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无线电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无氧溅射方法制备OLED的ITO透明电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氧化铟锡(ITO)合金材料作为靶材,通过射频磁控溅射制备ITO膜.将获得的ITO膜应用于结构为ITO/m-MTDATA(30 nm)/NPB(20 nm)/Alq3(50 nm)LiF(0.8 nm)/Al(100 nm)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得到了最大亮度为11560 cd/m2(电压为25V)、最大效率为2.52 cd/A(电压为14 V)的结果.为了获得双面发光,制作了结构为ITO/m-MTDATA(30 nm)/NPB(20 nm)/Alq3(50 nm)LiF(0.8 nm)/Al(20 nm)/ITO(50 nm)的器件,其阳极出光的最大亮度为14460 cd/m2(电压为18V)、最大效率为2.16 cd/A(电压为12V),阴极出光的最大亮度为1 263 cd/m2(电压为19 V)、最大效率为0.26 cd/A(电压为16V).  相似文献   
2.
利用J2EE构建XML Web Services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IT界设想的Web服务是一种可以结合现在WWW技术和组件对象技术的优点而避免其缺点的技术。虽然Web是基于开放而简单的Internet标准,然而现在基于Web的对象技术标准却过于复杂繁多,且依赖复杂的局域网底层构造,从而使不同组件间的相互操作出现严重的问题。该文研究在XMLWebServices架构下,利用J2EE技术,提供新一代网络应用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有机/无机/有机结构的封装薄膜水汽透过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减少原子层沉积(ALD)方法在氧化物薄膜制备过程中ALD反应气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性能的影响,利用旋涂光交联聚合物技术,直接在OLED上形成有机/无机/有机3层结构的保护薄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的表面形貌分析表明,3层结构的封装薄膜表面平滑且致密,减少水(H2O)汽在氧化物表面积聚,降低H2O对氧化物薄膜的腐蚀作用,且成膜过程对OLED的各功能层没有伤害。经Ca薄膜的电学方法测量证明,这种3层结构的封装薄膜对气体有极高的阻隔作用,其H2O汽透过率(WVTR)可以达到9.0×10-5 g/(m2·day),从而实现了对OLED的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4.
李慧盈  骆杨  陈平  段羽 《中国通信》2012,9(2):66-71
In this paper, we demonstrate that controlled dopant-concentration is an essential issue for charge carriers transporting in red Phosphorescent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PHOLED). Carriers transport via dopant molecules in the emitting layer with a single host, however, via both dopant and host molecules when their energy levels are well aligned. Conditions for reduced driving-voltage and enhanced efficiency of red PHOLED are obtained by employing a mixed host structure. A pure red PHOLED with color coordinates of (0.67, 0.33) has been realized by using only 4 wt% dopant, The device achieves 100 cd/cm2 at 2.9 V, with corresponding power efficiency of 9.3 lm/W and ex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 of 14.3% .  相似文献   
5.
以磷光染料iridium (III) bis [(4,6-di-fluoropheny)-pyridinato-N,C2′] picolinate(Flrpic)掺在4.4′-bis (9-carbazolyl)-2,2′-dimethyl-biphenyl(CDBP)中作为蓝光发光层,tris (2-Phenylpyridine) iridium(Irlppy)3和bis (1-phenyl-isoquinoline) acetylacetonate iridium (III)(Ir(piq)2)(acac)共掺在4,4′-N,N′-dicarbazole-biphenyl(CBP)中作为绿光和红光发光层,制备了高效白光器件.通过控制染料的浓度和发光层的厚度调节颜色,实现白光发射.器件的最大亮度为17 V时37 100 cd/m2,最大效率为5 V时7.37 lm/W.当亮度从1 000 cd/m2 到30 000 cd/m2色坐标由(0.41,0.42) 变到(0.37,0.39).  相似文献   
6.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新型薄膜封装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针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在空气中水汽和O2作用下寿命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对OLED进行薄膜封装方法。封装薄膜由电子束蒸镀Al2O3薄膜和原子层沉积(ALD,atomic layer deposition)Al2O3薄膜相结合形成。利用Ca薄膜电学测试方法测定封装薄膜的水汽透过率(WVTR)。具体实现方法是,采用玻璃作为衬底,在100nm的Al电极上蒸镀200nm的Ca膜,然后对整个系统进行薄膜封装,只留出Al电极的一部分作为探针接触电极。实验发现,采用电子束蒸镀结合ALD的Al2O3薄膜封装,Ca薄膜变成透明的时间比未封装或采用单一结构封装得到了延长。为了检验薄膜封装效果,制作了一组绿光OLED,器件结构为ITO/MoOX(5nm)/mMTDATA(20nm)/NPB(30nm)/Alq3(50nm)/LiF(1nm)/Al,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薄膜封装方法对器件进行封装,器件的寿命得到了延长。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吉林省保障性住房工作效率,运用管理信息系统业务重组的基本方法,对现有系统进行改进与创新.主要提出的创新点有:准入与分配系统自动化的完善、用户层级与访问权限的明确、逐级分配体系与自动分配模式的创新、退出模块的改进、动态监管的创新等.希望通过对此系列的研究,能更好地帮助吉林省保障性住房相关部门在未来几年的保障性住房工作中,公平、公开、公正地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现阶段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趋势,深层次挖掘出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价值,归纳总结了各专业及各建造过程的BIM协同设计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流程,从本质上分析了装配式建筑"设计—加工—装配"过程的BIM协同应用问题及对策,为促进装配式建筑建造全流程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首先制备了结构为ITO/m-MTDATA(30 nm)/NPB(20 nm)/CBP:FIrPIC(10%,30 nm)/5,6,11,12-tetraphenylnaphthacene(rubrene)(x nm/Bphen(40 nm)/LiF(0.8 nm)/Al的器件.此器件效率降低,为提高效率,我们又制备了另一器件,其结构为ITO/m-MTDATA(30 nm)/NPB(20 nm)/rubrene(0.2 nm)/CBP:FIrPIC(10%,30 nm)/Bphen(40 nm)/LiF(0.8 nm)/Al.此器件亮度效率及色坐标均有所改善.此器件的最大亮度为14 V时,10050 cd/m2,最大效率为8V时,4.59(cd/A),7 V时,1.89(lm/w).1000 cd/m2时的效率约为4.00 cd/A(10 V时,1.25 lm/w).当亮度由1354 cd/m2变到10050cd/m2时,色坐标由(0.33,0.37)变到(0.34,0.37).  相似文献   
10.
基于DSA-ph的高效蓝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NPBX掺杂3%的DSA-ph作为发光层,BCP或TAZ作为空穴阻挡层,Alq3或Bphen作为电子传输层制作了一组蓝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通过调整不同的空穴阻挡层与电子传输层之间的组合,得到了一组高效的蓝光OLED。测试结果表明,当空穴阻挡层为TAZ,电子传输层为Bphen时,器件的性能最优。当驱动电压为5V时,器件最大电流效率为4.59cd/A。在12V时亮度最大,为6 087cd/m2。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