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5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1篇
无线电   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为保证同步电动机的励磁装置可靠工作,对该装置进行了相关的技术改造.介绍了KGLF系列励磁装置的基本工作原理与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工作实际,论述了对该励磁装置主电路和控制电路进行技术改造的有关情况.通过技术改造,使得该励磁装置投励准确可靠、电机启动平稳、抗干扰能力强且操作维护方便.  相似文献   
2.
首先分析了晶闸管整流设备的功率因数,论述了提高功率因数的措施,其中包括采用较小的控制角运行,降低畸变系数与减少换相重叠角.然后从合理选择整流设备与正确使用维护设备两方面叙述了提高晶闸管整流设备运行效率的措施.所有这些措施在实用中收到了良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3.
电压互感器铁磁谐振的产生与消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本地系统产生谐振的实例出发,分析了电压互感器产生铁磁谐振的机理,包括直接接地系统对地电容引发的铁磁谐振、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引起的铁磁谐振和断路器接口并联的电容形成的铁磁谐振.找出了产生谐振的4个方面的具体原因.并从产生谐振的机理出发,全面阐述了消除谐振的8项措施,如在倒母线的操作中增加馈出线路的长度;在电压互感器一次侧中性点接地线上投入电阻;安装零序电压互感器;装设消谐器等.根据谐振的程度大小和出现谐振的具体原因,恰当运用这些措施,就能确保系统的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4.
以DSP为模糊控制器,结合温度传感变送器、A/D转换器、LED显示器、固态继电器等,组成一个基于模糊控制算法的温度控制系统。使用温度传感变送器获得温度的感应电压,转变成1V~5V的标准电压信号,再由A/D转换器转换成数字信号进入DSP内部。DSP将给定的温度与测量温度相比较,得出偏差量。然后根据模糊控制算法得出控制量。执行器由开关频率较高的固态继电器开关担任,采用模拟的PWM控制方法,改变同一个周期中电子开关的闭合时间。从而调节电热锅炉加热开关的导通时间,达到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李仁民  李文圣 《岩土工程界》2007,10(5):45-47,50
在分析摩擦桩桩身荷载传递规律和桩侧摩阻力的分布的基础上,根据桩土之间是否滑动,把整个桩土界面划分为弹性区和塑性区,建立了弹塑性桩土简化模型,并给出了桩侧摩阻力的计算公式。采用Mindlin解计算侧摩阻力在土层中产生的附加应力和沉降,根据桩体平衡条件和在无摩阻力区桩土位移没有相对滑动趋势条件,推导出计算单桩沉降公式。计算结果表明,相对传统的弹性解,该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6.
该研究跟踪国际先进水平,首次在我国进行折流板环形脉冲柱应用研究。采用5cm柱径,板间距2cm,开孔率25%,正弦脉冲波。水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液泛通量高达2.7cm/s,可采用V_c(1-X)+V_d/x=V_0(1-x_e) ̄(KX)关联分散相存留分数。其K值为4.5一6,大于零,为Ⅱ型柱;U传质结果表明,理论级当量高度为70cm,当在振幅a=2cm,频率f=1.5s ̄(-1)的脉冲条件下操作时,其理论级当量高度将降至50cm。同脉冲筛板柱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其传质性能优于脉冲筛板柱。与相同工艺条件下的串级结果对比,在a=2cm,f=1.5s ̄(-1)条件下,200cm的萃取柱可达4个理论级。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等值梁法简单快捷,能较好地解决土的强度问题,但无法计算变形问题.弹性地基梁法则较好地反映了土与支护结构之间的相关变形,但基本未涉及土的强度问题.提出了弹性地基法结合传统设计方法来进行设计,即利用传统的设计方法解决有关土的强度问题,如挡墙的插入深度等,利用弹性地基梁法解决有关位移的计算问题.该方法概念清晰,模型合理,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较为接近,说明该方法是正确的,且具有较高的精度.工程实例表明,该法跟传统的设计方法相比,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另外利用该法还可对方案进行评价和选优.  相似文献   
8.
1引言 电抗器广泛应用于电力供配电系统中,具有调节系统无功、平波和抑制涌流等作用[1-3].为了满足不同用户和场合的需求,电抗器的种类和结构繁多,如:干式空心电抗器、铁心电抗器和磁饱和电抗器等.了解铁心电抗器的磁场分布特点对设计和制造人员是十分重要的,可提前发现设计过程中存在的缺陷,节约成本[4,5].  相似文献   
9.
飞轮储能技术在风力发电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风力发电的大发展,风电在未来电网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然而,风电在并网过程中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成为制约风力发电的瓶颈。飞轮储能技术作为一种电网调频和短时间内调峰的手段,具有一系列适合于风电并网调节的优点,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一些试验性和实际的应用表明,飞轮储能技术在解决风电并网问题上有着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