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36篇
金属工艺   4篇
矿业工程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14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菱镁矿风化石与工业氧化铝为原料,按照尖晶石理论化学计量比对两种物料进行配料,添加不同量二氧化钛,研究二氧化钛对制备的镁铝尖晶石的组成、结构、结晶度、晶胞常数的影响,用XRD和SEM对烧后试样的相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研究.用X'pert plus软件计算相对结晶度,并分析镁铝尖晶石相的晶胞参数.结果表明:当二氧化钛添加量...  相似文献   
2.
采用高温电炉对块状菱镁矿进行煅烧,研究了块状菱镁矿烧结初期(1000~1300℃)方镁石颗粒致密化行为。结果表明:在烧结初期,方镁石颗粒致密化过程主要分为4个阶段:阶段一、颗粒表面正负离子极化,引力增加,颗粒间距减小;阶段二、颗粒间点接触,形成团聚;阶段三、颗粒间面接触,导致间隙减小;阶段四、形成烧结颈,团聚致密化程度增加。母盐假相颗粒对烧结致密化行为有重要影响,当温度在1150~1200℃区间时,假相颗粒的体积收缩,导致其比表面积和颗粒配位数降低,烧结致密化受到阻碍,出现缓滞现象,这与粉状菱镁矿烧结有显著区别。在匀速升温烧结过程中,不同的温度区间,烧结激活能不同,温度为1000~1110℃时,Q=412.368 k J/mol;温度为1110~1230℃时,Q=473.990 k J/mol;温度为1230~1300℃时,Q=385.266 k J/mol。块状菱镁矿烧结初期,随着温度的升高,方镁石颗粒烧结致密化速率先增加后减小。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钢铁生产过程中主要能耗设备的煤气使用特征及煤气分配过程中的约束,建立了以煤气消耗成本、放散成本及发电收益之和最小化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混合差分进化算法(AHDE)进行求解.算法利用蚁群算法在路径选择能力方面的优势,构造算法中差分策略选择机制提高算法的性能.通过对标准测试函数和对实际生产数据的仿真实验,验证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利用化学分析、SEM、XRD等手段,的型水泥干法窑筒体锈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有害组分碱、氯、硫等可通过砖及水泥到达筒体进行腐蚀,而且腐蚀是在氯盐催化的硫腐蚀和锈蚀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以菱镁矿尾矿、硼泥和硅石为主要原料,通过固相反应烧结制备镁橄榄石,研究随着硼泥和添加剂铁红(Fe2O3)引入量的不同对合成镁橄榄石材料相组成、结构及烧结性能的影响.利用XRD和SEM对烧后试样的矿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硼泥可以促进烧后镁橄榄石材料中晶粒异常长大,随着烧后镁橄榄石材料结构中液相的增多,系统中出现了顽火辉石相,烧后镁橄榄石材料体积密度逐渐增大,硼泥对镁橄榄石有促烧结作用.添加剂铁红与氧化镁形成镁铁固溶体,促进镁橄榄石材料结构致密,系统中引入3.51%铁红,烧后镁橄榄石材料体积密度提高24%.  相似文献   
6.
以低品位菱镁矿与天然硅石为原料,以氧化锆为添加剂,通过固相反应烧结制备镁橄榄石。研究讨论了氧化锆对镁橄榄石材料相组成、晶胞参数、微观结构及常温性能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烧后试样的相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研究。利用X′ Pert plus软件对试样中镁橄榄石相的晶胞参数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加入适量氧化锆可以促进低品位菱镁矿轻烧氧化镁粉与天然硅石通过固相反应烧结合成制备镁橄榄石。锆离子的置换作用导致镁橄榄石相的晶胞参数和晶胞体积减小。氧化锆加入质量分数为1.2%时,镁橄榄石综合性能最好,其密度为1.87 g/cm3,显气孔率为35.1%,吸水率为18.7 %,常温耐压强度为17.9 MPa。  相似文献   
7.
采用板状刚玉(<0.044 mm)、活性氧化铝(d50=1.7 μm)为主要原料,CMC为结合剂,分别制备了无添加剂、添加TiO2、添加ZrO2以及复合添加ZrO2和TiO2 4种刚玉质陶瓷蓄热体试样;试样经1550℃保温2 h热处理后,检测了其热震稳定性、显气孔率和热膨胀系数.结果表明:与无添加剂和单独添加TiO2、单独添加ZrO2的刚玉质陶瓷蓄热体试样相比,复合添加ZrO2和TiO2的刚玉质陶瓷蓄热体试样的热震稳定性显著提高,其原因是:ZrO2的马氏体相变产生微裂纹增韧、钛酸铝(AT)与刚玉的线膨胀系数差形成微裂纹增韧及AT的线膨胀系数低三者协同增韧的机制显著提高了刚玉质陶瓷蓄热体试样的热震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讨论了硅微粉及α-Al2O3微粉对抗铝浇注料施工性能、成型性能及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基质中单独引入硅微粉时,随着硅微粉加入量的增加,抗铝浇注料的用水量减少,施工性能得到改善;随着硅微粉含量增加,试样的体积密度逐渐上升,烘干及烧后高温烧后强度升高,烧后线变化逐渐下降;(2)基质中引入硅微粉和α-Al2 O3的复合粉,随着二者比例的增加,抗铝浇注料的性能不断得到改善;本试验中,当基质中硅微粉占4%,α-Al2O3占1%,此时加水量、成型性能、强度、线变化率最优.  相似文献   
9.
以用后镁铬砖回收料、镁铝尖晶石为主要原料,铝酸盐水泥为结合剂制备镁铬浇注料,研究了活性氧化铝和电熔镁砂用量对用后镁铬砖制备镁铬浇注料常温性能、热震稳定性及抗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活性氧化铝和电熔镁砂均能不同程度提高镁铬浇注料热震稳定性和抗渣性.加入活性氧化铝有利于镁铬浇注料中形成原位尖晶石,活性氧化铝加入量为5%时,热震前后试样常温耐压强度保持率为90.8%,镁铬浇注料具有较好的抗渣侵蚀性能,侵蚀层结构稳定均匀.加入电熔镁砂有利于镁铬浇注料基质中形成方镁石/镁铝尖晶石复相结构,当电熔镁砂加入量为5%时,镁铬浇注料经1500℃烧后试样常温耐压强度最大,电熔镁砂加入量为10%时,浇注料抗渣侵蚀性最好.  相似文献   
10.
针对置换流水车间调度问题,以最小化总流水时间为目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两阶段分布估计算法。第一阶段先利用NEH(Nawaz-Enscore-Ham,NEH)启发式构造一个较优的初始个体,然后随机生成初始种群,为保留种群的多样性,提出一种择优机制来选择个体并建立概率模型,同时在当代种群中利用精英机制保留当代种群中的最优解,最后利用概率模型采样并生成下一代种群。第二阶段采用插入、互换操作算子对第一阶段得到的最优解进行邻域搜索,来提高分布估计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阻止其陷入局部最优解。通过对算例进行实验、对比和分析,证明该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