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457篇
  免费   10448篇
  国内免费   7777篇
电工技术   8100篇
综合类   9765篇
化学工业   9815篇
金属工艺   6498篇
机械仪表   6033篇
建筑科学   5852篇
矿业工程   3326篇
能源动力   2086篇
轻工业   9415篇
水利工程   3426篇
石油天然气   2653篇
武器工业   1367篇
无线电   9586篇
一般工业技术   7020篇
冶金工业   3445篇
原子能技术   1561篇
自动化技术   13734篇
  2024年   374篇
  2023年   1296篇
  2022年   3359篇
  2021年   4246篇
  2020年   2930篇
  2019年   2092篇
  2018年   2250篇
  2017年   2475篇
  2016年   2230篇
  2015年   3651篇
  2014年   4611篇
  2013年   5616篇
  2012年   7078篇
  2011年   7660篇
  2010年   7300篇
  2009年   6999篇
  2008年   7010篇
  2007年   7132篇
  2006年   6185篇
  2005年   5061篇
  2004年   3791篇
  2003年   2364篇
  2002年   2244篇
  2001年   2004篇
  2000年   1621篇
  1999年   674篇
  1998年   258篇
  1997年   199篇
  1996年   147篇
  1995年   115篇
  1994年   123篇
  1993年   114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22篇
  1979年   15篇
  1977年   12篇
  1976年   24篇
  1959年   14篇
  1951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索生物活性未知的双对苯醌(2,7-dihydroxy-3,6,9-trimethyl-9H-xanthene-1,4,5,8-tetraone,DTXT)的抗氧化活性,并提高其发酵产量,考察DTXT的还原力以及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的清除效果,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DTXT产生菌瓶生顶孢霉(Acremonium cavaraeanum)CA022菌株的固体发酵培养基。结果表明:在200 μg/mL质量浓度下,DTXT的还原力与芦丁差异不显著,高于VE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达到67.00%,对羟自由基清除率达到78.83%,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到76.53%。通过响应面试验,得到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0.773%、硝酸钠0.185%、H3BO3 0.032%、VB1 100 μg/100 g,在此条件下实际获得的DTXT产量为4 150.8 mg/kg,是优化前产量的(2 864.83 mg/kg)1.45 倍。  相似文献   
2.
张鹏  丰梦  陈伟  杨鑫  周洁  胡东林 《变压器》2021,58(9):58-62
本文中作者研究了温度对油浸式变压器绝缘纸老化水平的影响,开展了频域介电谱测试得出不同的试验温度下绝缘纸的电导率频域谱.推导了温度、电导率和相对介电常数之间的作用情况,并进行实例验证.  相似文献   
3.
4.
5.
6.
7.
8.
基于学生在学习元素周期律时存在的普遍问题改进了教学实践,分析了元素周期律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价值,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趣味导入,成果展示;分析规律,做出猜想;设计方案,收集证据;梳理模型,迁移应用,并提出了三点针对学生探究能力发展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9.
The exploitation of recycled carbonaceous catalysts from renewable biomass resources such as chitin is a crucial issu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ustainable society. In this article, the chitin-based N and O doped carbon microspheres (ChC) were fabricated by a simple dissolution, sol–gel transformation, and the carbonization methods. Subsequently, the novel magnetic Ag-Fe3O4@chitin-based carbon microspheres catalyst (MChC) was successfully constructed through the in situ redox reaction. The as-prepared MChC possessed rich micropores with high-surface area, and a narrow size distribution (50–120 μm). The Ag-Fe3O4 nanoparticles were immobilized through the interaction with C, N, and O atoms in the pores of MChC. The reduction of 4-nitrophenol was applied to evaluate 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MChC. 4-Nitrophenol (4-NP) could be fully reduced to 4-aminophenol (4-AP) in 5 min with the catalyst MChC-45. Moreover, MChC could be collected in solution with an external magnet in 8 s and remained relatively high-catalytic activity after 10 cycle times. This work provided novel ideas for the fabrication of doped carbon material from biomass and promoted its utilization in nanocatalytic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0.
简述了艺术铸造热着色技术在国内的发展过程,介绍了目前热着色技术的四大流派,分析了热着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艺术铸造热着色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有助于热着色技术在行业内快速普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