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2篇
轻工业   3篇
无线电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李小方  王琼华  张超  周磊  焦甜甜   《电子器件》2008,31(1):338-339
提出显示需要的一种宽带多层介质半反镜.采用对称膜系结构进行设计,并用共轭梯度法进行仿真优化,得到的多层介质半反镜在可见光波长范围都有很好的半反半透特性,并且对入射光的角度不敏感,从而保证了显示系统的亮度均匀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冷冻鱿鱼滑制品品质的稳定性,本研究以秘鲁鱿鱼为原料,通过测定鱿鱼滑的凝胶强度、持水性、水分分布状态、Ca2+-ATPase活性和微观结构等指标,探究不同添加量的海藻糖(2%、4%、6%)、乳糖醇(2%、4%、6%)和乳酸钠(2%、3%、4%)对鱿鱼滑在冻藏150 d的冷冻保护作用及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添加量的增加,海藻糖、乳糖醇和乳酸钠均能显著提高鱿鱼滑在冻藏期间的凝胶强度和持水性(P<0.05)。在冻藏150 d后,6%海藻糖、6%乳糖醇和4%乳酸钠组鱿鱼滑Ca2+-ATPase活性分别为0.28、0.26和0.30μmol Pi/(mg prot·h),显著高于空白组0.17μmol Pi/(mg prot·h)(P<0.05),延缓了鱿鱼滑肌原纤维蛋白的变性程度。电镜扫描图(SEM)显示,随着冻藏时间的延长,相比乳糖醇组及空白组,添加6%海藻糖和4%乳酸钠的鱿鱼滑微观组织较为紧密,较好地保持了鱿鱼滑的凝胶网络结构。结合感官评定,添加6%海藻糖能够提高冻藏后鱿鱼滑的口感和整体接受度。综上,6%海藻糖可有效延缓鱿...  相似文献   
3.
焦甜甜  胡仰栋  伍联营 《现代化工》2012,32(8):101-103,105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的实际工业生产为基础,建立胺盐光化反应的数学模型,并计算出反应活化能。针对动力学参数的不确定性,提出一种模拟分析方法。该方法应用Aspen Plus软件,假设胺盐反应完全,对反应精馏塔内不同工况进行指前因子估算及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胺盐消耗量在第N-1块塔板处出现最小值;不同工况沿塔板温度变化不大;沿塔板液相胺盐摩尔分数变化较大,光气摩尔分数变化较为缓和。  相似文献   
4.
对化工流程中的关键工艺参数进行辨识,对认识过程操作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TDI生产过程为对象,发展了一种辨识流程参数的优化方法。所要辨识的工艺参数F_A和F_B属于循环物流中的参数,故以模拟初值与实际计算值平方差最小为优化目标,F_A和F_B为决策变量,结合2个等式约束方程建立优化模型。通过求解出满足目标最优化的解,使隐藏在流程中的特征参数即F_A和F_B被挖掘出来。同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决策变量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此优化方法对解决类似隐性参数辨识问题以及分析复杂化工流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鱿鱼滑在加工中的冻融稳定性和产品品质,以秘鲁鱿鱼为原料,选用不同淀粉(玉米淀粉、木薯淀粉、木薯羟丙基淀粉、木薯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蜡质玉米乙酰化双淀粉己二酸酯)与鱿鱼鱼糜进行复配,制备成鱿鱼滑,研究添加量为2%时不同淀粉对0、4、8、12次冻融处理后鱿鱼滑冻融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冷冻-解冻次数的增加,鱿鱼滑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 TVB-N)含量显著升高(P<0.05),持水性、凝胶强度、储能模量(G′)等显著下降(P<0.05)。添加玉米淀粉和蜡质玉米乙酰化双淀粉己二酸酯的鱿鱼滑在反复冻融12次时,TVB-N含量超过GB 2733—2015标准(30 mg/100 g),为35.81和30.35 mg/100 g。添加木薯羟丙基淀粉的鱿鱼滑反复冻融12次时的TVB-N值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为25.10 mg/100 g。添加木薯羟丙基淀粉可显著减少鱿鱼滑冻融过程中的水分损失,反复冻融12次时鱿鱼滑的持水性为86.37%,在提高鱿鱼滑的质构特性和抗冻融性能的同时,维持了冻融过程中鱿鱼滑微观...  相似文献   
6.
为了确定非漂洗鱼糜即食食品的最佳配方,研究其加工过程中的品质变化,以感官和质构特性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马铃薯泥、蛋清粉、猪油和水的最佳添加量;在此基础上,分析干燥方式和杀菌温度对产品持水性、失水率和色泽的影响,确定最佳加工工艺。结果表明:非漂洗鱼糜即食食品的最优配方为蛋清粉25%、马铃薯泥30%、猪油6%、水100%,最佳干燥工艺为冷风干燥10 h,最佳的杀菌温度为105 ℃。产品加工过程中,失水率随着干燥时间的延长均显著上升,当冷风干燥10 h时非漂洗鱼糜的失水率为39.06%,持水率为84.33%,热风干燥150 min时失水率为34.58%,持水率为83.5%。随着杀菌温度升高,非漂洗鱼糜制品呈现L*值逐渐降低、a*值和b*值逐渐升高的趋势。该研究可为非漂洗鱼糜即食食品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3DS MAX的集成成像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集成成像(II)是一种利用二维微透镜阵列进行三维信息的记录和重现的技术.介绍了集成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优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设计和动画制作软件3DsMAX的II技术,利用3DS MAX来实现II的三维信息的记录,利用显示器和菲涅尔微透镜阵列组成的实验装置实现II的三维信息的重现,解决了常规II技术存在的空间反转和串扰问题,从而研制出基于Il技术的原理性裸眼三维显示器.  相似文献   
8.
煤快速热解/循环流化床燃烧/催化反应器耦合分级转化工艺易于操作维护,经济效益显著,是实现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但由于煤快速热解工艺产生的焦油油质偏重、污染元素含量较高,造成催化剂频繁失活及再生,因此制备了一种廉价高效的非再生性催化剂。在固定床催化反应装置上,以低温煤焦油为原料,以天然白云石为研究对象,考察催化剂煅烧温度及改性方式对煤焦油催化裂解特性的影响。在催化剂最佳制备条件下制备了1%Ni/2%Fe-白云石催化剂,考察了反应温度对煤焦油催化裂解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煅烧温度升高,促进白云石主要组分CaCO3和MgCO3转化为CaO和MgO活性物质,天然白云石催化剂活性逐渐升高后趋于稳定,最佳煅烧温度为750℃;单独引入Fe后并未促进焦油裂解,同时引入Ni和Fe,明显改善了天然白云石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最佳改性方式为1%Ni/2%Fe-白云石;助剂Fe的引入保护了活性组分Ni的硫中毒失活,同时引入Ni和Fe缓解了催化剂的烧结现象,且Fe作为助剂可减缓催化过程中积碳的产生,Ni改性后白云石催化剂促进了脂肪族化合物及含硫化合物的裂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