  2022年   181篇
  2021年   202篇
  2020年   214篇
  2019年   290篇
  2018年   289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165篇
  2015年   227篇
  2014年   530篇
  2013年   397篇
  2012年   449篇
  2011年   439篇
  2010年   424篇
  2009年   445篇
  2008年   426篇
  2007年   420篇
  2006年   403篇
  2005年   455篇
  2004年   413篇
  2003年   344篇
  2002年   278篇
  2001年   257篇
  2000年   266篇
  1999年   267篇
  1998年   277篇
  1997年   333篇
  1996年   310篇
  1995年   226篇
  1994年   224篇
  1993年   168篇
  1992年   177篇
  1991年   170篇
  1990年   151篇
  1989年   122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51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43篇
  1983年   36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24篇
  1980年   21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5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7篇
  195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针对芳香硝基化合物的催化选择性加氢反应,开发可替代贵金属催化剂的低成本、高效非贵金属催化剂,对于芳香胺类化合物的绿色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简易、可规模化的制备方法,以镍—2,5-吡啶二羧酸金属有机框架为前驱体,热解制备了氮掺杂石墨碳包覆镍纳米催化材料(Ni@CN)。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元素分析、N2吸脱附等检测手段对Ni@CN的物化性质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催化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Ni@CN可在温和条件下(85℃,1.0 MPa H2)高效加氢含取代官能团的芳香硝基化合物生成对应的芳香胺类化合物。对比试验表明,镍纳米颗粒是Ni@CN的加氢活性中心,而石墨碳壳的存在有利于优先吸附硝基官能团。此外,进一步考察了Ni@CN的循环使用性能以及抗硫化物中毒的特性。  相似文献   
2.
支婷  刘颖  周华春  张宏科 《电子学报》2021,49(8):1653-1664
随着互联网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应用场景的多元化,传统网络无法很好地满足新业务的动态多样化需求,因此国内外对未来网络展开了深入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未来互联网体系架构的研究现状.其次,介绍了具备"三层、两域"特征的智慧标识网络(Smart Identifier NETwork,SINET)体系架构,然后重点阐述了SINET服务机理在服务的命名与解析、路由机制、服务缓存、移动性、传输控制机制、可扩展性、绿色节能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并进一步详细分析了SINET服务机理的安全性.最后总结了SINET面临的挑战,对SINET服务机理在大规模场景部署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做出讨论.  相似文献   
3.
4.
针对缺齿故障的多级传动齿轮箱,由于幅值及相位调制现象带来的诊断问题,利用小波分析和包络谱分析,对直齿圆柱齿轮故障信号进行降噪和功率谱分析,准确的找到故障特征信号,诊断齿轮箱的故障。结果表明小波变换能够较好的诊断缺齿故障。  相似文献   
5.
将Ta_2O_5作为催化剂用于葡萄糖制备乳酸,结果发现Ta_2O_5的催化效果比较优异。利用SEM对Ta_2O_5进行表征,结果表明,Ta_2O_5表面由许多球状颗粒堆砌形成,颗粒尺寸为200~300 nm。此外,利用正交实验分析不同反应条件对催化效果的影响程度,实验证明反应温度底物质量浓度反应时间催化剂质量。最后考察了催化剂重复使用性能和不同反应条件对于催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190℃、反应时间为4 h、底物质量浓度为6 g/L、催化剂质量为0. 06 g时,催化效果最佳,葡萄糖转化率达到92. 3%,乳酸得率达到71. 9%。催化剂经重复使用5次后,乳酸得率仍有46. 7%。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