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6篇
综合类   2篇
机械仪表   1篇
轻工业   7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植物甾醇与甾醇酯的分离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对植物甾醇与甾醇酯的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离分析方法进行研究探讨,为甾醇与甾醇酯的分离分析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探索了磷脂酶A1在水相体系中酶解制备溶血磷脂酰乙醇胺(LPE)的可行性,并进行了酶解条件对LPE相对含量的影响研究。得到最佳酶解条件为:磷脂酰乙醇胺(PE)的纯度为80%,液料比10∶1,酶解温度35℃,酶添加量0.04 m L/g,Ca Cl2添加量0.010 g/m L,酶解时间30 min。在最佳酶解条件下,得到酶解产物中的LPE相对含量为42.0%。  相似文献   
3.
改性二氧化硅固载磷钨酸催化合成油酸甲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用硅烷偶联剂(KH550)改性的活性SiO2作为载体,制得负载型的磷钨酸催化剂(HPW/KH-SiO2),对催化剂进行傅里叶红外(FTIR)、扫描电镜(SEM)表征;考察了以油酸和甲醇为原料合成油酸甲酯,以及反应条件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HPW/KH-SiO2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酯化反应的最佳条件为HPW/KH-SiO2-0.20作为催化剂,催化荆用量5%(wt),催化荆活化温度180℃,反应温度80℃,醇酸物质的量比为8:1,催化反应时间8h,酯化率达到83%.  相似文献   
4.
与鲜青豆进行比较,研究煮制青豆、烤制青豆、冻干青豆对青豆粉的基本成分、抗氧化性能和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加工工艺的青豆粉的淀粉、粗蛋白、总黄酮和总酚含量差异显著(p<0.05),冷冻干燥青豆粉中总黄酮和总酚含量分别为0.40 g/g和0.96 mg/g;煮制青豆中总黄酮和总酚含量分别为0.30 g/g和0.71 mg/g;冷冻干燥、煮制后的青豆所得青豆粉的自由基清除力、还原力能力较高,而炒制所得青豆粉的抗氧化能力最低。运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鲜青豆和3种加工工艺的青豆粉的香气物质进行分析,鲜青豆、煮制后热风干燥的青豆粉、烤制干燥青豆粉和冷冻干燥青豆粉各自鉴定出17、20、41种和21种挥发性香气成分。综合分析,冷冻干燥和煮制后干燥的青豆粉抗氧化能力较高,能够较好的保存青豆的营养价值,对于青豆的香气也有较好的保留和增加。众所周知冷冻干燥会能耗较大,因此,可选择煮制后热风干燥制作青豆粉。  相似文献   
5.
淀粉老化是淀粉糊化过程中分解的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重新连接并形成更加有序结构的过程。淀粉老化是食品老化的主要原因,对淀粉质食品的感官、储存质量、风味等有不利影响。随着食品行业发展,延长食品货架期、保持食品原有风味及口感愈来愈重要。本文介绍了淀粉老化过程,并从老化动力学、热力学和淀粉晶体等方面探讨淀粉老化机理并综述淀粉老化机理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介绍抗老化剂在食品体系中的应用,为有效抑制淀粉老化,延长食品的货架期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活性面筋粉对青麦馒头品质的影响,以制作品质差的青麦馒头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活性面筋粉添加量对面团特性及馒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活性面筋粉添加量的增加,混合粉湿面筋含量、面筋指数增加,面团吸水率、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及粉质质量指数逐渐增加,弱化度减小;拉伸特性指标显示活性面筋粉强化了面团的韧性和筋力。同时活性面筋粉的增加使得青麦馒头的比容、感官评分逐渐变大,硬度、黏性和咀嚼性逐渐减小,弹性增加。当活性小麦面筋粉添加量为6%时,面筋网络结构清晰明显,面团特性及青麦馒头感官品质良好,综合考虑高青麦粉含量的青麦馒头活性面筋粉的适宜改善添加量为6%。  相似文献   
7.
为改善青麦仁冷冻面团面包品质,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面包的比容、质构、感官评分为考察指标,并应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复配改良剂配方进行优化,得到复配改良剂的最佳配方为:硬脂酰乳酸钠添加量0.3%、海藻糖添加量4.14%、抗坏血酸添加量0.005%、葡萄糖氧化酶添加量0.003%,此条件下制作的面包,实测比容为4.2 mL/g、硬度为14.5 N、弹性为4.35 mm,感官评分为94分,与预测值(94.6分)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超声辅助面团发酵制备馒头的可行性和对馒头品质的影响,试验在超声作用下进行面团的发酵过程,利用质构仪和综合加权评分法对所制备的馒头品质进行评价,考察酵母添加量、超声作用时间和超声功率密度的影响,并对工艺进行响应面优化。结果显示,在超声功率密度21.71 W/L、超声作用时间30 min和酵母添加量1.22%下,馒头的综合加权得分最高。与普通发酵法相比,在超声作用下馒头的硬度下降了34.9%,比容增大了9.0%,这可能与超声促进酵母生长繁殖、影响面筋蛋白性质和淀粉结晶有关。综合来看,超声作用缩短了面团发酵时间,提高了馒头的品质和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9.
采用单因素实验与均匀设计试验相结合,进行即食捻转的工艺优化,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主成分分析建立捻转在贮藏期内的品质综合评价模型,对灭菌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以每公斤青麦仁计,食盐添加量为21.5 g,花椒与辣椒添加量为25.0%(两者质量分别为102.4 g、147.9 g),菠菜粉添加量为6.5 g,浸泡时间为79 min,焙烤时间为63 min,制作的即食捻转感官评分为96.29。最佳灭菌工艺主成分分析中选取2个主成分能解释全部指标90.003%的信息,达到降维的目的,100 ℃蒸煮6 min-紫外杀菌10 min,对即食捻转的灭菌效果最佳。此试验结果为即食捻转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甜玉米馒头的加工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将甜玉米粒进行热风干燥处理后打粉,将甜玉米粉与麦芯粉混合制作馒头,对其进行工艺优化。本文以质构、感官以及比容为评价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选取三因素三水平进行Box-Behnken响应面实验。结论表明:通过研究添加不同比例的甜玉米粉制作馒头,发现,当甜玉米粉添加量大于25%时,甜玉米馒头的比容明显降低,且感官评价指标已不足60分。依据此标准,选取甜玉米粉添加量为25%时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实验。最终得出添加量为25%的甜玉米馒头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为78.19 min,醒发时间为19.51 min,搅拌时间为9.98 min,酵母添加量为1.02%。在此条件下,甜玉米馒头具有良好的感官品质为79.17分,比优化前增长9.64分;比容增加0.05 mL/g;质构指标有所改善,并且面筋网络结构更加紧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