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6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大功率潜水电机的温度分布规律,以580 kW潜水电机为例进行分析。依据工作条件建立温度场计算模型,实现流固耦合自动传热并可模拟内外冷却介质的流动;以定转子铁耗定值、油摩损耗和铜耗变量作为热源施加方式,基于冷却系统参数影响关系得到温度场与流场间双向耦合关系,由此提出一种冷却系统分析方法;采用该方法研究冷却系统结构参数影响规律,并对比不同叶轮工作特性下冷却系统计算结果以得到最优叶轮参数。室内空载试验和海边负载试验结果表明:铁耗和温度的试验值与仿真值间相对误差在5%以内,所设计冷却系统在不同负载下可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2.
江南园林建筑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既是文人审美需求的具体体现,也是该时期文化的完美象征。本文主要从明清文人的审美心态出发,研究文人审美取向在园中的体现,从而探讨园林建筑的审美价值。在分析园林建筑审美价值的基础上,着重研究建筑布局、形制与细节方面所表现的审美意趣。  相似文献   
3.
以太原市历史文化建筑更新为例,从可持续发展和更新利用的角度,探讨在新时代背景下旧建筑与新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运用经济合理的改造技术实现历史建筑长远发展是首要问题.研究结合太原某影院、星火俱乐部案例,探讨外部环境优化、室内功能丰富、建筑结构与设备更新、社会综合效益提升等方面在历史建筑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在历史建筑改造中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必要性,为历史建筑的保护更新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地层岩石具有各向异性、黏弹性及双相性等特性,因此建立更加精确的地下介质模型,研究地震波传播规律,对认识复杂介质中地震波的传播特征和实际资料的解释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为此,基于黏弹性广义标准线性体(GSLS)模型,首先推导了双相黏弹VTI介质的一阶速度—应力方程并进行正演模拟,与单相弹性各向同性介质相比,双相黏弹VTI介质中地震波能量明显衰减,波前面变成椭圆,且出现慢纵波。对二维双相黏弹VTI介质进行地震双程波照明分析,结果表明介质的黏弹性使地震波能量衰减,且介质各向异性导致地震波的传播速度随方向变化,双相介质慢纵波的出现使地震波能量分布复杂化。最后,根据照明结果对观测系统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5.
以1,8-二氮杂二环[5.4.0]壬-7-烯(DBU)为阳离子,利用两步合成法制备了铁基的磁性离子液体(MIL)[C4DBU]Cl/2FeCl3,将其作为一种高效的催化剂和萃取剂用于萃取-催化氧化脱硫,氧化剂选用H2O2,实现了对噻吩类硫化物的深度脱除。使用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和振动样品磁强计对[C4DBU]Cl/2FeCl3进行表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脱硫产率进行检测。考察了不同参数下该MIL对模拟油中硫化物的脱除效果,优化了反应条件,提出了可能的脱硫机理。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100 min,[C4DBU]Cl/2FeCl3用量为1.0 g、氧硫比(摩尔比)为5的条件下,[C4DBU]Cl/2FeCl3对二苯并噻吩脱除率最高,达到了98.38%。各种硫化物的脱除效果为二苯并噻吩>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苯并噻吩>噻...  相似文献   
6.
