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5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含有 DIE 和 AA-1组合添加剂的碱性锌镍镀液中获得同基体结合好、光亮 Zn-Ni(5~10wt.%)合金镀层。锌、镍共沉积表现异常;添加剂阻化锌和镍的共沉积,使沉积物晶粒细化;电沉积电位对 Zn-Ni 合金镀层的化学组成和相组成有影响,意味着在不同的电位下电沉积机理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铜的耐蚀性,用自组装技术在铜表面上制备了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TS)自组装膜. 利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该膜的结构,运用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图谱等电化学方法考察了 MPTS膜在0.5 mol/L NaOH溶液中对铜电极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MPTS在铜表面可能以化学吸附方式强烈吸附到铜表面, 同时在表面以Si-O-Si键自我交联形成了线性低聚物, MPTS浓度越高, 其膜更致密.与裸铜电极相比,经MPTS修饰后的铜的腐蚀电位正移200 mV, 腐蚀电流降低一个数量级,其缓蚀效率为86.5%.  相似文献   
3.
添加剂对钯电沉积层氢含量和内应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添加剂对钯电沉积层氯含量和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有光亮剂的镀液中所获得的钯电沉积层氢含量较无添加剂的显著提高,表面活性剂可极大降低镀层氢含量。添加剂的协同作用使镀层应力状态发生变化;在电沉积初期,沉积层内应力变化较大,随后逐渐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4.
三价铬镀铬资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r(Ⅵ)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严重的危害,因此,促进了三价铬镀铬研究的发展.三价铬镀铬与Cr(Ⅵ)镀铬相比,具有很多优点.但是,三价铬镀铬要广泛应用,仍需要解决一些问题如镀液成分复杂、工艺难以维护和控制、阳极选择困难、镀层难以增厚及镀层色泽不够理想等.简要回顾了三价铬镀铬的发展历程,介绍了目前三价铬镀铬存在的问题,并着重论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次磷酸钠和甲醛为还原剂的化学镀铜工艺对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比较并评价了以甲醛和以次磷酸钠为还原剂的化学镀铜工艺。结果表明,次磷酸钠镀铜液的稳定性高于甲醛镀铜液,次磷酸钠镀液的沉积速率高于甲醛镀液。以甲醛为还原剂的镀层晶粒细小,而以次磷酸钠为还原剂的镀层呈团粒状。甲醛镀铜层铜的质量分数接近100%,次磷酸钠镀铜层中铜的质量分数为93.9%,镍的质量分数为6.1%,镀层为铜-镍合金。以甲醛为还原剂的化学镀铜层的电导率、抗拉强度、延伸率等物理性能均优于次磷酸钠化学镀铜层。  相似文献   
6.
硫酸盐三价铬镀铬新工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已有的硫酸盐三价铬镀铬,镀液稳定性、抗杂质能力和工艺可操作性较差,阳极制作复杂,价格昂贵.开发出一种以不锈钢片为阳极的硫酸盐三价铬镀铬新工艺,探讨了电流密度、温度、pH值、主盐浓度等因素对电流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镀液温度为35~50℃,pH值为3.0~4.5,电流密度为1.5~5.5 A/dm2,电镀时间在3~5 min时,能得到光亮且结合牢固的镀层;电流效率可达30%左右;霍尔槽阴极镀层覆盖长达10cm;分散能力达到60%左右;镀液抗杂质性能好;pH值升高到6.5再回调至正常范围后,镀液仍可以使用.该工艺有效克服了目前硫酸盐三价铬镀铬的缺点,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7.
铜镀层织构和内应力的X-射线衍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X-射线衍射法研究光亮酸性镀铜常用的添加剂:2-四氢噻唑硫酮(H_1)、苯基聚二硫丙烷磺酸钠(S_1)及Cl~-离子对铜镀层的织构及第Ⅰ、第Ⅱ类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三种添加剂组合时,Cl~-离子对镀层的织构起主要作用;这三种添加剂对镀层各晶面的应力有着不同的影响,但第Ⅰ类应力都呈现张应力,而第Ⅱ类应力虽然其数值较第Ⅰ类应力小得多,但应力的性质却随添加剂品种及其浓度的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8.
盐酸介质中镍基合金镀层的电化学腐蚀行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含有硫酸镍、钨酸钠和柠檬酸三铵的电解液中获得镍一钨合金电沉积层。在分别含有二甲基胺硼烷和二氧化锆粒子的上述电解液中,电沉积获得Ni—W—B合金和Ni—w—(ZrO2)复合镀层。采用电化学实验方法研究所获得的Ni—W、Ni—W—B和Ni—W—(ZrO2)镀层在盐酸介质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所获得的镀层均有较好的耐蚀性;Ni—W和Ni—W—B镀层比Ni—W—(ZrO2)镀层有较好的抗腐蚀能力。  相似文献   
9.
镍钨合金电沉积的电流效率和镀层显微硬度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调节镀液中不同的Ni/W比例、温度和沉积电流密度,研究在焦磷酸盐体系中镍钨合金电沉积的电流效率、沉积层和组成和显微硬度。实验结果表明:合金共沉积的电流效率不高。为了尽量提高合金的沉积电流效率,主要途径宜增大镀液中硫酸镍和钨酸钠的浓度;提高合金沉积电流密度,降低镀液中[Ni]/[W]比例,则镀层中的钨含量增大;合金沉积层的显微硬度随镀层中的W含量提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10.
从弱碱性焦磷酸盐镀液电沉积锌铁合金表现异常共沉积性质.随着Fe~(3+)/(Fe~(3+)+Zn~(2+))比值增大,电沉积速度和电流效率有所提高,镀层中Fe含量也增大.Fe含量≤12%时呈η相,随着Fe含量增大则经(η+δ_1)相,最后转变为γ相.镀层呈层状结构,且显微硬度随Fe~(3+)/(Fe~(3+)+Zn~(2+))比值增大而提高.选择不同镀液组成和电沉积条件,可得到光亮、同基体结合好,含Fe5~15%(wt.)的锌铁合金镀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