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1篇
轻工业   1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2 毫秒
1.
《江苏名点》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为了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通过对示范、实训教学的程序设计和教学方法设计完成教学的整体设计,通过对教学平台的利用、示范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控制、实训教学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的控制等来完成教学的质量控制。本研究对于提高《江苏名点》的教学水平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运用粉质仪分析七种面粉的特性,选择出适合制作淮安茶馓的面粉品种。通过实验发现,茶馓配方中加水量、水温、加盐量、静置时间、油炸温度、油炸时间对茶馓品质的影响最大;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各因素较好的水平,再进行正交试验和质构仪测定,得出茶馓最佳制作工艺:小麦粉lOOg,水60g,食盐2g,水温40℃,面团静置50min,油浸20h,油温180℃,油炸120s。  相似文献   
3.
调制生肉馅的主料普遍选用的是猪夹心肉,以冷却肉最佳,并随着肉的加工细度的增加,生肉馅的口感变得更好。生肉馅风味的形成,除了受生肉自身所含风味物质的影响外,还受调辅料如葱、姜、料酒、食盐、酱油、白糖、味精、水的影响,也受皮冻中大量的风味物质的影响,还受生肉馅的调制方法如调味品投放次序、调馅时的搅拌温度和方法、皮冻加入量和加入时机的影响,以及加热熟制对风味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老酵面团对碱工艺最佳pH值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老酵来发酵的面团其制品口感好、风味好,由于发酵过程产生有机酸需对碱中和。如何控制对碱量,达到最佳风味效果。历来为面点工艺上的一个难点。研究证明,发酵面团对碱后立即制作,其面团的pH值在6.15-6.20区域内,制成品的效果很好,发酵面团对碱再醒发25min后,其面团的pH值在6.12-6.15区域内,这时制成品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烹饪早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而人类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又促使烹饪为适应各种复杂的社会需求形成各自的侧重特点,造成烹饪按其社会功能划分的四大类别,这就是饮宴烹饪、社团烹饪、餐旅烹饪和家庭烹饪。由于它们的任务侧重点不同,表现特征也各异,研究的重点当然也不一样。冷静地承认烹饪按社会功能分为四大类,会积极地引导更多的有识之士将自己的研究力量及时转移到当前更需要投入力量的社团烹饪和家庭烹饪研究上来。  相似文献   
6.
火腿萝卜丝酥饼制作工艺的最佳配比方案为:干油酥的最佳重量比为(面:油)2:1、水油面的最佳重量比为(面:水:油)4:2:1、水油面与干油酥最佳重量比为5:5、皮馅最佳重量比为6:4;最佳成熟工艺为100℃下锅,中火加热至130℃时改成小火加热,逐渐升温至162℃,炸制时间为4min。  相似文献   
7.
以《维扬风味面点五百种》为依据,从面点的原料类型、面团类型、成形技法、成熟方法、色彩类型、面点味型、面点形态、口感类型等八个方面进行分类统计,通过量化分析总结了维扬风味面点的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测定了添加乳化剂单甘酯(GM)和硬脂酰乳酸钙/钠(CSL-SSL)后的扬麦16面粉的理化品质特性,如面筋含量、沉降值、降落值等。结果表明,单甘酯和硬脂酰乳酸钙钠对扬麦16面粉的面筋品质有较明显的影响,而对沉降值和降落值较小。单甘酯用量在0.15%时,强面筋和湿面筋含量达到最大;硬脂酰乳酸钙钠添加量在0.10%时强面筋数量达到最高,添加量在0.15%时,湿面筋和干面筋的含量均达到最高。单甘酯和硬脂酰乳酸钙钠对面筋指数几乎没有影响。硬脂酰乳酸钙钠对面粉中面筋品质的改良作用要优于单甘酯。  相似文献   
9.
运用粉质仪分析七种面粉的特性,选择出适合制作淮安茶馓的面粉品种。通过实验发现,茶馓配方中加水量、水温、加盐量、静置时间、油炸温度、油炸时间对茶馓品质的影响最大;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各因素较好的水平,再进行正交试验和质构仪测定,得出茶馓最佳制作工艺:小麦粉lOOg,水60g,食盐2g,水温40℃,面团静置50min,油浸20h,油温180℃,油炸120s。  相似文献   
10.
馒头是中式面点知名的一类发酵点心,历史悠久,种类繁多,现代人常把它同西方的面包相媲美,被誉为古代中华面食文化的象征;面包是西式糕点的主要品种之一,也是西方国家销售量最大的食品之一,是西方人一日三餐中的主食品。本文试图通过馒头和面包在起源、原料、面团调制方法、制品成熟方法、制品风味、营养卫生、食用方法等方面的对比,总结出中西发酵点心的差别,指出馒头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