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3篇
机械仪表   1篇
轻工业   2篇
无线电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别利用直接法和间接法,制备了基于PDMS(聚二甲基硅氧烷)基底的金属可调谐光栅。由于在金属举离过程中PDMS遇丙酮溶液溶胀,导致直接法在机械调谐过程中光栅严重断裂,而利用间接法可以克服此问题。利用PDMS高弹性的特点,通过控制PDMS的纵、横向拉伸程度,对光栅周期进行连续、任意调谐,可获得预定的目标周期。  相似文献   
2.
根据微弱能量收集系统的应用需要,设计了一种宽电压范围的折叠式低电压、低功耗迟滞比较器。在比较器输入级、输出级分别利用偏置电路和内部节点对尾电流管进行偏置,实现了根据现场工作电压的变化自动调节尾电流,达到降低功耗、加快输出响应速度的目的。基于0.18 μm CMOS工艺进行设计。仿真结果表明,该比较器在0.8~1.2 V电源电压范围内正常工作,迟滞电压在15~70 mV范围内可调,最低功耗为0.15 μW。  相似文献   
3.
设计了一种两级低电压自启动电路,实现低输入电压条件下热电能量收集系统的自启动。在第一级自启动电路中引入一种新型堆叠式反相器,构成环形振荡器结构,在低供电电压下产生较大的振荡摆幅;第二级自启动电路由高幅值时钟产生电路与电感复用升压电路构成,进一步提高输出电压;由电压检测电路以及辅助电路构成的控制电路实现了第一级自启动向第二级自启动的转换,以及第二级自启动向主升压转换的过程。基于0.18 μm CMOS工艺设计该自启动电路,版图后仿真结果表明,在190 mV的TEG输入电压,以及11.8 μA的负载电流情况下,自启动电路可产生825 mV输出电压,转换效率可达到56.5%,实现能量收集系统的自启动功能,保证后级主升压电路的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4.
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采集不同的硫酸盐溶液中的氢核的横向弛豫时间T2,比较了纯水和不同浓度硫酸盐溶液中的氢核的核磁共振信号,分析了不同金属阳离子对溶液中氢核的影响,并对金属离子盐溶液中的氢核的弛豫时间与金属种类和浓度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金属离子钠、镁、铝、钾、铁、锰、铜和锌均能加快氢核的核磁共振弛豫衰减速度,具有促进水分子结合的作用。随着金属离子浓度增加,T2均变小。浓度相同的情况下,金属离子对液体中氢核的的影响由强到弱为:Mn~(2+)Fe3+Cu~(2+)Mg~(2+)Al~(3+)Na~+Zn~(2+)K~+。  相似文献   
5.
四针状氧化锌晶须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多功能材料,因具有独特的性能而在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氧化锌晶须的结构、基本性能、制备方法及在增强材料、抗静电、抗菌和光催化等方面的应用。指出了存在问题,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宣艳 《硅谷》2014,(24):225-225
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与检修是保证设备能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企业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企业机电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严重影响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亟需采取有效的措施强化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与检修维护。文章分析了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探析了机电设备检修的有效措施,旨在为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与检修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科学研究发现,采用物联网和智能电网相互合作的方式,恰好使物联网的优势得以发挥,同时使得智能电网在信息化、可靠性以及安全性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本文将对智能电网环境中的物联网技术应用作出相应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8.
为了充分地利用甘蔗皮资源,提高其应用价值,本文以紫皮甘蔗为研究对象,采用X射线技术对其不同部位的成分、微纤丝角和相对结晶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紫皮甘蔗的硬质皮层的主要成分是C、O和少量的N、Si、Ca等元素。从底部到末梢,微量的N、Si、Ca等元素的含量逐渐减少,从底部向顶部O/C比先减小后增大。皮层纤维素的结晶度在34.02%~41.05%之间,平均值为35.49%,自下而上呈减小趋势;皮层纤维素的微纤丝角在48.00?到68.08?之间,平均值为52.23?,从底部到顶部呈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
本系统将基于FC和干兆以太网的双网架构的存储区域网组网技术应用于卫星收录共享网络,在卫星收录共享网络系统中实现12路多讯道并发收录任务以及资料的采集、保存和管理。本文通过对存储区域网的选型及设备配置的讨论,形成了完善的存储网络组网技术方案,从而为卫星收录网的存储技术提供了稳定、安全、可靠的网络运行环境。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节目收录系统功能、工作流程等的介绍,以及对节目收录系统的选型及设备配置的讨论,详实介绍了作为全台网重要组成板块之一的收录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情况,为同时收录12路外来信号提供稳定、可靠的网络运行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