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2篇
无线电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城市整体颗粒物空气污染情况下,构成城市肌理的普通街区中PM_(10)、PM_(2.5)浓度存在显著的差异性,绿色基础设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基于武汉市8个国控点与2个课题组自测点的PM_(10)、PM_(2.5)数据,以及遥感影像解译的不同街区绿化覆盖率,探索二者之间的深层量化关系规律。结果表明:在普通的直径1 000m的城市街区中,绿化覆盖率与PM_(10)、PM_(2.5)浓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绿化覆盖率每提高10%,可分别降低PM_(10)、PM_(2.5)浓度13.83%、7.58%,增加街区尺度的绿化覆盖率能在直径500~600m范围内显著降低PM_(2.5)、PM_(10)浓度。  相似文献   
2.
应用二维漂移扩散模型研究具有分立吸收层、渐变层、电荷层和倍增层结构(SAGCM)的InGaAsP-InP雪崩光电探测器(APD),仿真分析了不同电荷层、倍增层厚度和掺杂浓度对电场分布、电流响应及击穿电压的影响,特别是参数变量对增益计算模型的影响,载流子传输过程的时间依赖关系和倍增层中所处位置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较高掺杂浓度和较薄电荷层结构可以改变器件内部的电场分布,进而提高增益值.当入射光波长为1.55μm,光功率为500 W/m2时,光电流响应量级在10-2A;阈值电压降低到10V以下,击穿电压为42.6V时,器件倍增增益值大于100.  相似文献   
3.
构成城市肌理的普遍街区的空间形态与颗粒物浓度存在显著差异。基于武汉市18个空气质量监测点的PM_(10)、PM_(2.5)数据与二维、三维街区形态指标,揭示不同街区形态与PM_(10)、PM_(2.5)之间的深层关系规律,以期为城市规划管控提供参考。双变量相关分析与一元回归分析揭示了街区形态与PM_(10)、PM_(2.5)的相关性及其影响规律,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揭示不同街区形态对PM_(10)、PM_(2.5)变化的贡献度。结果表明,街区之间的平均PM_(10)、PM_(2.5)浓度分别在城市平均水平55%~106%、59%~117%之间浮动,绿化覆盖率、道路面积率和相对高程对PM_(10)、PM_(2.5)具有显著影响,相对高程与绿化覆盖率对PM_(10)变化的贡献度达83.0%,绿化覆盖率对PM_(2.5)变化的贡献度达72.5%,道路面积率对PM_(10)、PM_(2.5)变化的贡献度分别为17.0%、27.5%。  相似文献   
4.
GaAs/InGaAs量子点光电探测器,在633 nm激光辐射3.5 nW条件下,器件偏压-1.4 V时,测得响应电流8.9×10-9A,电流响应率达到2.54 A/W,量子注入效率超过90%。基于GaAs/InGaAs量子点光电探测器的高量子注入效率、高灵敏度等特点,采用具有稳定的电压偏置,高注入效率和低噪声特点的CTIA(电容互阻跨导放大器)作为列放大器读出结构,输出部分采用相关双采样(CDS)结构去除系统和背景噪声。实验结果表明,在3.5 nW的微光辐射下,器件偏压为-2.5 V时,50μm×50μm像素探测器与读出电路互联后有7.14×107V/W的电压响应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