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0篇
化学工业   21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2篇
冶金工业   2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焦炉加热优化串级控制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焦炉是冶金行业中最复杂的炉窑,焦炉的加热过程是单个燃烧室间歇、全炉连续、受多种因素干扰的热工过程,是典型的大惯性、非线性、时变的复杂系统。70年代后期,国外开始对焦炉加热控制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索,迄今为止,已形成了炉温反馈控制系统、供热量前馈控制系统及前-反馈相结合的3大类控制系统,已达10多种工艺。  相似文献   
2.
依据焦炉正常生产条件下的系统压力分布,利用焦炉内气流流动方程,建立了燃烧系统参数与各压力控制点的模型。通过计算机仿真与实际结果比较,该模型能够较好的反映焦炉内气体流动规律,对吸力控制具有较好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焦炉炉号识别与定位连锁系统控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将计算机技术、无线传输技术与光电检测技术相结合,建立自动炉号定位系统,实现了焦炉四大车变压变频(VVVF)控制、精确定位及推焦计划的自动执行。  相似文献   
4.
结焦终了时间的判断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了各种判断结焦终了时间的方法后,提出了用粗煤气温度判断结焦终了时间的三种方法,并采用结焦指数模型,在焦炉加热自动控制中通过编程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分析的基本概念和高炉系统平衡、效率以及冶炼过程中损、能质的计算法和节能途径的剖析,并绘制出高炉系统的完整流图。  相似文献   
6.
适合我国煤源的成焦率测算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国内20座焦炉热工测试原始数据的基础上,经整理、归纳、分析,并采用二种方法,即线性回归法和程序回归分析法,首次获得了适合我国煤源的成焦率测算图。该算图与国外计算成焦率的诸公式相比较,不仅适用范围广,而且精度高、误差小。  相似文献   
7.
在冶金、石油及化工等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物质从一个相转变为另一个相的相变过程.如生产过程中,物质的蒸发、冷凝、结晶、升华等现象,均属相变,而相变过程必然伴随着能量的转换.一、相变热和相变(火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质在恒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发生相变的过程中,必然伴随有焓的变化,即实际的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相变热.如蒸发热为正值,冷凝热为负值.各种物质的相变热通常由实验测定,计  相似文献   
8.
自1958年以来,我国陆续砌筑了一些小焦炉,其炉型系列有红旗2~#、3~#,70型,G1型,66—Ⅰ、Ⅱ、Ⅲ型焦炉。目前除红旗2~#这一炉型已被淘汰外,其他炉型的焦炉还在生产。我国小型焦炉现在共有96座,2406孔。其设计生产能力为455.0万吨干焦炭,占全国焦炭生产能力的11.67%(详见表1),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介了(火用)和(火无)的概念,探讨了生产特种焦炭炼焦炉在(火用)平衡、炯效率和(火用)损等方面的特性,并与常规炼焦炉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计算和分析,指出了提高(火用)效率的某些途径。  相似文献   
10.
无论是焦化工作者或炼铁工作者,以往对焦炭的质量往往仅注意它的强度、粒度、成份及反应性等理化指标,而对焦炭的水份只作一般性的要求,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从影响焦炭水份的诸因素出发,讨论焦炭的水份,尤其在波动情况下对高炉冶炼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