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098篇
  免费   14263篇
  国内免费   9010篇
电工技术   11654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12746篇
化学工业   15495篇
金属工艺   8530篇
机械仪表   8878篇
建筑科学   9431篇
矿业工程   5125篇
能源动力   3667篇
轻工业   12351篇
水利工程   4049篇
石油天然气   4928篇
武器工业   2098篇
无线电   1238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386篇
冶金工业   12652篇
原子能技术   1909篇
自动化技术   18088篇
  2024年   485篇
  2023年   1883篇
  2022年   4540篇
  2021年   5940篇
  2020年   4265篇
  2019年   2987篇
  2018年   3360篇
  2017年   3659篇
  2016年   3360篇
  2015年   5493篇
  2014年   7046篇
  2013年   8312篇
  2012年   10465篇
  2011年   10886篇
  2010年   10337篇
  2009年   9537篇
  2008年   9768篇
  2007年   9472篇
  2006年   8277篇
  2005年   6666篇
  2004年   4942篇
  2003年   3444篇
  2002年   3071篇
  2001年   2736篇
  2000年   2246篇
  1999年   1312篇
  1998年   3067篇
  1997年   1826篇
  1996年   1249篇
  1995年   730篇
  1994年   625篇
  1993年   619篇
  1992年   194篇
  1991年   162篇
  1990年   160篇
  1989年   156篇
  1988年   112篇
  1987年   94篇
  1986年   84篇
  1985年   56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42篇
  1981年   43篇
  1980年   79篇
  1979年   22篇
  1977年   158篇
  1976年   283篇
  1975年   13篇
  1959年   36篇
  1951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低轨互联网星座是当前全球研究和发展的热点,互联网星座支持随遇接入遥感卫星和信息在轨直接处理的应用前景备受期待,但由于轨道高度不同会产生双向高动态异构星座的接入互联问题。首先,通过设定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在不同轨道特性、不同卫星数量情况下的随遇接入仿真场景,重点探讨了时空非连续可视性和多普勒频移问题对遥感卫星接入性能的影响;其次,基于遥感卫星随遇接入互联网星座场景的特点,分析了不同时延性在轨处理任务的流程及其星地功能分配;最后,对当前在轨智能处理算法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重点进行阐述,为未来低轨互联网星座及遥感卫星的发展和联合组网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直通链路技术己广泛应用于车联网场景。对于直通链路技术的潜在技术方向给出可行的建议,包括传统直通链路技术的增强方向,如载波聚合、使用非授权频谱等;侧行链路对于中继场景的应用扩展,包括终端到终端之间的中继,以及中继的多链接场景;在高精度定位场景使用直通链路技术。并且,给出直通链路技术与各种新技术的融合应用,如智能反射面与区块链技术,从而解决直通链路技术自身的缺陷。  相似文献   
4.
高环  马方晨  冯理成 《现代导航》2022,13(4):292-296
随着通信、计算机、人工智能和传感器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地面无人装备日趋活跃在作战、搜救和消防等多种军民用任务场景中。对于军事领域而言,地面无人装备是陆军和其他地面作战部队迈向无人化、智能化战场的核心装备,将在未来陆战场各类作战任务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对外军各类典型地面无人装备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出该装备领域的发展特点与趋势,对地面无人装备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内容导读目前,针对潜在6G关键技术的场景与需求研究成为学术界的热点。面向未来更多类型终端的智能互联与新兴服务的需求,人工智能应用于无线通信物理层的信道估计、编译码及接收机设计,解决基于大数据的网络自主优化,基于泛在无线感知和边缘侧的强大算力构成的多接入边缘计算,已成为6G无线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在未来智能车联网、物联网、有人/无人交互、全息通信等场景下,面向未来的智能通信计算融合需求,存在许多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6.
乡村产业中的化石能源设备逐渐被电能技术替代,引起了乡村负荷波动增大、部分时段产生集中高负荷的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将低品位清洁能源应用至乡村的茶叶生产中,针对烘茶全过程的工艺要求提出了跨临界CO2热泵烘茶技术;并以某茶叶生产乡村为对象,对其代表台区的全年日用电量及产茶日负荷进行了分析,得出采用CO2热泵烘茶后其负荷得到大幅度削减,整体可降低至原负荷的39.6%~46.8%,峰值负荷与平时负荷的比值由原本的13.6降至5.4~6.2。跨临界CO2热泵应用至农产品生产中可有效缓解乡村供电压力。  相似文献   
7.
The purpose of the current work was to research the effect of alkali metal oxide on the structure, thermal properties, viscosity and chemical stability in the glass system (R2O–CaO–B2O3–SiO2) systematically. Because the glass would emulsify when Li2O was added to the glass batch, this article did not discuss Li2O.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hen the amount of Na2O was less than 4 mol.%, there was a higher interconnectivity of borate and silicate sub-networks in glass, as more mixed Si–O–B bonds were present in glass. The glass samples exhibited excellent thermal properties and chemical stabilities. As the amount of Na2O exceeded 4 mol.%, the interconnectivity of borate and silicate sub-networks was weakened. The thermal properties and chemical stabilities of the glass samples were reduced. The connectivity of the silicate sub-network was weakened slightly as the Na/K ratio varied, and the coefficient of thermal expansion (CTE) of the glass samples gradually increased, and the resistance to thermal shock (RTS) value gradually decreased. Moreover, the viscosity of the glass samples decreased with the ratio of Na/Si and Na/K increased.  相似文献   
8.
以蚕丝蛋白为模板,在相对温和的条件下通过生物矿化的手段形成具有特殊形貌的α-GaOOH颗粒,并通过在不同温度下煅烧α-GaOOH得到α-Ga2O3和β-Ga2O3.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和荧光分光光度计(PL)等手段研究了丝素蛋白多肽和矿化时间对颗粒的影响,对其生物矿化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所制备的β-Ga2O3具有优良的发光特性,丝素蛋白多肽模板以无定形的结构与产物结合在一起,并且经过高温烧结后仍以碳膜的形式包覆在材料的表面.这种碳膜结构对于提高材料的生物学性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马永强  孙伟  边静  张健立  刘志 《电视技术》2021,45(11):103-105
针对数字图像水印技术,通过对闭运算得到的图像再进行开运算,使实验得到的图像区域较为完整,采用4×4的正方形结构元素,使得图像区域有更多的白色像素被置为黑色,对图像进行取反操作,能够对图像区域的非连通区域进行填充.希望能够利用精确的图像分割算法,实现对复杂版面的文档图像的有效切割,在一定程度上对图像数字水印的推广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