博物馆是重要的文化场馆,收藏的历史文物种类繁多。现阶段文化实力在综合国力中占据的比重日益加大,文化交流与输出对国家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对博物馆文物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要提高文物的保护能力与水平。现如今,虽然大多数博物馆已配备了完善的现代化文物保护系统,但在现代化设备没有那么完善的博物馆,遇到文物巡展等工作时,文物保护工作就没有那么顺利。文章基于此问题,设计了博物馆多情景环境检测系统。该系统硬件采用ART公司DAM-3158A模块、中创智合公司YX1210模块以及各类传感器来完成搭建;软件采用LabVIEW开发,完成关键数据的处理及对下位机的控制,为文物提供稳定、适宜的保存及展览环境。软硬件通信采用基于RS485的Modbus通信模式。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 探究偏重亚硫酸钠对微生物法测定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维生素B12(VB12)含量的影响。方法 通过在标准工作液和样品待测液中添加质量浓度梯度为0、0.0025、0.005、0.02、0.08和0.16 mg/mL偏重亚硫酸钠, 测定不同处理组实验样品中VB12含量值并对质控样品进行质控结果分析, 研究偏重亚硫酸钠对莱士曼氏乳杆菌生长的促进作用及其对原生VB12提取的影响。结果 在标准溶液中添加质量浓度为0~0.16 mg/mL的偏重亚硫酸钠都可以促进莱士曼氏乳杆菌的生长。偏重亚硫酸钠能促进样品中原生VB12的提取。偏重亚硫酸钠终浓度在0~0.16 mg/mL的范围内都不会抑制莱士曼氏乳杆菌的生长, 同时在0~0.05 mg/mL的范围内, 随偏重亚硫酸钠质量浓度增加, 原生VB12的提取会成比例增加。结论 偏重亚硫酸钠在0~0.16 mg/mL浓度范围内可以促进莱士曼氏乳杆菌的生长, 提高食品原生VB12的提取率, 进而增加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确海洋细菌BMF04菌株的抑菌作用和毒素去除作用及其降解毒素机理。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BMF04菌株及无菌发酵液对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小麦雪腐镰刀菌(Fusarium nivale (Fr) Ces.)的抑制作用;采用含毒平板法和HPLC法测定该菌株、无菌发酵液、细胞壁悬浮液、胞内液对玉米赤霉烯酮(ZEN)毒素的去除作用和高温以及蛋白酶处理对BMF04菌株去除ZEN毒素作用的影响,明确该菌株去除毒素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BMF04菌株及无菌发酵液对小麦赤霉病菌和小麦雪腐镰刀菌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BMF04菌株对ZEN毒素具有较强的去除作用,当培养液中ZEN毒素浓度为15 μg/mL时,菌株活菌、无菌发酵液、细胞壁悬浮液和胞内液均对ZEN毒素具有较强的去除作用,去除率分别98.92%±0.07%、98.70%±0.19%、97.85%±0.07%和98.54%±0.10%,菌液在121 ℃条件下高温处理30 min,灭活菌液和灭活无菌发酵液对ZEN毒素的去除率明显下降,仅为60.32%±0.21%、2.09%±1.15%,胰蛋白酶、胃蛋白酶和蛋白酶K处理后,去除率分别下降到3.52%±0.77%、0.50%±0.39% 和0.18%±0.12%,说明高温灭活和蛋白酶对BMF04菌株发酵液去除ZEN毒素作用具有显著影响;菌株去除ZEN毒素既有胞外蛋白质降解作用也有细胞壁的吸附作用。研究结果为微生物去除污染粮食、饲料中的ZEN毒素提供了新的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9.
王雨婷  鲁长亮 《城市住宅》2021,28(7):143-144
目前,生态修复型项目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对改善农村环境有着积极的意义,但纯生态手法对于生态本底条件良好的区域的居民和游客吸引力较低,导致投入大、产出低.利用地域文化特色作为切入点,以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旧县镇鹿苑村为例,挖掘村内特色文化,并结合基地基本情况进行规划,总结和探讨滨水空间景观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针对序列血管内超声(IVUS)图像相邻两帧具有很大相似性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 序列 IVUS 图像配准的自动提取管腔内膜的方法。首先利用形态学运算以及连通分量法提取初 始帧的大致管腔内膜边缘,然后采用前景和背景像素的颜色直方图特征对相邻两帧图像进行建 模并进行配准:利用巴氏系数度量相邻两帧图像之间的相似性,建立仿射变换模型,优化模型 并计算模型参数,从而将轮廓相对准确地定位到管腔内膜附近;最后通过变分法、最速上升法 使目标轮廓曲线准确地收敛到管腔内膜处。以经验医师提取的管腔内膜作为评价标准,分别 与文献[17]和[4]相比,该方法的均方根误差分别平均减少了 0.124 和 0.063,相对差异度上分 别平均减少了 0.51%和 0.16%。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可以准确地提取到序列 IVUS 图像的管 腔内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