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非致冷钛酸锶钡铁电薄膜红外探测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半导体微机械 (Micro Electro MechanicalSystem ,MEMS)技术制备了具有热隔离微桥的 8× 8元非致冷Ba0 .8Sr0 .2 TiO3 薄膜红外探测器列阵原型器件。热释电性能优良的Ba0 .8Sr0 .2 TiO3 薄膜是使用浓度为 0 .0 5M的前躯体溶液、采用Sol Gel制备的。在 5~ 30℃的温度范围内 ,Ba0 .8Sr0 .2 TiO3 薄膜的热释电系数大于 2 0nC cm2 K ,在 16 .8℃处达到最大值 4 1.3nC cm2 K。在 19℃的环境温度下 ,使用 5 0 0K黑体作为红外辐射源 ,测得 10Hz调制频率下 ,探测单元的探测率D 为 5 .9× 10 7cmHz1 2 W-1。对器件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和测试条件的进一步改善可望获得更高的探测率  相似文献   
2.
利用多孔氧化铝模板法制备了两种1,3,5-trinitrotoluene(TNT)敏感的荧光共轭聚合物Tri-phenylamine-CO-para-biphenyene vinylene(TPA-PBPV)和Triphenylamine-co-para-phenyl-ene vinylene(TPA-PPV)的纳米线阵列结构.纳米线的直径在80~100 nm之间,高度在150-200nm之间.和固体薄膜相比,TPA-PBPV和TPA-PPV荧光光谱都发生了蓝移,TPA-PBPV的发射峰从485变为455 nm,PPV的峰从495 nm变为475 nm.蓝移的发光表明聚合物纳米线阵列可以抑制低能量陷阱,有望提高材料的传感性能.  相似文献   
3.
生物定量检测中,生物样品是否均匀混合的研究意义重要。石英晶体微质量天平(QCM)因其振幅谐振机理,而具备优异的超声混合性能。本文结合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工艺,利用双面曝光、QCM预支撑和120℃长时间烘胶等改进方法,制备了尺寸可控、表面平整、结合紧密的SU-8芯片主体结构,利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封装获得完整的液相混合微芯片,最后利用罗丹明B荧光染料和SiO2纳米球对芯片的混合性能进行了表征。同时,本文提供了一种小体积、便捷、通用性好的液相混合微芯片的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4.
利用烟气余热预热空气(煤气)的换热器是回收烟气余热行之有效的节能措施。应用换热器后一般燃料节约率可达10%至25%。1981年我厂与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共同消化移植了长钢、武钢由日本进口的金属片状预热器。这种预热器传热效率高、气密性好,且采用了波形膨胀器,使用寿命较长。设计金属片状预热器必须考虑燃料节省、运行安全、投资费用回收快等因素。金属片状预热器的翅片管材质如表1。  相似文献   
5.
有机磷神经毒剂可对人体健康和生命造成巨大危害,其检测技术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工作开发了基于三联吡啶的席夫碱改性结构TBH,以及性能更好的有机金属配合物TBH-Zn传感探针,并将其用于对沙林模拟物氯磷酸二乙脂(DCP)的液相检测中,此探针表现出极低的检测限,可低至26.6 nM,并对系列有机磷干扰物具备良好的选择性。相关表征和理论计算显示,金属配位结构与席夫碱结构协同调制,构造得到更高性能的“turn-on”敏感体系,荧光增强性能为TBH探针的约2.5倍。该配位型荧光探针设计策略,未来在高性能传感体系的设计中将发挥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基于MEMS的生物微喷点样技术研究是当今药物分配领域中的热点。与传统方法相比,微喷点样技术具有体积小、操作简便、速度快等优点。对近几年微喷点样技术的研究新进展进行了综述,按照驱动方式的不同对各种微喷点样技术进行了分类,并分别阐述了各自不同的制作方法,最后分析了MEMS微喷点样技术所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本文设计了区域规整的高通透性聚合物材料并应用于甲基苯丙胺(冰毒)蒸气的检测中。通过聚合物区域规整性的控制以及侧链上大位阻基团的引入,增强了材料通透性,并为气体分子增加了有效传感位点。另外,引入大位阻基团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聚合物链间π-π堆叠造成的荧光自淬灭。此外,材料拥有良好的荧光量子效率和光稳定性。通过合成区域规整的高通透性聚合物,聚合物薄膜对胺类检测的传感都有所增强,其中,对甲基苯丙胺的蒸气检测材料的荧光增强达到了最高的106%,为甲基苯丙胺蒸气的荧光增强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BST铁电薄膜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热成像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军  程建功  褚君浩  郁启华 《红外技术》2002,24(5):18-21,33
报道了基于Ba0 .8Sr0 .2 TiO3薄膜的红外探测器列阵原型器件 ,并通过将探测器器件与光学机械扫描器、红外图象采集卡、信号处理电路、热像仪系统软件和热像记录装置等组合形成整机系统 ,采用单元扫描方式 ,获得了目标物体的热图像。制作器件的Ba0 .8Sr0 .2 TiO3薄膜是使用浓度为 0 .0 5M的前躯体溶液、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的。对Ba0 .8Sr0 .2 TiO3薄膜材料的测试结果表明 ,在 5~ 30℃的温度范围内 ,Ba0 .8Sr0 .2 TiO3薄膜的热释电系数大于 2 0nC/cm2 K ,在 16℃处达到最大值 4 1.3nC/cm2 K。在 2 3℃的环境温度下 ,使用 10 0 0K的标准黑体和 35Hz的调制频率 ,测得探测器列阵探测单元的探测率D 为 2 .3× 10 8cmHz1/2 W- 1,已经能够满足红外热像仪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PbTiO3多晶薄膜的红外光谱和声子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在硅衬底上制备了PbTiO3 多晶薄膜,利用红外反射光谱测量了薄膜在室温下的声子谱,并首次观察到8 个红外活性的声子模,分别位于81、155、207、300、344、460、500 和621cm - 1,其中位于300 和460cm - 1的两个声子模以前未曾见报道过.与单晶相比,除了位于155cm - 1的声子模向高波数移动之外,其它的声子模均向低波数移动,并讨论了影响声子模移动的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