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6篇
金属工艺   2篇
无线电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二酸改性电子墨水用球形SiO2颗粒的FTIR及XPS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采用丁二酸对球状亚微米级SiO2颗粒进行表面改性,以提高SiO2颗粒于四氯乙烯溶剂中的电泳性能,制备适于电子墨水用的白色电泳颗粒。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谱(XPS)和Zeta电位粒度仪,研究了丁二酸改性SiO2颗粒的表面键合情况及其在四氯乙烯溶剂中的Zeta电位变化情况。研究发现,丁二酸仅有一端的羧基与SiO2颗粒表面的羟基发生酯化反应,而且当丁二酸的用量为3g(50mL乙腈中)时,接枝于SiO2颗粒表面的丁二酸的量达到最大值,此时C1s(O—CO)/Si(原子比)有最大值为5.77×10-2。Zeta电位测试结果表明,丁二酸改性后的SiO2颗粒在四氯乙烯中的Zeta电位比改性前的SiO2颗粒提高了约5.5倍。  相似文献   
2.
电子墨水用SiO2白色电泳颗粒的表面包裹及荷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控制正硅酸乙酯在氨水-无水乙醇中水解的方法,制备出适合电子墨水使用的白色SiO2颗粒。将经H2O2浸泡,由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S)表面改性的SiO2颗粒,与苯乙烯单体分散在异丙醇中,采用自由基共聚法在SiO2颗粒表面包裹不同厚度的聚苯乙烯包4裹层。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高分辨率透射电镜(High 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s)、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Ray)、纳米粒度及Zeta电位分析(Zetasizer)等分析方法,研究了包裹前后SiO2颗粒的表面形貌、颗粒尺寸及包裹层厚,包裹后颗粒的表面化学键合情况,颗粒在四氯乙烯中的表面Zeta电位以及在四氯乙烯中的分散性。结果表明:自制SiO2颗粒呈球形,粒径约300 nm,SiO2颗粒表面包裹了聚苯乙烯,包裹层较为均匀完整,层厚约为10~25 nm,并随包裹颗粒时所加苯乙烯单体量增大而变厚,颗粒在四氯乙烯中的表面Zeta电位由-4.26 mV提高到-49.47 mV,包裹后颗粒在电势为9 V的电场下,响应时间理论计算值到达40 ms,颗粒在四氯乙烯中的分散性良好,分散后静置48 h,分散率可达到87%。  相似文献   
3.
纳米氧化铁粉体的溶胶-凝胶法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硫酸亚铁为原料,柠檬酸为螯合剂,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Fe2O3纳米粒子,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差重-热重(TG-DTA)分析研究了Fe2O3晶相的形成过程,用扫描电镜(SEM)对所制得粉体的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煅烧温度应高于520 ℃,所制备纳米粉体为α-Fe2O3,为球形颗粒,Fe2O3粉体粒度随煅烧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煅烧温度为600 ℃时,可获得30 nm的α-Fe2O3颗粒,粉体颗粒大小均匀,分散性好.  相似文献   
4.
电子墨水用白色电泳颗粒的制备及其表面改性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程冰  王秀峰  王列松  伍媛婷 《精细化工》2005,22(10):736-738
为制备出适用于电子墨水的白色电泳颗粒,采用控制正硅酸乙酯在氨水-乙醇溶液中的水解来合成S iO2颗粒。为提高S iO2颗粒于四氯乙烯溶液中的电泳性能,取1 g合成的S iO2颗粒,于30℃经w(H2O2)=30%的双氧水浸泡12 h后,与3 g丁二酸在100 mL乙腈介质中,于75℃进行回流加热反应24 h,将丁二酸化学键合于S iO2颗粒表面。最后,为降低电泳颗粒密度,将0.2 g经丁二酸改性的S iO2颗粒,于90℃时加入已溶解了0.1 g聚乙烯(PE)的50 mL二甲苯中,冷却静置12 h后,以10 000 r/m in的速度离心,使PE沉积包覆于电泳颗粒表面。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图表明,丁二酸一端的羧酸基团与S iO2颗粒表面的羟基发生了酯化反应。透射电镜(TEM)证明,经丁二酸改性的S iO2颗粒被PE包覆,且包覆后的形貌为球状,粒径在300 nm左右。Zeta电位测试结果显示,经表面改性后,S iO2颗粒在四氯乙烯溶剂中的Zeta电位由-4.261 mV提高到了-27.84 mV,提高了5.53倍。  相似文献   
5.
