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6篇
化学工业   2篇
建筑科学   4篇
能源动力   1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20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2.
3.
渤海湾盆地含油层系多、流体性质复杂且纵向多变,精准快速地识别流体难度较大,而胶囊网络深度学习法可提高储层流体录井参数识别精度.胶囊网络通过卷积结构提取不同储层流体的录井参数特征,利用胶囊网络特有向量表达特征的不变性和共变性,有效挖掘出录井评价参数与储层流体性质之间的内在关系,建立高精度的储层流体快速识别模型.以黄河口凹...  相似文献   
4.
5.
为了提高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相关二次回路的可靠性,提出一种基于多参信息量的继电保护二次回路在线监测及故障诊断方法。通过对SV、GOOSE、MMS报文的监测及分析,研究了过程层和站控层链路异常信息的特征,并提出了SV、GOOSE网络的断链、数据异常和同步性分析与预警策略。对于继电保护装置,提出二次回路在线状态监测方法、采样值异常、开关量监视及异常预警策略。通过网络报文记录分析装置或保护状态监测及诊断装置,将保护设备及二次回路各环节发生故障时的典型告警信息收集、分析、上传,构建一套继电保护二次回路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  相似文献   
6.
曹妃甸M构造潜山地层在钻井过程中一般采用欠平衡方式钻进,导致钻探过程中溢流情况频发,对井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为了在欠平衡钻井条件下精确指导钻井液密度调整,通过分析潜山地层气测录井响应特征,形成了一种基于气测参数的钻井液密度随钻调整方法,同时从统计学角度出发,提出井底压差与气测参数的相关性关系,建立了曹妃甸M构造钻井液密度调整模型,实现了在钻进过程中对钻井液密度及时、精确调整。该技术在曹妃甸M构造应用效果显著,有效防止了溢流情况的发生,确保了钻井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7.
渤海油田对于太古界潜山的勘探开发力度逐步增大,先后发现并开发了JZ 25-1南太古界潜山油气藏、BZ 19-6特大型潜山凝析气藏,有力证实渤海油田太古界潜山具备极高的勘探潜力。太古界潜山岩性以变质花岗岩为主,油气储集空间主要为裂缝,裂缝发育程度对油气藏规模评价影响巨大,所以实现太古界变质岩裂缝的快速识别对勘探作业快速决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发现,太古界潜山裂缝研究大多聚焦于变质岩储层的储集空间表征、裂缝表征、控制因素、储层分带和测井评价等方面,缺乏录井技术定量识别裂缝的研究。采用钻井参数曲线交会法、井漏法、岩心观察法、壁心观察法、岩屑微观特征法、薄片鉴定描述法将太古界变质岩裂缝分级描述为米级裂缝、毫米-厘米级裂缝、微米级裂缝、致密段4个级别。其在渤海油田近30口井的成功应用,为潜山油气勘探重大突破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对太古界变质岩潜山油气勘探的随钻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针对秦皇岛A油田储层含水高、物性差,流体性质差异大等特征,优选气测录井数据,建立低阻油层识别参数标准,形成以储层含烃指数及储层含水指数为主的识别低阻油层的技术,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较好效果,为今后该区低阻油层的识别提供了可靠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电网多重故障诊断的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多系统数据信息融合的故障诊断算法。通过对故障全过程的数据特征进行分析,以故障数据与电网结构图为基础对一次设备进行建模,形成断路器、线路、母线、主变诊断模型。对来自不同信息源(SCADA、保信系统、录波联网系统)的数据进行统一处理,形成故障全过程智能诊断数据源,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深度数据融合,提升信息的质量。充分利用故障后的断路器状态和电气量信息,对故障进行精确诊断,确定故障区域,然后,采用基于规则式的故障恢复路径算法,给出快速恢复供电的最优的路径。该系统运行情况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勘探转向中深部地层和复杂储层,测井更难随钻评价储层流体性质,滞后于地质界面识别,这就迫切需要利用录井手段完成地质勘探.录井作业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井场随钻地质跟踪,解决关键地质界面识别和流体实时解释评价等问题.前者是安全进尺和中完停钻的重点关注对象,后者则是指导下一步勘探和决策的重要依据,两者的及时性和时效性对现场至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