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1篇
机械仪表   1篇
轻工业   6篇
无线电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相位与Geiger算法的岩石声发射源定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eiger定位算法在岩石定位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对初始值要求非常严格,若初始值选择不当,则很难进入收敛范围。为了提高定位精度,减少迭代次数,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全相位与Geiger算法的岩石声发射源定位方法。首先进行花岗岩(50 mm×100 mm×50 mm)断铅实验,接着充分利用全相位FFT相位不变性的优势分析断铅信号,通过相位差法求出时延同时反演声发射源求出Geiger迭代初始值,最后综合最小二乘法与Geiger算法,迭代求出最优解。实验仿真结果显示此算法的平均误差相比美国PCI-2型声发射仪器定位结果降低了约5 mm,有效解决了Geiger初始值选取的问题,能够迅速进入收敛范围,提高了收敛速度和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2.
油膜附水滴(Oils on Water,OoW)加工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绿色加工技术,在机械加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基于响应面设计中心试验,选取空气压力、油流量和水流量作为变量,以切削力和表面粗糙度作为响应指标,通过Design-Expert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空气压力0.40MPa,水流量1.00L/h,油流量6...  相似文献   
3.
随着交通工具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出行方便但也伴随着危险,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群众应了解基本交通安全常识,增加交通安全意识,重视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草药鸡血藤抗骨质疏松的药效物质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化合物,应用PharmMapper数据库获得靶标,通过Cytoscape 3.7.2软件对化合物-靶点网络进行ClueGo注释和KEGG富集分析,确定鸡血藤抗骨质疏松作用的关键通路,并通过CytoNCA插件计算节点的介数、接近中心性和子...  相似文献   
5.
采用液质联用(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和分子对接技术筛选黄精中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的活性成分。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为靶标,确定黄精中ACE抑制部位,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技术(UPLC-Q-ExactiveMS)鉴定潜在抑制ACE活性成分,应用分子对接技术进一步对潜在抑制ACE活性成分进行验证。结果发现黄精乙酸乙酯部位体外ACE抑制率最高,ACE抑制率的IC50为1.174 mg/mL,通过对黄精乙酸乙酯部位进行液质分析,共鉴定出30个化合物,包括正离子模式下的Tianshic Acid、Cimicifugic Acid E、Brucine、Polygonatine B、Kingianoside B等15个化合物,负离子模式下的N-Trans-Pcoumaroyloctopamine、Pseudolaric Acid、Isomer of 25R,22S-Hydroxylwattinoside C、Skullcapflavone I、3,3′,7-Trimeth...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液质联用及分子对接技术筛选薄蒴草中的抗炎活性成分。方法:通过研究薄蒴草不同极性萃取部位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产生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筛选薄蒴草抗炎活性部位。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PLC-MS)分析抗炎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选择5个重要的炎症因子TNF-α、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前列腺素E2(PGE2)、核转录因子-κB(NF-κB)分别与活性部位中的有效成分通过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体外抗炎实验结果显示薄蒴草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与模型组相比在最高实验浓度75 μg/mL下对NO、TNF-α、IL-6的产生均有极显著抑制作用(P<0.01),抑制率分别为63.53%、34.23%、34.58%;液质联用鉴定出11个化学成分,包括8个黄酮类成分芦丁、牡荆素、山奈酚、鼠李秦素、槲皮素、芹菜素、芹菜素-6-C-葡萄糖-8-C-木糖苷、槲皮苷和3个香豆素类成分伞形花内酯、7-甲氧基香豆素、5,7-二羟基香豆素;分子对接结果显示,与TNF-α、IL-6、IL-1β、PGE2、NF-κB结合最好的成分分别是槲皮苷、山奈酚、芦丁、槲皮苷、牡荆素,结合能为?8.5、?7.8、?8.0、?7.2和?10.0 kcal/mol,均优于阳性对照地塞米松,说明这些成分与5个靶点具有较好的亲和力。结论:薄蒴草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为抗炎活性部位,通过液质联用结合分子对接技术能快速、便捷地筛选出薄蒴草的抗炎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7.
非接触生命体征检测技术难以有效利用胸腔产生的微多普勒效应提取心跳和呼吸信号,针对这一问 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最小选择恒虚警(SO-CFAR)和蚁群变分模态分解(ACA-VMD)算法的生命体征检测方 法,并通过仿真和实测验证了算法的检测精度。首先对77 GHz 毫米波雷达的中频回波信号进行预处理得到干净的 雷达I/ Q 数据,然后调整因子以平衡前后窗的功率水平让单元极小值恒虚警检测能够对噪声下的目标进行精确提 取,最后采用蚁群优化后的变分模态对目标信号进行模态混叠的抑制并采用全相位频谱分析,使得呼吸和心跳的信 噪比改善了1.765 dB,完成呼吸和心跳有效分离和提取,实现了人体生命体征的准确检测。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牡蛎在药食同源领域的研究与开发,本实验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牡蛎蛋白酶解肽酶法制备工艺,并研究其对小鼠睾丸间质细胞睾酮分泌和氧化应激的影响。以水解度为考察指标,采用仿生酶解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根据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牡蛎蛋白酶解肽的制备工艺。同时构建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小鼠睾丸间质细胞(TM3)氧化损伤模型,通过细胞存活率、DAPI染色、睾酮(Testosterone,T)分泌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研究牡蛎蛋白酶解肽对TM3细胞睾酮分泌和氧化应激的影响。结果表明:牡蛎蛋白酶解肽的最佳酶解条件为:料液比1:10 g/mL、胃蛋白酶量为1.1%、酶解时间为1.0 h、胰蛋白酶量为2.1%、酶解时间3.1 h,此条件下的水解度为39.43%±0.42%。牡蛎蛋白酶解肽对H2O2诱导的TM3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增殖活性,可显著(P<0.05)增加TM3细胞睾酮分泌量、SOD酶活力和降低(P<0.05)MDA含量,并且在牡蛎蛋白酶解肽物质量浓度为200μg/mL时效果最好。综上所述,响应面法优化酶解工艺有效可行,牡蛎蛋白酶解肽可极显著的促进TM3...  相似文献   
9.
10.
采用电喷雾串联质谱法(ESI-MS/MS)及化学计量法快速筛选鹿茸促睾丸间质细胞分泌睾酮的活性成分。运用电喷雾串联质谱法分别检测6批鹿茸鲜品和6批鹿茸传统加工品中化学成分,并测定各样品增加大鼠睾丸间质细胞的睾酮分泌量,联合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对得出的一级质谱数据进行分析;实现鹿茸鲜品和鹿茸传统加工品两组样品的快速区分。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和灰色关联度分析(GRA)筛选出其中具有潜在促睾丸间质细胞分泌睾酮的活性成分,通过对二级质谱数据分析明确其中的可能活性成分的结构和组成。结果表明,鹿茸鲜品与加工品的组成成分有显著差异,且二者均具有良好的促睾丸间质细胞分泌睾酮的活性,其中活性较强的成分主要为Tyr-Ser-Phe(m/z416)和Phe-Phe-Leu/Ile(m/z 426)。本方法能够简单快速分析鹿茸中促睾丸间质细胞的活性成分,为鹿茸作为保健食品的后续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