磺基水杨酸掺杂聚苯胺纳米棒的界面聚合法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界面聚合反应,以过硫酸铵为氧化剂制备了磺基水杨酸掺杂的聚苯胺纳米棒,以红外光谱(FT-IR)、紫外光谱(UV-Vi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等测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磺基水杨酸/苯胺(SSA/AN)比率和有机相会影响产物形貌,进一步研究证明当有机相密度小于水时,产生的聚苯胺具有更好的棒状形貌、结晶性、产率和电导率。  相似文献   
6.
通过六氯环三磷腈的热开环聚合合成了线性聚二氯磷腈(PDCP)中间体,探讨了聚合时间、聚合温度单体纯度及空气湿度等对PDCP合成的影响,采用FT-IR、TGA对PDCP进行了表征。TGA结果表明,PDCP呈现明显的二段降解性;通过正丁醇对PDCP进行亲核取代合成了聚双正丁氧基磷腈,采用FT-IR、TGA、SEM对聚双正丁氧基磷腈进行了表征,TGA结果表明,聚双正丁氧基磷腈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和较高的残留率,SEM结果表明,材料形貌呈现无定形态分布,而且其表面比较光滑无明显缺陷。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单分散的粒径为340±10nm的聚苯乙烯微球为原料,采用垂直自组装法制备了蓝色聚苯乙烯胶体晶体膜。研究了乳液浓度、干燥温度、组装容积等因素对聚苯乙烯胶体晶体膜的微观形貌和呈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乳液浓度较小时,微球呈现单层均匀分布,局部发生自组装,当乳液浓度达到0.1wt%时,微球呈现多层密排六方排列,宏观上呈现明亮的蓝色。当干燥温度为40℃时,该胶体晶体膜微观形貌为高质量的密排六方结构,呈现均匀明亮的蓝色。对比试验得出,在50mL的容器中,PS微球容易发生自组装且呈现明亮均匀的蓝色。同时发现,该胶体晶体膜在较低强度的光线下呈色比较微弱,蓝色饱和度较低,在强烈的光照下,呈现出绚丽的蓝色。  相似文献   
8.
以硫酸钛为原料,采用Pechini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了适于柔版显示器用的TiO2白色显色颗粒,并用XRD、SEM等技术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TiO2为球形颗粒,煅烧温度为600℃时获得了100 nm大小的锐钛矿相TiO2,煅烧温度为900℃时则为300 nm金红石相TiO2.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司盘-60(span-60)为分散剂,考察了单一分散剂和复合分散剂的种类与用量对TiO2颗粒在四氯乙烯溶液中的分散率及分散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分散剂SS及CS的分散率曲线具有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出现极大值的特征;相对于单一分散剂,SS、CS分散率取得极大值时分散剂的用量更小.  相似文献   
9.
无机纳米粒子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近年来无机纳米粒子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概括了纳米粒子改性环氧树脂的方法,详细介绍了氧化硅、氧化铝、蒙脱土、氧化钛、碳酸钙等纳米粉体以及碳纳米管等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取得的研究进展,展望了此类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Pechini溶胶-凝胶法制备电子墨水用TiO2白色显色颗粒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采用Pechini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了适于电子墨水用的实心球形TiO2白色显色颗粒,颗粒粒度约为300 nm。采用热重-差热、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分析方法,研究了前驱物的组成对所得颗粒的形貌、粒径和分散程度的影响规律以及TiO2颗粒的晶相转变温度。研究表明:络合物经过煅烧,在500℃时开始出现锐钛矿相TiO2,800℃时由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转变;不同条件下制备的TiO2均为球形颗粒,TiO2颗粒的粒径随Ti(SO4)2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当柠檬酸的质量分数为12%时,TiO2颗粒的粒径有最小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