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7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无线电   2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4 毫秒
1.
将卷积码成功地应用到直接检测的光正交频分复用(OFDM)光纤传输实验系统。实验中,产生了2 Gb/s的QPSK OFDM编码光信号,并成功地在标准单模光纤中传输了200 km,和没有采用卷积码的相比,系统的误码性能获得明显提高。在误码率10-3时,可节省1 dBm左右的光功率。实验结果表明,卷积码可应用到OFDM系统。  相似文献   
2.
工作流将业务过程分解为有序的步骤并分配人力资源加以执行.资源分配受访问控制约束及资源异常干扰,存在可满足性和鲁棒性问题.而其鲁棒性验证又依赖于其可满足性判定,目前通过求可满足性的一个解来完成.本文提出另一种途径,通过统计解的个数来完成判定.特别地,通过多项式计数归约为有求解器可用的#SAT问题,给出了互斥和绑定约束下的可满足性计数算法.实验表明,相对目前时间复杂度最低的可满足性求解算法,该可满足性计数算法显著提高了实际判定效率和适用规模.  相似文献   
3.
针对用于工作流可满足决策的模式回溯技术如何平衡性能与代价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对部分模式解及时进行授权匹配验证的优化方法,牺牲一定验证效率以增强剪枝能力。就仅受互斥约束的问题情形,利用实例难易程度的两极分化现象对总体时间性能进行了分析。随机生成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这一优化极大地降低了模式回溯在难实例上的时间代价,而对易实例执行时间的影响很小,且相对于其他基于动态规划的代表性算法,优化后的算法在时间和空间性能上均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4.
An efficient post-coding strategy is proposed in this letter to reduce the 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 (PAPR) of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signals for optical intensity modulated direct detection (IM/DD) systems. The post-coding scheme based on discrete cgsine transform (DCT) is employed after the 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IFFT) in the transmitter to reduce the PAPR of OFDM signals. This method is different from the conventional pre-coding scheme which is employed before IFFT opera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s demonstrate that the new DCT post-coding strategy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PAPR than the conventional pre-coding scheme. Meantime, the bit error rate (BER)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post-coding system can be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pre-coding scheme.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萍乐坳陷曲江向斜上二叠统乐平组页岩气和煤层气的地质条件和资源潜力,对研究区曲页1井的岩心、录井、有机地化、岩石学和储集物性等资料进行分析,并采用现场解吸等手段对乐平组煤层气和页岩气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乐平组老山段暗色页岩累积厚度为183 m,煤层累积厚度为7 m,气测录井揭示乐平组含气层段厚度可达356 m;优质页岩总有机碳含量平均为2.98%,镜质组反射率平均为1.88%,处于高-过成熟热演化阶段,以生干气为主,现场解吸含气量最高可达2.1 m3/t。曲页1井乐平组煤层为煤质好的中阶煤,单层厚度大,含气量高。萍乐坳陷乐平组页岩储层的含气量随埋深增加而增大,具有典型的浅层页岩气特点。  相似文献   
6.
静态[k]弹性反映安全工作流从资源失效异常中恢复运行的能力,但其验证须求解多达[C(|U|,k)]个工作流可满足决策问题([U]为资源集),代价巨大。已有工作提出通过1次工作流可满足计数来量化其异常恢复能力,但该指标相当粗糙,仅能在可满足无解情形下给出精确的否定结论。对互斥和绑定约束下的工作流,建立了以[k]弹性可满足计数下界概念为核心的新颖模型,并首次证明了一个非平凡的下界,由此可将[k]弹性的否决条件从可满足无解推广到有解情形,具有理论上的代表性意义,也扩大了前述指标精确适用的范围。  相似文献   
7.
在岩心观察和实验测试的基础上,对习页1井钻遇的五峰组—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岩性、地球化学特征、储层特征以及含气性进行系统研究,以期对贵州页岩气勘探开发、有利区优选以及资源潜力评价提供地质依据。研究表明,富有机质页岩为碳质页岩和硅质页岩,主要位于五峰组和龙马溪组底部,为深水陆棚沉积,具有有机质丰度高、热成熟度高、有机质类型好、含气量大的特点,说明黔西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段具有良好的页岩气形成的地化条件;从水下隆起—浅水陆棚—深水陆棚环境富有机质页岩自生石英含量逐渐增加,黏土矿物含量逐渐减少;富有机质页岩段储集空间以有机质孔隙为主,天然气多以吸附形式存在;页岩形成的沉积环境和保存条件是控制我国南方地区页岩气含量高低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8.
贵州黔西北地区除少量常规油气井外,基本属于非常规油气空白区。为探明黔西北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聚集条件,进行区域调查、钻井和实验测试分析。区域调查显示龙马溪组泥页岩主要分布在黔西北北部地区;实验测试探明了泥页岩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物性特征;现场解吸实验表明龙马溪组泥页岩具有良好的含气性。与美国主要产气页岩相比,黔西北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泥页岩具有更好的生气、聚气条件,具有良好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9.
辽河坳陷沙三、沙四段泥页岩微观孔隙特征及其成藏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深入研究辽河坳陷次级凹陷沙河街组三、四段泥页岩储层孔隙特征及成藏意义,选取了5口泥页岩钻井岩心样品进行了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FIB-SEM)、氦气吸脱附、X-衍射全岩分析、干酪根镜检及配套有机地化等实验,从微观孔隙结构到成藏意义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研究层段共存在粒间孔、粒内孔、晶间孔、溶蚀孔、有机孔、微裂缝6种孔隙类型。孔隙发育不仅与沉积压实、胶结、溶解作用相关,另外还与页岩岩性、矿物组构、有机质类型、有机地化等因素密切相关。粘土矿物集合体粒间孔和层间微孔缝对页岩油气的赋存和运移贡献最大,且是页岩储层各向异性(渗透率)的主要控制因素;溶蚀孔及晶间孔次之;有机孔因相对不发育,对页岩油气的渗透贡献较小,但仍然是吸附态页岩油气的主要场所;微裂缝的影响不容忽视,是沟通宏孔与中孔的主要微通道。另外,低熟条件下粘附-结合态有机质中有机孔的大量发现表明粘土矿物对有机质的早期催化生烃起到重要作用,同时,有机质与矿物(主要是粘土矿物)紧密共生的保存特点,也反映了有机质保存形式与油气生成之间的密切关系。实验同时表明无定形体是研究层段生成页岩油气的主要贡献者。  相似文献   
10.
文章提出了基于认知无线电的光纤无线通信系统-无源光网络(ROF-PON)光无线接入网络系统结构。该方案光纤中直接传输射频信号。光层可采用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WDM-PON)技术(也可以是一个定制的光接入层)。远端的光网络单元(ONU)将得到的传感信息回传到中心局(CO),应用认知无线电技术进行处理。频谱感知和信道接入等都在CO处理,降低了整个系统的复杂度,发挥了光纤无线通信系统(ROF)的优势,也发挥了认知无线电在管理频谱方面的特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