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4篇
机械仪表   1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以西北电网酒泉风电系统为算例,分析了不同风电机组类型、不同风电容量、不同并网位置对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恒速风力机模型和直驱式同步发电机模型,风电场采用双馈异步发电机模型并网对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影响较好;随着双馈并网有功出力的增加,系统小干扰稳定性减弱;选择合适的风电场位置可以为系统提供较好的阻尼。  相似文献   
2.
3.
本文通过收集永857井组的测井解释资料和成果参数,对永857井组测井资料和参数进行分析对比,得出同台井组层位间、井与井之间的含油对比结果。再结合试油、试产资料进行验证、总结,可以对这些测井资料的油藏有新的认识。从而学习一种方法来提高测井资料解释的符合率。  相似文献   
4.
炎症性肠病是发生在肠道的慢性且反复发作的炎性疾病。传统的药物治疗虽能缓解临床症状但却存在一 定的副作用。蛋源性活性组分是近期食品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禽蛋组分的抗菌、抗病毒、降血压、抗氧 化、抗炎以及免疫调节等功能活性已被相继证实。蛋源性活性组分的开发应用有望为炎症性肠病提供新的治疗策 略。本文综述了氨基酸、多肽、蛋白质和脂质这些蛋源性活性组分的抗炎活性以及其对炎症性肠病缓解作用的分 子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对其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蛋源性抗肠炎活性组分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应用开发提 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分析直罗探区部分探井的试油成果数据,对比其测井解释成果资料,结合该区域地质特征,重点对本区三叠系延长组长2+3油层的四性关系进行分析,作归纳总结。由此加强对该区长2+3的油层认识,对测井资料做到精细解释,及时发现并准确识别油层,同时对油田的增储上产、提高采收率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人工智能系统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基于Agent的以工序为最小加工单位的车间自动触发系统。设计了该系统的框架和3种基本结构,并给出了结构之间的功能和关系,介绍了系统的主要功能和基本流程。最后通过建模分析证明了该系统能够更好地适应紧急任务的加工。因此,基于多Agent结构的工艺流程触发系统能够更好地提高车间的加工效率,适应紧急任务的加工。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们油田的自身测井板块,相比较国内的其他油田是比较薄弱的,为了适应现代化油田的建设需要,提升技术和硬件实力,追赶国内先进同行,我们必须加快新测井平台和测井项目的引入,更好的为油田开发做出应有的贡献。本文主要对延长测井新引进的几种测井项目的原理进行分析介绍,并对新项目与常规测井项目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水平井技术取得了明显进步。水平井的开发对于降低勘探成本、提高产能具有重要意义。水平井测井解释技术是在水平井开发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专业化技术,在石油工业快速推进的今天,加强水平井测井解释技术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将重点分析当前水平井的测井解释技术。  相似文献   
9.
二维条码在消防设备溯源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现有消防管理中的不足之处,提出消防设备溯源系统的构建设想,通过惟一性标识对消防设备进行全程有效管理.选择二维条码作为消防设备信息的载体,将其运用于消防设备的管理与溯源系统中,以达到提高消防产品质量、规范消防设施管理和促进系统信息化与现代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人脸识别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在身份认证、人机交互等应用上得到了较为理想的识别率,市场规模不断增长。然而真实场景下的遮挡问题并没有被彻底解决,如何抑制或消除遮挡对人脸关键性特征的负面影响是当前人脸识别领域的热点之一。针对遮挡导致的人脸结构信息缺失问题,对有遮挡人脸识别数据集和有遮挡人脸识别方法进行综述,首先介绍分析了一些重要的新型有遮挡人脸识别数据集;其次,归纳分析了用于解决遮挡问题的传统方法和深度学习方法,重点介绍了基于深度学习的特征鲁棒性提取方法和遮挡部位信息恢复方法;最后,总结分析了相关方法的优缺点,指出有遮挡人脸识别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