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9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3篇
建筑科学   14篇
轻工业   6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无线电   259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7篇
自动化技术   14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1篇
  1997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为了改良现有网络更好的为网络上的新业务服务,下一代的电信级城域以太网逐渐浮出水面,它从设计理念,网络实施,城域网规划,QoS保障,与前一代的城域网相比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下面我们着重从QoS角度对新型的电信级以太网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ADSL因其技术成熟、传输距离远、带宽高且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电话线资源等优点,受到了中国各大运营商的广泛青睐.ADSL的建设也已经处于高速成长期,各地的运营商都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扩容工作,为更多的用户提供宽带接入服务.下面着重分析了城乡边缘用户ADSL接入模式.  相似文献   
4.
新形势下广电行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竞争取胜成了当前广电行业的热门话题。本文以金华广电作为典型案例,主要探讨广电宽带运营系统的设计和建设,从而给广大广电用户提供一种新思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融合是电信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一直追求的目标,从普遍认可的“三网合一”的理念,到现在综合接入和NGN软交换技术的实现,都越来越强烈地传达着网络融合的信息,体现出网络融合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随着NGN的到来,传统接入层的建设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网络发展的要求,接入层的设备应该具有接入NGN的能力、提供统一的综合业务管理平台、具有大容量的多业务融合接入能力,具有性价比更高的建设优势。  相似文献   
7.
北电网络 《世界电信》2002,15(10):52-54
光通信仍将在未来电信竞争中扮演制高点的角色。运营商建设光网络首先应充分利用光层的技术,提高系统容量,降低系统成本;其次应提供多业务接入平台;最后发展智能光传输网络,增强网络适应能力。北电网络具有优势的城域网络技术集中在三大领域,即城域DWDM、多业务提供平台(MSPP)和弹性分组环(RPR);北电网络OPTera城域系列产品正是在上述技术优势支撑下的产品。  相似文献   
8.
广东顺德美的企业集团是目前国内家电企业中经营小家电较早、产品系列最多、市场份额最大的企业。最近3年内,美的集团的销售收入近乎翻了两番。美的也由此成为顺德市这一“家电王国”内第一家销售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的企业。由于美的集团的迅速增长和扩大.迫切需要稳定、高效的数据网络来保证公司的日常运作和生产流程的管理。  相似文献   
9.
随着移动通信的日益普及,广大用户对网络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用户对网络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必须要加强网络优化工作,提高网络优化水平。网络优化的主要手段有路面测试、室内测试、投诉分析等前台方法,以及话统分析、性能分析、计算机仿真等后台方法,在实践中发现,这些手段一方面存在耗费人力,时间以及修正模型困难等麻烦,另一方面由于方法的局限性导致网络优化与市场分析,客户服务等专业结合不紧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不能在根本上改善网络质量,满足用户需求。[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10月24日,全国人民还沉浸在17大胜利召开的喜悦之中,西昌又传来了举国欢庆的喜讯,18时05分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顺利发射升空,24分钟后,星箭分离,卫星送入近地点高度205公里、远地点高度50900公里,周期约16小时的超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实现了准时发射、准确入轨的目标,发射阶段取得了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